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材加工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目录一目的及依据1二明确报告内容1(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2(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4(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5三明晰报告途径6四认真核查整改6五落实奖励资金6六、及时实施奖励6七加强正向激励7八注重结果运用7九强化宣传引导8十持续改进与完善8H、附件表格8L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8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83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84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8木材加工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一、目的及依据为确保我公司木材加工过程中安全生产,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与
2、参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二明确报告内容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操作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及被派遣劳动者,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作业人员上岗前未穿戴个体防护用品,在高风险区域作业。2 .员工在设备未停机时从事调整、清理、擦拭作业。3 .操作人员违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如擅自调整机器参数、在行车正在吊运作业下方行走、叉车叉放货物超高不稳/超限超尺寸叉
3、货物阻挡视线/超速行驶等。4 .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启动,造成伤害。5 .管理人员在未经现场安全风险评估的情况下,指挥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临时工或实习生进行危险性操作。6 .忽视安全警示标志,擅自进入受限空间进行清洁或维修。7 .在仓库及生产禁烟、禁火区吸烟或使用明火,增加火灾风8 .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未按规定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如原料桶未密封、混放、现场有火源等。9 .作业人员未经许可擅自操作特种设备(如叉车、起重机械),或操作不当导致安全隐患等。10在有产生粉尘区域,同时存在动火作业或使用危险化学品作业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关键设备未设置或未有效设置紧急停止
4、装置。2 .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缺失、损坏或未及时检修。3 .设备设施安全监测功能失效或损坏。4 .设备未夹紧物料,飞出击伤作业人员。5 .不同类别的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6 .不同建(构)筑物、不同防火分区共用一套除尘系统、除尘系统互联互通的。7 .干式除尘系统未采取泄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爆炸防控措施的。8 .其他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时,未采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的。9 .除尘系统采用重力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的。10 .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设置锁气卸灰装置的;11 .除尘器、收尘仓等划分为
5、20区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的。12 .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产生机械点燃源的工艺设备前,未设置铁、石等杂物去除装置,或者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设置火花探测消除装置的。13 .设备维护保养不足:锯床、砂光机等关键设备未定期维护保养,存在机械故障隐患。11 .空压机储气罐等压力容器及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12 .危险化学品仓库、危废库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未与机械排风联锁,现场未设置人体消静电设施,电气及线路敷设未使用防爆型,未设置防溢流设施等。13 .叉车、行车等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未定期检测。14 .行车行程限位、重量限制
6、器、制动器、联锁保护装置损坏、失效。15 .行车滑轮护罩、吊钩及止退装置损坏或缺失16 .吊装用吊具吨位选型不正确,吊带、钢丝绳等吊索具存在磨损、断丝。17 .现场安全护栏、临边护栏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护栏未固定,螺丝未紧固或缺失,导致防护强度不足,功能失效。18 .厂房出入口、关键区域及高风险设备未张贴安全警示标志不清晰、缺失或设置位置不当。19 .未按照年度设备设施检维修计划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未及时填写记录台账,导致设备带病运行等。20 .检维修结束后,未按照程序进行试车,未恢复安全装置。(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未落实粉尘清理制度,造成作业现场积尘严重的。2 .作业工作台存放与生产无
7、关的物品。3 .作业场所布局不合理,物流通道狭窄,影响紧急疏散。4 .噪声、粉尘、有害气体等职业危害因素超标,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5 .临时用电线路混乱,未使用合格电气元件,存在触电和火灾风险。6 .动火作业未办理审批手续,未落实防火措施,周边存在易燃物。7 .吊装作业未设置警戒区域,未安排专人监护,存在物体打击风险。8 .危险化学品仓库、危废库地面防渗层损坏,危险废物未按规定分类收集、储存、转运。9 .车间、仓库内照明不足,影响作业人员视线,增加事故风险。10 .厂区内交通标志标线不全,叉车、货车等车辆行驶路线混乱,易发生碰撞事故等。11 .作业场所审批缺失:新改扩建建构筑物未通过消防审批即
8、投入使用。(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事故隐患排查不全面:未定期进行全面隐患排查,或排查走过场,未深入实际。2 .安全责任制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责任到人执行不力。3 .安全制度不健全:未制定或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 .安全教育培训缺失:新员工未接受安全培训即上岗,老员工定期复训不到位。5 .应急预案不完善:未制定针对木材加工行业特点的应急预案,或未进行实战演练。6 .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7 .外包作业管理混乱:对承包商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以包代管现象。8 .违法分包转包:将生产项目违规分包给不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或个人。
9、9 .事故隐患整改跟踪不到位:对发现的问题未跟踪整改情况,或整改后未复查确认。10 .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低:未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安全管理,如智能监控系统、大数据分析等。11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内设有员工宿舍、会议室、办公室、休息室等人员聚集场所。三明晰报告途径在安全管理部门设立事故隐患报告办公室,负责接收并处理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员工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群、电话热线、电子邮箱等线上渠道,或直接向安全员线下报告。公司需在醒目位置公示报告途径及联系方式,确保员工清楚“向谁报告、怎样报告”。四、认真核查整改对于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核查。核查属实的,应立
10、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要建立台账,实行闭环管理,确保“五落实”。同时,加强与报告人员的沟通,及时反馈整改进展和结果。五、落实奖励资金公司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设立事故隐患报告奖励专项资金。奖励内容可包括现金奖励、安全积分、安全培训机会、表彰证书等,具体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报告人的贡献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六、及时实施奖励公司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实行“小隐患小奖,大隐患大奖”的激励机制。具体而言,对于一般性的安全隐患,如员工佩戴不当的安全帽或未佩戴防护眼镜等,可给予口头表扬或小额现金、安全奖品(小型便携式灭火器、安全头盔、灭火毯等)奖励;对于较为严重的隐患
11、如设备存在重大故障风险、作业环境存在严重安全漏洞等,应给予较大额度的现金奖励、安全积分积累、优先参加安全培训或颁发荣誉证书等。对于报告重大事故隐患并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公司将给予特别重奖,包括但不限于大额奖金、职位晋升或长期安全奖励计划等。七、加强正向激励公司将保护事故隐患报告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不会因报告隐患而遭受打击报复。同时,对于在事故隐患报告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部门)和个人,公司将在业绩考核、评优评先、人员奖励及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以强化正向激励。此外,公司将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之星”、“隐患排查能手”等评选活动,对优秀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12、八、注重结果运用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会议,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举一反三,研判在现场管理、责任落实、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同时,将事故隐患报告及处理情况纳入企业安全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评价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九强化宣传引导公司应不断加强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企业内刊、宣传栏、安全会议、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报告事故隐患的重要性和奖励政策,提高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针对木材加工行业的特殊性和风险点
13、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员工的安全素养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十、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组织进行宣贯培训,公司全体员工均需遵守,对于违反本制度,隐瞒不报或故意制造事故隐患的行为,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每年对制度进行适宜性和有效性评审,每三年进行修订,确保其始终符合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十一附件表格L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3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4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被检查部门:序
14、号安全隐患隐患分级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备注整改要求望你部门于上述规定时间对上述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处理,并及时将整改完成情况报检查部门验收。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日编制:审核:批准:第9页,共13页第1。页,共13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序号部门隐患名称排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计划完成日期整改期间安全措施隐患等级隐患分类整改情况完成时间整改确认人备注填表部门:填表人日期:年月日第11页,共13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序号报告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联系方式隐患描述隐患位置/设备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建议整改措施报告接收人接收时间第12页,共13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序号奖励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奖金金额(元)奖励形式(物质/精神)备注备注:L奖金金额:根据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效果确定,可依据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灵活调整。2 .奖励形式:物质奖励包括但不限于奖金、礼品等;精神奖励可包括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等。3 .备注:用于记录奖励过程中的特别说明或后续跟进情况,如是否参与表彰大会、奖金是否已发放到位等。第13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