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1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677884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 木兰诗》研讨课教案_1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木兰诗一、教学重点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教学难点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指名学生上黑板写生字和拼音,重点注意下列字。 唧(j) 杼(zh) 可汗(khn) 鞯(jin)辔(pi) 啾(ji) 溅溅(jin) 燕(yn)山 柝(tu) 朔(shu)气十二转(zhun) 帖(ti)花黄 著(zhu)我旧时裳2指明3-5名学生朗读诗歌。要求读准每个字音。【目标展示】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新知研习】一、创设情景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

3、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2小组疏通文意。疏通文意: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读作(tie) 出门看火伴:“火”同“伙”读作(huo) 古今异义字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古意是只(副词);今意是但是,可是(转折连词)出郭相扶将 郭:古意是外城 ; 今意是仅用作姓氏 双兔傍地走 走:古意是跑; 今意是行走 一词多义 东市买骏马 集市(名词) 愿为市鞍马 买 (动词) 词类活用 愿为市鞍马 市:买 名词用如动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骑:战马 动词用如名词 策勋十二转 策:记下 名词用

4、如动词 数词运用 军书十二卷 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 同行十二年 (注意:这些数词均不表示具体数目,即表示虚数,言其多。) 3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要求以“木兰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女儿性情 英雄气概 女儿性情三赏析人物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读到木兰是一个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 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归纳总结】这样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性,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醇厚质朴又机敏活泼,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广为传唱。四、板书设计 木 兰诗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 爱国、渴望和平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五、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