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071670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90年代以来,上海的流动人口增长很快,据最新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流动人口总数已经达到349万左右,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形式在增加,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人数也越来越多。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在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方式的今天,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人

2、能否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中国的教育法规之一,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同样应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上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思路。 二、现状与问题 表1上海市1997年15岁及以下外来人口少年儿童的在学状态 资料来源:上海市1997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造成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很多,除了与他们经常流动的生活方式有关外有些流动人口居无定所(如船民),或者居住地和工作地变动频繁(如建筑工人和装潢人员),缺乏相对固定的落脚点,使得其子女难以获得必要的上学条件,主要的是以下三方面:

3、 1、家庭收入水平低,制约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 表2 1997 年上海市经济型流入人口的收入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1997年上海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2、借读本地正规学校的收费水平高制约了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 (2)在上海市教委关于借读的规定及其执行中,对借读条件从严掌握,致使大量民工子女无法利用这一形式; (4)借读中突出的不同地区在教材、教学等方面的差异,也是一个因素。 表3 流动人口子女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类型学校上学的费用支出比较(2000年) 资料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1年初的上海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平均每学期的费用中包括借读费、学费、书杂费、生活费、暂

4、住费等。共调查了615个经济型流动人口家庭,共有544个孩子,其中192个孩子在上海,327个在家乡。在有孩子的家庭中,42%至少有1个孩子在上海生活。 3、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发展中缺乏规划和有效管理。 这类学校的创办者大多来自安徽省,安徽人在沪办学校的较多,这与流入上海的安徽人较多有关,也与安徽当地政府支持办学分不开。开办这类学校在满足外来人口子女上学需要的同时,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就是可以通过办教育来获得收益。一般一个学生一学期学费300多元,所以开办者积极性很高。 根据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性质,这些学校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是流动人口流出地教委或学校的跟踪办学点。此类学校主要以普及九年

5、义务教育为目的,在管理上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与家乡教委或学校关系比较密切。第二类是企业为解决本单位内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而创办。第三类是其它社会力量(多为个人)办学点。 这些学校的资金来源包括三种途径:学费、社会赞助及上级拨款。学费是民I子弟学校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许多外来人口子女学校都获得过社会赞助物品,一般为课桌椅、作业本等实物,如卉园教学点获友谊汽车服务公司捐赠的课桌椅80余套,广丰小学曾获旅游中专捐赠的课桌椅20套,拥有500多名学生的皖浦希望小学的校舍和课桌都是当地政府提供的;还有些得到流出地有关上级部门提供的拨款资助或实物支持。 从学校内部管理的情况来看,外来人口子女学校中有一定规模的学校

6、已有一定的管理规范化趋势,市场竞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的要求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加强师资管理、教学管理的动力,并有可能促进其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在财务管理方面,各校维持了收支平衡,并有节余,这无疑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存在的动力之一,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外来人口于女学校的师资来源是流出地的教师,教师工作量大,任务重,与此相比,教师的待遇偏低。月收入在500至1200元左右,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 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创办者都是从流出地获得办学许可证,然后到上海办学,上海本地教育部门会同上海市公安局在1998年颁发了沪教委基(1998)59号文件,提出了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暂行

7、办法。 从总体上讲,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保障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应该得到肯定。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央虽然有规定要当地政府大力协助,就近入学,但并未形成法律法规条文,特别是经费问题无从着落。许多基层政府部门对于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预防保健和食堂卫生等问题普遍进行了监督检查,有些地方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江桥镇政府在近年来筹措了大量资金,加快校舍建设,使得所有居住在当地的外来学龄儿童都能享有求学的权利,考虑到外来入学儿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收取借读费,甚至免费入学,确保儿童入学的权利。机场镇道兴村对皖浦希望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校舍,

8、捐献书籍,与当地学校进行教学交流,当地还与学校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开办家长学校,既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家长的素质,促进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三、改进对策探讨 上海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发展形势非常快,1998年本市颁布的暂行办法中原则性的东西多,而可操作性较差,缺乏量化指标,加强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规范管理迫在眉捷。 首先,需要提高对儿童受教育权利的认识。流动人口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也是他们应该享受的权利。如果不重视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工作,不但会耽误一代人,也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不利。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一些措施开展对外来人口中少年儿童的保护工作。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

9、会已在“九五”期间把外来儿童的有关教育保健的状况,列入统计分析的范围,进行一些跟踪研究,在“十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其次,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 1、放宽借读条件,降低赞助费用。 本地正规学校应放宽借读条件,适当降低赞助费用,吸收外来人口儿童入学,为在上海市打工的有稳定工作、固定住所的外来人口的子女提供义务教育的机会,这与国与民都有好处。 2、把闲置的学校资源用于外来人口的教育事业。 3、广开筹资渠道,解决办学的资金短缺问题。 在经费的筹集上,可以参考民办学校的办法,同时注意办学对象的特殊性(即生源主要是经济并不富裕的流入人口家庭的子女),本着“政府拨一点、社会助一点、学校让

10、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原则进行解决。 这里所说的“政府拨一点”是建议政府从外地劳动力管理基金和每年外来流动人口缴纳的各种收费中抽取部分用以发展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另外, “政府拨一点”也包括流出地的政府补贴一点。因为这些流出人口虽然人在上海,但他们的户口却在流出地,他们在流出地缴纳的各项税费中包含了其子女的教育经费,既然他们的子女不在原地就读,理应把他们的教育经费转出来。 “社会助一点”是指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为贫困的外来人口家庭的子女受教育提供援助。 “学校让一点”,就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提供适合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需要的同时,通过内部挖潜,降低收费标准,使更多的外来人口子女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 “

11、个人出一点”。按照我国的法律,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不让子女上学就是违法。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宣传和监督力度,强制某些不愿尽义务的父母送其子女去上学,或可采取不尽义务的父母取消其务工证等措施,避免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的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 4、把现有的“民工子弟学校”列入上海教育管理体系中,使其规范有序地发展。 许多社会现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有需求才会存在,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要审查这些学校校长有无资质,教师合不合标准,收费是否合理,教学的硬件条件是否达标,是否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教学质量能否保证,等等。各级政府允许办学

12、的,要提供合适的场所,因为不是什幺地方、什幺人都适宜办学校,要把管理好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工作列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范畴。 对于已经存在的“民工子弟学校”,应当进行全面的治理整顿,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不符合条件的要限期整改,新申办的也要达到必要的办学条件,在办学的场地、师资、教材、考核等方面有关政府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对于办学成绩显着的,要给予表扬和扶持。通过经常性、制度化的监督管理和服务,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保证教学质量的“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教育指导网络,充分发挥它们在完成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对流动人口中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内容提要:本文

13、是关于若干个案的综合分析,主要探讨村级土地的承包和调整过程中,村民对于村干部行为有那些不满。文章认为,土地承包中的村级干群矛盾的产生,主要不是干部对于政策的理解偏差,而是一定条件下干部和村民的直接利益冲突。 关键词:土地/村民/村干部/承包 为了深入观察较大范围内农村政策的微观操作,特别是发现那些农民最不满意的问题领域,我们于1999年寒假期间动员了首都高校近百名大学生回村进行实地调查,形成个案报告90篇。这些报告主要是关于村庄内部热点事件的记叙,涉及土地承包、农民负担、村务管理、村委会换届选举、干群纠纷特别是上访等事件过程。在这些报告中,有近30篇涉及或专门调查了土地承包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

14、是,通过这些个案故事,透视村级干部在操作土地承包政策中发生了哪些令村民不满意的行为变异,造成了怎样的消极社会后果。 一、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土地调整 在村民看来,村支部书记之所以对频繁的土地调整有热情,是有着干部个人或者村级组织本身的利益追求。 自他”执政”以来,土地一年一承包,量地的杆子一年比一年短,地越量越多,地价一年比一年高,因此村民种地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地堰塌了无人垒,水沟冲了无人修,深翻土地更谈不上,地越种越少越薄,后来竟连土杂肥也不愿往地里投了,怕今年投资,明年就不知道谁分着,造成了产量年年下降的恶性循环。 这种调整的直接负面作用,损害了农户对于土地的稳定预期,使得农户形成生产经营上的

15、短期行为,不敢投资,生产受到影响。在农民心理上的冲击是,对于新的经营体制缺乏安全感,对于政策失去信心。更严重的是,有些不合理的土地调整实际上是对于部分农户利益的一种直接剥夺。 农户的意见还产生于对土地调整过程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在村组干部的操作下,一些不该享有土地资源的人参与了社区的资源分配,对于多数社区成员来说,形成一种鲜明的剥夺感。省计生条例规定:超生1胎7年不分给责任田,超生2胎14年不分责任田。8组的一个村民超生4胎,其中两胎没有户口,为了逃避罚款,还办理了离婚,迁走了女方的户口,但土地二轮承包时,村里却坚持给没有户口的3个人分地。部分村民不服,告到乡政府,副乡长却说:”假离婚、假迁移,

16、这种事在全乡多的是,在你们村也不是头一次出现。别的村都没出什么问题,都没说别的,而你们村8组的群众却故意为难大队,是没有道理的。”村民和村干部闹得不可开交,最后由乡党委书记表态说:”按计划生育条例执行,追查直接责任人。分地的事,按社员讨论的意见办。”这样,8组的土地总算分下去了。但种麦的时间却晚了近2个月,最晚的11月20日左右才种上小麦。户口风波造成的危害,现在还不能定局,据有经验的老农估计:全组300多亩地,至少减产45万斤小麦。时间过去了3个月,支书照样干、村委主任照样干,也没有听到乡里查处责任的消息。只有组长再也不干了,集体的事没人管,不知道卖公粮时是何种景象。(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王

17、亚凯,户口风波引发的土地纠纷,河南) 调整土地承包是村干部的重要权力。村干部对于承包地的过频调整,从直接的动因来看,一般是有小部分村民因为家庭人口增加等原因向村里提出调整要求,这成为村干部启动调地的正面理由。但在具体的调地过程中,干部又追加了自己的一部分利益要求,具体来说,可能是需要借机提高承包费以增加集体收入,也可能是需要集中一部分土地直接归干部支配,还可能出于想关照一下与自己有特殊关系的某些人。由此,便出现了农户间土地承包格局的不合理。 二、村组集体与农户之间的土地调整 主要问题是土地使用权向干部手里集中,即一部分土地不再发包,成为村组干部直接掌握使用的特殊土地。干部往往称为”机动地”,农

18、民则直接称为”干部地”。人均耕地资源的减少使得部分农户感受到了生存的日益艰难:”死人吃饭,活人饿死”,一个农民忿忿地说,他不满意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他告诉我:刚搞大包干时,一家4口分了4个人的田地,4.8亩地。近几年,两个儿子陆续结婚,两个儿媳又生了孩子,现在全家达9口人。分家时地该怎样分呢?只好每个儿子从父母那里得到了一个半人的田地(共3.6亩),而老人只剩下1亩田地,还要供小女儿上学。地不够种,两个儿子只好外出打工,连春节都没回来。尽管这样,村干部们调地时,不把地调给缺地的户,而是调回村集体。村里出现了专门的”干部地”,这些地名义上不是干部的家庭承包地,但是却由干部们自己经营或者转包出

19、去,收入归干部支配。在一位农民的带领下,我走进我村的”干部地”。他偷偷告诉我,该村大约有100亩地由老一届村干部管理,新一届干部上任后,又大部分归了新干部,村干部有价转让给了农户,其转让费用来支付村中的部分开销。令我奇怪的是,在这块田地中有的地方盖有塑料大棚而有的地方则没有。老农向我解释说:”有塑料大棚的地方是从老干部中退让的田地,进而承包给了一些菜农,而另外一些是没退让的田地。”“为什么有的退让,而有的不退让呢?”我疑惑地问。”新任的村干部中又有他们的亲属,所以下台的村干部仍然可以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系,江艳红,农民负担和干部田地,河南) “机动地”使用权直接归村干部,在干部手中但使

20、用方式却不同,有的是干部家庭直接经营,不承担任何提留统筹义务,成为一种实物收入;有的转包给别的村民,转包费直接化为干部的预算外收入;也有的为了避免刺激本村农民的不满,而将土地转手给外村甚至外乡的人承包。第二轮土地承包,上面专门派来了工作队。政策规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延长30年。深受农民的好评,所以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很快的就落实了。但行政村也私下集资了五六十亩地。村每年都要卖地,赚得的钱供他们几个村干部开销。俺们村东头的几亩地连同砖窑一起卖给了大孙庄的几个人,并签定了协议。书记说:”只要社会主义存在,这协议就有效?quot;村民们说:香港才割让100年,而今来个永久性割地,这等事情显然有背”土地

21、法”,也违背承包政策。(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许文涛,我村救济金的发放,安徽) 有的地方的农民愿意部分或者全部放弃土地承包经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属于人少地多无力经营,但这是极少数,因为如果土地经营有效益,转移承包是完全可能的;有的是有了非农领域的稳定就业,土地对于原来的承包户来讲,连基本保障的功能也不必考虑;有的是农业本身的比较效益太差,具体来看可能是投入品费用太高,也可能是附着在土地上的税费太多,土地经营甚至感受到破产的威胁。 三、对农户实行强制种植 农民的承包地应该有独立的生产经营的权力,这是家庭承包政策的基本含义。进一步说,家庭承包经营的实际作用有两个,一是规范分配,即是农民有剩余产

22、品的完全所有权,二是生产自主权,它可以独立决定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但是,近几年来,在有些地方,农民的这种生产自主权,不断受到侵犯,出现强制农民种植某种作物的情况。强制经营的组织主体一般是乡镇政府,其主要动因是为了增加本级政府的税收收入,一般表现为直接追求特产税。村级组织的作用多是协助操作。当然,也有些是出于让农民增加收入的目的,有的甚至提出强迫是为了农民,喊出所谓”逼民致富”的口号。实际上,这种强迫是对农民利益的严重侵害,背后隐藏着政府自身的利益追求,或者是某些领导者个人的政绩追求。 从本次调查来看,强制种植主要发生在经济作物的生产上,较多的是以高压手段迫使农户种植大棚蔬菜。1997年春,乡政

23、府将油粮桥村划定为大棚蔬菜种植区。由县乡干部、村长及支书一行组成的”温棚计划”领导班子直接到田间地头划定试点田地。随后打井队、电管站、包工队纷纷入驻田间,打井、树电线杆、装变压器、筑温棚墙,飓风扫落叶般扫过这片田地。5月份,40个温棚的框架初具规模,占地近40亩,花去人民币(据村民计算)最少为7万元,队长和农技站站长还向银行贷款18000元。但看着合同书农民却不愿承包。无村民问津的温棚在1997年闲置了1年,1998年村委会换届,新任支书上任后立刻处理这些温棚试点。又是5月,推土机下地,推刮屡锴剑艚幼磐侠碌兀馗艘槐椋只垢嗽吹某邪撸蟠迕衩羌绦至甘场?墒谴魏玫匾院螅至甘车慕谄压挥屑讣仪老戎至诵衩住

24、驼庋?0亩田地无望地泛着白碱挨到了1998年底。(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王燕芳,大棚计划的破产,宁夏) 除了强制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等之外,在一些地方反映最强烈的是强迫种植烤烟。因为这种作物的税收是最高的,一般是价格的50%左右,对于财政的增收效果最显著,所以乡镇政府的推行力度最大。农民最大的困惑就是为何要强制栽种烟叶?1995年开始,镇政府命令全镇农民都必须种烟,而且要用好地种烟,每亩地种4分地的烟叶。如果不种或没有完成规定任务,则按每亩烟地248元的价交税。近几年,烟草市场疲软,价格不好,特别是1998年对烟叶压级压价,农民蒙受重大损失。但是,1998年岁末,镇上又出台”新政策”,每户农

25、民按田亩平摊,必须种植袋料菌,同种烟一样,完不成任务则交税。袋料菌原料由镇上统一供应,农民拿钱去买,承诺农民配备技术指导,生产的菌由农民自行销售。但有的农民以每筒2.50元的价格购买回来之后,既没有受到任何技术指导,更无人管,最终以全部腐烂报废为终结,到现在无人给任何解释。农民们认为”这完全是镇上为了捞钱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系,殷双绪,进退两难的村书记,湖北) 面对农户的抱怨和上级领导的指责,有一些乡村干部会感到委屈,申诉说他们也是为了农民着想才强制的。问题在于,如果是为了农户的增收就可以强制他们,剥夺他们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吗?历史的经验教训反复说明,忽视了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什么事情也办

26、不好。因此,不论是否对于农民有利,都不应当进行强迫,这不仅是家庭承包政策赋予农户的基本权利,而且是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规则,破坏了这个规则,就是败坏了新体制确立的经营秩序,即便会对农民有暂时的局部的好处,而贻害则是根本性的。 四、干部家庭多占承包地土地是基本的经济资源,在一般情况下,农民倾向于获得较多的耕地。一些基层干部利用公共权力分配社区资源时多占耕地成为一种重要形式。 由于承包地的分配在农村公开性很高,农民的监督作用较强,所以村干部多占的情况相对较少,并不是最突出的问题。一般通过变相形式。我队人均承包田2亩4分。但是,队长家两口人却有10亩地。于是,村民提出抗议,上访到镇政府。队长的解

27、释是,他姐姐一家4口的户口也落在本村,所以也分了地,由他来种。村民认为,这户人家只是户口在此,在这没有房子,一年只是走亲戚才来,根本没履行过任何村民的义务与负担,而队长主持延包方案的具体制定,便给宅基地、口粮地,到承包地全套配备,然后纳入自己的管理之中。村民们认为,这种分地给这两户的做法根本是不对的,是完全出于个人目的而去钻政策的空子。像这类只有户口的农户,到底应不应给他们留地还是个要讨论的问题,要留,也只能留宅基地,而且应划入全队的份额中大家统分,怎能由队长一个独占。村民们还不满的是,象这样的随便上户增加人,干部不应该偷偷就办了,应当与全村商量,因为土地是全队人的。(中国地质大学机械系,居笑

28、兵,土地丈量风波,江苏)讨论与判断: 注:本次调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农民与基层组织”课题组组织,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资助。抽样地点在北京站和北京西客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96名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具体执行。调查要求是,访谈并记叙发生在本村一个或数个重要的社会事实,具体包括土地调整、农民负担、村民选举、村务公开、计划生育、冲突和上访等方面的案例故事。报告的写作强调真实的”记录”,而不是分析。形成个案报告90余篇。本文是个案调查材料中”土地承包问题”部分的分析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200*年,在大队领导的

29、关心和支持以及同志们的协助下,综合科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为大队的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在工作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大队领导的肯定和同志们的信任。下面,我向大家简单报告200*年本职工作完成情况。一、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名刚刚跨入党组织的中层干部,要想作好本职工作,首先必须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我始终认为,树立崇高的理想,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可以帮助一个人抵挡一切诱惑,排除一切干扰,战胜一切困难。为此我认真学习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学习党的十六大文件精神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以实践。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

30、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战略部署。因此,党的十六大对我们今后的燃气稽查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这就要求我必须不断加以学深学透。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在燃气稽查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燃气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工作中,我坚决贯彻执行大队党支部和大队领导班子的各项指示、规定。时刻不放松对政治思想的学习,始终使自

31、己的思想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二、提高组织和领导能力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我在担任办公室主任期间,能恪尽职守,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协调与总公司各部门的关系,作好后勤工作,配合各稽查部门作好稽查工作。在去年下半年,按照大队的部署,我分管工会工作。为了熟悉业务,我经常向总公司工会和大队有关领导学习,逐渐熟悉和掌握了工会的工作方法,认真落实总公司工会要求,加强大队队务公开、民主管理建设,认真部署、精心组织召开了稽查大队二届二次会员职工大会。在工作中,我积极向大队行政反映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维护职工权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将大队对职工的

32、关心送达到每名职工心中。三、推进工作的全面进步去年,在大队领导的带领下,我积极带领团结本部门同志,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全年工作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认真学习行政执法和各项燃气法律法规,经常深入一线,配合各兄弟科室进行稽查工作,对稽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我积极向大队领导提出自己的建议,主张采取多种方式深化大队内部改革,力争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四、服从大局,团结协作我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要想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就必须依靠全体同志,形成合力,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我常想,在大队内部,只要不

33、是原则问题或无碍大局的事情,就应当至少作到这么几点,即:对同志要宽容一点,谅解一点,豁达一点;要听得进,容得下,想得开。只要无碍大局,有利于稽查工作,一切都可以体谅、包容。在工作上,我努力支持其他各部门的工作,为其他同志的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同时,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其他同志的缺点和错误及时地指出,并督促改正;对自己在工作上的失误也能主动承担责任,并努力纠正。五、创新发展,联系群众综合科作为稽查大队内部比较特殊的部门,与其他稽查部门不具有可比性,要在现有的体制下取得发展,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突破旧有的框框,打破旧有的观念、旧有思想的束缚和影响。即以十六大精神为指

34、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服务意识,即一切措施服务于稽查工作,一切行动有利于稽查工作,寻求在观念、管理和思路上有所创新。为此,我经常主动深入一线,与稽查队员们一起工作,倾听他们的心声,品味他们的辛苦,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这样,不仅把握了职工们思想的脉络,也取得了同志们的理解和信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六、以身作则,廉政勤政稽查大队的各项廉政制度在不断完善,但是,如果没有人去认真执行,各种制度、规定就有停留在纸上的危险。在实际工作中,职工看干部。作为稽查大队的一名中层干部,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很多同志们行为的标尺。职工不会看干部说得多么动听,而会看你实际做得如何。为此,一方面,我在

35、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重点学习了党的“十六大”文件精神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不断学习中纪委以及省、市有关廉政建设的文件、会议精神。通过不断加强学习,使我在思想认识上不断提高,与时俱进,能够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增强了拒腐防变的意识。另一方面,在行动上,我坚持“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此,我严格遵守大队内部的各项制度和规定,不为别人说情,不接受吃请,切实保持艰苦奋斗和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以上是我对去年工作的简要回顾。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认为大体上是好的,但是我也清醒地看到我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如:组织和领导能力有待加强,工作方法单一等,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正,也希望全体同志对我今后的工作给予支持和监督。谢谢大家。 17 /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