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渔业船舶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07179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版《渔业船舶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5版《渔业船舶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5版《渔业船舶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5版《渔业船舶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5版《渔业船舶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渔业船舶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我公司安全管理,鼓励全员参与事故隐患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风险与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章报告内容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人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公司员工应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情

2、况: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船员在航行、捕捞或加工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如违规操作渔船设备、忽视安全警示标志。2 .船长或管理人员未执行安全生产指令,擅自调整航线或作业计划,增加航行风险。3 .从业人员不正确穿戴救生衣、防滑鞋等个人个体防护用品,忽视个体防护。4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如安排未经安全培训的船员进行高风险作业,或允许无资质人员操作关键设备。5 .船员在航行期间饮酒、吸烟或进行其他影响安全的行为。6 .管理人员未对船员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导致安全意识淡薄。7 .船员在紧急情况下未能正确使用救生设备或执行应急程序。8 .管理层对安全隐患的忽视或故意隐瞒不报。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

3、态1 .渔船未按相关规范标准设置救生、消防等安全警示标志和应急设备。2 .渔船上的安全设备(如雷达、AIS,通讯设备等)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3 .未定期对渔船上的安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失效。4 .擅自关闭或破坏渔船上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等关键设备,影响安全生产。5 .渔船上的救生艇、救生筏等救生设备未定期检查、维护,或未按规定存放,无法保证紧急情况下正常使用。6 .渔船电气系统存在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未及时修复。7 .渔船动力装置老化、磨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未及时更换或维修。8 .渔船上的起重设备、捕捞工具等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存在

4、断裂、脱落等风险。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L作业海域未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存在暗礁、浅滩等未知风险。2 .恶劣天气条件下(如台风、大雾等)未采取相应安全措施而继续作业。3 .海上航行中未按规定进行航行值班和瞭望,导致碰撞风险增加。4 .进行爆破、吊装、动火等特殊作业时,未按规定落实安全措施,存在火灾、爆炸等风险。5 .临时用电设施设置不规范,存在触电或火灾隐患。6 .渔船上生活区域与作业区域未有效隔离,存在交叉污染和安全隐患。7 .港口、码头等作业场所未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坠网、安全栏杆等。8 .对作业海域的污染情况监测不足,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L未

5、按规定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对事故隐患排查不到位。9 .未建立或未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10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或未得到有效执行。11 未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员工安全素质有待提高。1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制定或未进行定期演练,应急救援能力不足。13 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焊工等)未持证上岗或证件过期未复审。14 将渔船维修、保养等作业外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15 对外包作业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情形。第三章报告途径第三条为确保事故隐患报告渠道畅通无阻,公司在安全管理部门设立事故隐患报告办公室,并

6、开通以下报告途径:1 .线下途径:员工可直接向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员报告隐患情况。2 .线上途径:微信小程序/群、公司内网平台、电子邮箱及24小时热线电话等多种方式供员工选择。公司在办公区、船员休息室等醒目位置公示上述报告途径及联系方式。第四章核查与整改第四条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公司负责人或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及时与报告人员沟通、商研并组织核查。核查属实的隐患应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应建立台账实行闭环管理,确保“五落实”(责任人、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至U位。第五章奖励资金与实施第五条公司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设立事故隐患报告奖励基金,确保奖励资金来源合法、充足

7、第六章奖励实施第六条为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报告,公司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实施如下:L小隐患奖励:对于一般性质的事故隐患,如船员个体防护用品使用不当、轻微设备故障等,一经核实并整改后,给予报告人小额奖金或奖品,并在公司内部通报表扬,以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积极性。3 .大隐患奖励: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如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的设施设备缺陷、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极端天气下违规作业等,公司将给予报告人较大额度的奖金,并根据情况考虑给予额外的奖励,如带薪休假、职位晋升等。同时,在公司范围内广泛宣传,树立典型,激发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4 .特别贡献奖:对于在事故隐患报告

8、过程中,不仅及时发现并报告了重大隐患,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或方案,并成功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员工,公司将设立特别贡献奖,给予更加丰厚的奖励和表彰。第七条奖励程序:1 .核实确认:安全管理部门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核实确认,并在规定时间内(如24小时内)给予反馈。2 .整改落实:对于确认属实的事故隐患,公司应立即组织整改,并在整改完成后向报告人反馈整改结果。3 .奖励申请:整改完成后,安全管理部门应向公司管理层提交奖励申请,说明奖励理由、奖励对象及奖励金额等。4 .审批发放:公司管理层对奖励申请进行审批后,由财务部门负责奖金的发放和相关奖励的落实。第七章加强正向激励第

9、八条为进一步激发员工参与事故隐患报告的积极性,公司加强正向激励措施:1 .业绩考核倾斜:将事故隐患报告工作纳入员工业绩考核体系,对于在事故隐患报告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在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或优先评优。2 .评优评先:在公司组织的各类评优评先活动中,优先考虑在事故隐患报告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员工。3 .职业发展机会:对于在事故隐患报告和安全管理方面表现优异的员工,公司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4 .合法权益保护:公司确保报告事故隐患的员工不会因报告行为而受到任何形式的打击报复或歧视,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第八章注重结果运用第九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会议,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情况进

10、行深入分析,举一反三地研判公司在现场管理、责任落实、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通过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公司安全生产水平。第九章强化宣传引导第十条公司加强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的宣传引导,通过公司内部网站、宣传栏、安全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对事故隐患报告制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对本公司、本岗位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的辨识能力,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的安全隐患。第十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公司其他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第十二条本制度每年定期进行有效性评审,

11、每三年大修。附表:L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3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4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被检查部门:序号安全隐患隐患分级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备注整改要求望你部门于上述规定时间对上述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处理,并及时将整改完成情况报检查部门验收。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日编制:审核:批准:第8页,共13页第9页,共13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序号部门隐患名称排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计划完成日期整改期间安全措施隐患等级隐患分类整改情况完成时间整改确认人备注填表部门:填表人日期:年月日第10页,

12、共13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序号报告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联系方式隐患描述隐患位置/设备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建议整改措施报告接收人接收时间第11页,共13页第12页,共13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序号奖励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奖金金额(元)奖励形式(物质/精神)备注备注:L奖金金额:根据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效果确定,可依据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灵活调整。2 .奖励形式:物质奖励包括但不限于奖金、礼品等;精神奖励可包括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等。3 .备注:用于记录奖励过程中的特别说明或后续跟进情况,如是否参与表彰大会、奖金是否已发放到位等。第13页,共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