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模板.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701572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模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 “统计与概率” 部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教材安排了“奖牌给哪组” “猜一猜” “体育中的数学”三个版块的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分析,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1 、 “奖牌给哪组”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平均数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求平均数的必要性。2 、 “猜一猜”让学生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

2、结果。3 、 “抛纸杯”目的是让学生体验这个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三种, 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样。 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分下面几步来进行: ( 1)让学生猜想纸杯落地后有哪几种结果(2)猜一猜出现哪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哪种可能性小?(3)验证结果。4 、 “摸球”先帮助学生弄清楚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再填空,然后分小组进行摸球游戏,并验证填的结果。5 、 “体育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6 、“体操表演” 中的队列问题, 需要综合应用图形与乘法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比赛场次”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分析,图解,列表”等二、学情分析:在

3、本单元学习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简单除法, 掌握了求平均数所需要的知识, 所以教师应该以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作为重点。 同时, 经过前面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 学生自主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并初步具备数学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1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3、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四、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

4、,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2、统计要以读懂统计图表为教学重点。统计教学不要把重点放在制作统计图表的技能上, 而应该放在根据数据作出必要的推断上,哪怕只是简单的推断,也会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3、让学生在具体的试验与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可能性的体验。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不仅知道有的事情可能发生, 有的不可能发生。 还要进一步体会有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的可能性小。在“猜一猜”这部分教学内容时, 教师要创设活动情景, 让学生经历可能有大小的试验活动; 能罗列某种事情可能发生的所有结果。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2、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3、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难点: 1

5、、平均数的求法。2、了解事件可能性的意义。五、习题处理:1 、通过课件、生活事例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 、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3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统计图表中。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电脑课件。2、球。学生准备:1、图钉。纸箱(内装两个黄球和两个白球)4 、 25个圆形纸片。七、课时划分:本单元共 9 课时:比一比2 课时猜一猜2 课时体育中的数学 1 课时单元测试 4 课时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二)一、学生情况分析:我班学生共有73 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 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少数学生, 学习的自主性差, 学习不主动。上课开

6、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准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 这也是班级中存在的严重的问题。 这个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2. 第三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

7、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3. 第五单元“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 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并进行交流。(二)空间与图形1.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 第四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体会统一面积单位

8、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 ,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三)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四)实践活动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 “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3 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

9、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1. 到商店调查3 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2. 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3. 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 电费开支情况, 并记录下来。 通过分析数据把你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4. 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5. 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6. 设计旅游计划。7. 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8. 制作七巧板。9. 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10. 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10、 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第一单元“元、角、分与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会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并进行交流。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对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第三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

11、结合具体情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第四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 ,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肯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 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12、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并和同伴交换想法。四、教材的教学建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二)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独立思考、 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 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三)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

13、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五、 教材的评价建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一)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例题, 结合学生从看懂小数表示的商品单价, 到会用小数表示商品单价,进而会比较商品单价(小数表示)大小的过程,就能评价他们是否初步理解生活中小数的意义及其大小关系,对小数的认识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二) 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发展, 为顺利进行后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评价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不

14、能割裂数学知识与知识、 知识与技(四) 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要特别关注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通过平时观察: 学生参与班级讨论中, 试图解决问题中, 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表现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 从学生的口头表达、 书面作业、 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情感与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 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作比较客观的描述性评价, 更需要通过平时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的表现。能之间的内在,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体验和意识到这种是重要的。 通过基数学知

15、识与技能希望能使学生增进这种见识: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必要的评价,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三)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 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具体情境中数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问题的新颖性、 合理性与复杂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主要关注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 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的水平, 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 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 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期望, 明白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六、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1. 买文具、货比三家、2. 买书、寄书3. 森林旅游、轴对称图形、镜子中的数学4. 平移和旋转、欣赏与设计、机动5. 找规律、住新房6. 电影院、练习一7. 整理与复习(一) 、旅游中的数学8. 什么是面积、量一量9. 摆一摆、铺地面10. 练习二、分一分(一) 、分一分(二)11. 比大小、吃西瓜、机动12. 练习三、整理与复习(二)13. 比一比、猜一猜14. 体育中的数学、总复习15. 总复习16. 总复习17. 总复习18.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