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性”人性论的教育意义(华中师范大学——赵荷花).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0681675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性”人性论的教育意义(华中师范大学——赵荷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性”人性论的教育意义(华中师范大学——赵荷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性”人性论的教育意义(华中师范大学——赵荷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性”人性论的教育意义(华中师范大学——赵荷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性”人性论的教育意义(华中师范大学——赵荷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性”人性论的教育意义(华中师范大学——赵荷花).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性”人性论的教育意义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赵荷花人性包含习性、秉性、共性、天性、自性,它们交叉渗透、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变化,构成了人性动态发展的图景。 “五性”人性论立足于人生整体,以复杂性、 生成性思维方式和动态辩证研究的方法, 从人性生成的基础、 发展与归宿的过程角度分析人性, 澄清人性的多重成分及其内在关联, 揭示人性的复杂多样性、 动态生成性和可主动选择性, 不仅能说明人性之现实规定性及其来源, 解释多姿多彩的人性表现, 而且能说明人性之上升、 堕落与应然追求, 说明人的超越性与创造性的源泉, 能较好地解释人性现象及教育场域中的人性问题,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具有如下启示。 教育意义的

2、核心是促进人性发展世界因为有了人才有了意义。 而人之为人的关键在于人性。 教育的意义就是教育对于人的意义, 其核心是对于人性发展的意义。 没有人性发展的人的发展是没有灵魂的发展, 而不能促进人性发展的教育必然沦为非人的教育。 教育之于人的意义在于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获得人性完整和谐的属人的发展, 使人更具有人性,更象人。教育要通过发现、发展、提升、成就人性而实现自身的意义。具体而言, 教育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遗传基因与素质中所蕴含的各种潜能和可能性,帮助受教育者认识它们, 学会以此为基础通过自身良好习性的养成、 秉性的塑造、共性的培养,天性的发挥,创造条件使它们在人生实践中获得发展、提升,最终成

3、就自性的圆满,实现自身属人的发展与价值。教育是“使人成人”的事业,我们只有把目光转向以学生人性的发展为核心开展教育活动, 才有可能克服当今教育严重“物化”的现象,使知识教育、能力发展、品德培养、人格塑造真正具有生命的内涵, 富有生命的意义, 真正有助于学生成就作为人的独特生命价值。 扈中平先生曾强调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 “人” 更合理, 因为这更能体现教育目的的终极性、普适性和丰富性。 i 32 我们可以说,只有立足于人性发展才能调和多样化的教育目的观之间的矛盾, 拓展教育对生命关怀的广度与深度, 彰显教育的独立意义。教育的终极关怀是完满自性教育对人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但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应是助

4、人完满自性, 自我实现。如前所述,自性是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追求,是人成就自我的内在源泉。一个人只有当他感觉自己像人、 更像人时, 才能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最大的幸福感。尽管人的完善是一个过程, 但只要在此路上不断前进, 就会使学生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骄傲。 因此, 教育不能满足于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 不能止步于学生某些成绩的获得, 只有植根于学生的人性, 切实体察学生的历史、 现状与追求,引导学生沿着自身发展冲动所指引的方向,约束习性、控制秉性、发展共性,展现天性,使它们统一协调于自性追求的成就,才是对学生人生幸福的真正关怀。鲁洁先生曾指出:对“人只有受过教育,人才能成为人”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教

5、育可以使一个自然人转变为具一定社会历史规定性的人。 它的更深层的含意还在于教育赋人以人所独有的应然性,使人有追求,有理想、有创造、有超越、有意义世界的建构, 有终极性的关怀, 它引导人, 使得这种种人的属性得以从他们身上萌发、形成、伸张、提升,使他有别于世界上其它的物,使他成为真正的人。ii 33 亦表达了教育对人的深层关怀和终极意义在于帮助人实现人性的提升与完满的思想。教育需要以正视差异、尊重差异为基石教育的起点是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只有立足于具体人的历史的、现实的差异, 才能切实引导学生的发展。 任何无视学生差异的教育必然是非人性化的。教育必须以具体的人为教育的起点和终点,并且贯穿于

6、教育的全过程。五性论揭示了人性的来源、发展、归宿的复杂多样性和丰富的个体差异性,它启发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只有正视、 尊重并立足于这些差异, 才能真正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因为“每个学习者的确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 他有他自己的个性, 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 这个复合体是由生物的、生理的、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职业的因素所组成的,而这些方面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各不相同的。” “其不同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至今所能认识到的。” iii34 在教育中,尽管我们要研究掌握人的共同特性,但最终目的还在于更

7、好地理解具体的人。 尽管我们可以根据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来整体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但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一次具体教学所面对的是人性各异的学生, 我们需要深刻地洞察其差异的存在, 对其人性发展现状予以接受和尊重, 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嘲笑、鄙视、改造,并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对待表现各异、发 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以更加具体的措施、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以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符合其特点的多样化的 成长。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扭转颠倒了的教育与人的关系, 使教育场域成为学生 舒展、发展人性的乐园,教育才可能

8、真正发挥其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人性的重要作 用。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抹杀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物化,试图按照普遍划一的模 式与标准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的统一的标准件。 才有可能使学生遗传中所蕴藏的 各种潜能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唯有如此, 才能使学生以自身特殊的成长轨迹成就自身的最高价值, 使创新型人才得以涌现0 (思绪及此,更感先哲孔子因材施教思想之伟大。)教育的关键是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五性”人性论强调人性不是天成的,而是以先天遗传为基础在后天实践中 逐步生成发展的,人可以自主选择自身人性的发展。要想实现人性上升持续的发 展,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清醒洞察人性

9、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学会抉择。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述的人生的自由抉择实际上也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教育中,学生是自我成长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人性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不 仅取决于家长和老师的引导,还主要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认识和努力。 因此,教育 中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就成为关键。 教育只有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视自身既 有人性,帮助学生理解其何由来,清醒认识其向何处去取决于自身的选择, 引导 他们明确在自身成长中的主体地位, 逐步具备自主选择能力,才能使他们学会在 人性的上升与堕落中把握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学生一但能够清醒认识到自 己成就自我的所愿所求,将会“不须扬鞭自奋蹄”,自觉地把时间和精力

10、用于完 善自我的活动之中。只有唤醒唤醒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选择 的主体能力,形成学生对自我负责的主体人格, 使他们成为自我完善的主体,才 有可能使学生拥有了人性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人性发展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持 续上升,受益终身。人性化教育是实现教育意义的必由之路教育要想在促进人性发展上有所作为, 实现自身的意义,就必须实施人性化 教育。只有灵魂才能塑造灵魂,只有人性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富有人性的人。人性化教育首先是尊重人性、重视差异的教育。强调洞察和正视人性的差异、 不完美,立足于学生的既有人性基础,顺乎学生的人性,因材施教,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确自身人性发展的方向与追求;

11、尊重学生多样化的人性发展,不用 一种标准和模式对待和要求所有学生, 不让个体的成长湮没于大多数;坚信人性 的动态发展性,既不盲目乐观,亦不盲目悲观,面对具体的人理智灵活地开展教 育工作。人性化教育强调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地位, 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抉择与发 展人性的能力。重视唤醒和激发学生完善成就自我的内在需要,引导学生形成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学会正确认识自身的人性特点,在明确其根源的 同时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自身人性发展的主人。人性化教育充满人性的光辉。主张以人类美好的自性追求人性化地对待学生, 引领学生,使学生在人性上升之途上不断前进,自觉根除犹疑,抵御诱惑,坚定 地沿着成就自

12、性的方向前行。在教育目标的确立、内容的调控、方式方法、组织 形式的选择、评价等方面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人性特点,照顾学生的人性发展需求 以促进学生人性发展。人性化教育重视以人性的发展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强调教育的核 心在于促进学生人性的发展,但并不认为人性发展就是教育的全部。 人性化教育 是要以学生人性的成长和发展为核心和基础,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成长潜能,使学 生具备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学会以自性追求协调成长力量,最终获得能力、 情感、人格、体力等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成就自性追求,实现生命的独特价值, 获得人生的意义感和幸福感。当然,“五性”人性论对于教育的意义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一步探讨,如五 性与养成教育;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的人性基础;五性论与教育目的观、 教学观、师生观、知识观、教育评价观、管理观转变的关系等等。限于篇幅,暂 论至此。愿与同仁共同努力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