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论文(修改稿).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681443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主义论文(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构主义论文(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构主义论文(修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构主义论文(修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构主义论文(修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构主义论文(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主义论文(修改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文档如何在建构主义理念下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桓仁实验中学田凤国2015年6月如何在建构主义理念下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桓仁实验中学:田凤国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看书看得懂,但在解决 问题时一做就轻易出错的情况。对这些出错的问题我在复习课上再三讲解后, 学 生对原题是知道了答案,但是当同一个知识点的问题情境发生变化后, 这些学生 就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这种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我这个物理系毕业的老 师感到无可奈何。在近几年我县教学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不断向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请 教,帮我分析其中的原因。我县物理研训员丁煜老师在课改实践的同时,也定期召开课改座谈会,对于各校在物

2、理新课改当中出现的问题和成绩长期监控, 及时 总结经验,防止和避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理念出现偏差。尤其在课改中丁煜老 师详细解析的建构主义理念似醍醐灌顶, 甘露洒心。新教学理念的学习让我深深 地认识到物理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 教条;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 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建构主义在知识目标方面强调知识的动态 性,在对人的培养方面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及其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差异性; 在学习过程中它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所以在接下来的物理教学中,我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不断明 确学习目标,

3、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实现学习过程最优化, 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引 导自己的教学方向,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建构,达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以下三 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一、由关注外部输入变为关注内部生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 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 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学习是个体知识建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 动的,不是知识经验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 自内而外的“生长”。 实际教学中,我在每一节新课的教学

4、中都用奇异的物理 现象或实验演示吸引学生。如:不会飞的鸡蛋(惯性)、瓶吞蛋、不会烧断的棉线 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生学习兴趣后, 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为了能 够知道激趣导学过程中的真相,就会积极主动地在查询相关资料,或与其他同学 探讨学习相关知识。我这个老师渐渐地“下岗” 了,课堂上看到的不再是老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习乐园”。二、从“个体户” 式学习到“社会化”的学习,建构主义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知识不仅是个体在与物 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另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

5、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而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 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习者可以与教师、学科专家等 展开充分的沟通。在课改的初期,我校的学生只是在老师编写的导学案引导下按步骤学习,按照参考答案检查学习反馈成果。而现在,他们常常将自己的问题或学习成果展示 在班级的十二块黑板上,由各小组讨论,互评互学,真正达到了 “兵教兵,兵带兵”。为尽最大可能实现“知识的超市, 生命的狂欢”新课堂理想状态,我们的 课堂在原来小组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松对学生自由的限制。只要是为了学习和 实验,合学阶段学生

6、可以在教室内任意走动, 每个人都可以到任何一个别的组或 同学那里请教或讨论问题。 记得不久前的一天上午,当我站在教室后面的窗前, 目光正被窗外浑江上空的一行野鸭子吸引时, 班里的张岩峰同学从我的背后拍着 我的肩膀,说“老师,你看我这道题是不做对了?”当我做出肯定的回答后,他竟在课堂上对着正在等他的一大群同学大喊一声: “耶! ” (此时他们组的不知 什么时候已经吸引了十多人加入讨论)就连蹦带跳地回到同学中去“炫耀”他的 成果去了。三、从“脱离情境”的学习到情境化的学习。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学习。建构主义者在教学中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 实任务情境挂起钩来,比如提出“在冬天怎样使鞋底防滑”的问题

7、,学生在学习“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学生小组讨论,提出各组自的解决方案, 并将方案在各组间进行交流和评估,优化各个方案,最后合作解决这类情境性的 问题。这种情境性教学首先使学习的任务情境与现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 其次,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 似,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解决问题相似的探索过程, 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 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让学习变为学习者知识建构的过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 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课堂上,学习不再是我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己 去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提倡自主学习,探索和合作

8、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 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我校在物理教学中改革实 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让学习成为学习者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后。在 老师设计的学习情境中,首先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材,用老师提供的学习素材 动手实践,积极探究。全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更重要 的是提高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们在活动中,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展现自己在学习小组中的价值。例如八年五班的徐XX,原来完全不学习,在今年开学以来,由于物

9、理课堂上,有了许多的实验器材,极大地满足了他爱玩儿的欲望。有一次上实验课,全班学 生只有他一个人成功完成了实验。当其它同学都为他鼓掌祝贺时,他高兴坏了。从此,每节物理课上他都抢着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他的成绩也大幅度提升。当班主任问及班上一些不爱学习的孩子最爱学习哪一科时,他们大多数回答:“物理有意思。”最近的一次对八年级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 感到“物 理学习压力小”的学生由原来的18%上升为41% ,认为物理作业多的观点也由 原来的48%下降到现在的1.13%!(因为今年取消了物理作业)但“周周清” 的测试显示学生的物理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稍有提升。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幅度提高

10、,让学习成为学习者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大幅提高。每个学生都在学 习小组中互助互学,每个小组互相竞争,互相超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放开对学生自由的限制”这一措施,使学生“上课经常感到困倦”的人数 由原来64%的比例下降到目前的8%。结果不但达到全体同学成绩和能力的提高,而且进一步体现出“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这句话蕴含的教育意义。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课堂上,学习已经不再是我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和能力的 过程.同时也让我一一这个课改当初不知怎么上课的老师渐渐地明白了美国心理 学家、教育家罗杰斯的那句名言:“没有任何人可以都会别人任何知识。”学生 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锻炼的不仅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情商的提高,德商的开 华,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学生间互帮互助对于个人成长的必要性。2015年6月 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