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20.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714746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2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2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2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20.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雁门太守行是唐朝诗人李贺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学情分析】 本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语文能力普遍不强。尤其对诗歌不感兴趣。因此,引导他们认识诗歌的魅力,感受诗歌的丰富内容与情感,激发他们热爱的诗歌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标】 1以读激趣,感知内容。 2以品感悟,领会诗情。【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教学难点】 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讲述李贺

2、以诗求见韩愈的故事。内容如下:元和二年深秋的一天,当时的小青年李贺带着一首诗去求韩愈。当时,韩愈刚把客人送走,非常疲倦,准备休息。当他的门人把这首诗送给他时,他一边脱着衣服,一边很随意地看了送过来的诗歌。可是,当他看到开头两句诗时,便大为震惊,连忙请李贺进来详谈。而这仅以开头两句就打动韩愈的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雁门太守行2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测预习:1请两名学生上台默写。2在强调字形、读音的基础上,初步读通古诗。三、整体感知:1读注释,弄清古诗内容。重点交流“夜紫”“易水”“金鳞”等词意思。2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场景,请根据诗歌内容找出战事的季节、时间、地点以及简要归作战的经过。明确

3、:季节秋天 时间向日、夜紫(傍晚)、霜重(半夜) 地点塞上、易水 经过黑云压城(兵临城下)、甲光向日(严阵以待)、半卷红旗(夜袭敌营)3提问:除了描写战事的具体内容外,诗人还在诗中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环境角色满天、燕脂夜紫、霜重鼓寒 感受报君黄金、玉龙为死4师生交流后,老师擦去黑板上多余的字。具体如下: 黑云压城、甲光向日、角声满天、燕脂夜紫、半卷红旗、霜重鼓寒、报君黄金、玉龙为死四、感悟情感:1提问:这里的“玉龙为死”,你能体会到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2师生交流时,明确:死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书:视死如归)黑云运用比喻,写出敌军强大,随时可能牺牲。城欲摧随时城

4、破兵败身启。甲光将士披挂上阵,准备战斗,做好献身的准备。角色满天军情紧张,战斗随时打响,暗示战争之残酷。易水用典,像荆轲刺秦王一样,不打算生还。霜重鼓寒环境描写,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报君用死来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秋色、燕脂、夜紫营造苍凉、悲壮的氛围,暗示战事紧张、残酷,随时可能阵亡。3指导感情朗读。五、领会特色:1引导:战争历来是残酷的,在很多的诗词歌赋中都有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尤其是边塞诗。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诗人是如何描绘战争场景的?投影: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

5、朝民歌木兰诗2简单交流后,提问:李贺在本诗中又是如何描绘战争风云的呢?3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圈出“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红旗”“霜重”“黄金”“玉龙”等词。4总结: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这也是李贺诗歌的风格,务求新奇,被人称为“奇才”“鬼才”。六、拓展阅读:1投影出示:马诗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金子做的辔头,戴在马的头上2思考:马诗“奇”在哪儿?3明确:写景之奇,以马写人之奇七、感情诵读:1交待李贺大致生平,内容如下:李贺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后来因用心过度,27岁就死了。2全班诵读雁门太守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