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比例的应用比例尺》教学设计_1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729623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比例的应用比例尺》教学设计_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比例的应用比例尺》教学设计_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比例的应用比例尺》教学设计_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比例的应用比例尺》教学设计_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比例的应用比例尺》教学设计_1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比例尺课型新授做课教师课时 3 第 1 课时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课本第53页的内容比例尺。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学会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之间的转化。2、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的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难点:两种比例尺间的相互转化,会求比例尺。教学准备多媒体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例1:2.4厘米:120千米=2.4厘米:12000000厘米=1:5000000

2、答: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教 学 过 程环节与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策略复习导入探究新知知识应用总结作业布置一、填空(口答)1千米=( )厘米18000000厘米=( )千米二、化解下列比。20厘米:2千米脑筋急转弯从北京到上海有1000多公里,一只蚂蚁只用了10秒钟就从北京爬到上海,这是为什么?引入新课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然后画在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好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例尺请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第53页内容。解决两个问题。1、比例尺的意义。2、比例尺的类型。板书:图上距离

3、实际距离 比例尺分析数值比例尺比例尺 1:100000000认识线段比例尺 把线段比例尺 改成数值比例尺。6人一组,讨论,说出思考过程,并且写出计算过程1, 先确定图上与实际距离分别是多少。2, 比的前项与后项分别是多少。3, 进行化简。例1: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2.4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学生自主完成,并展示。1、比例尺是一个比,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单位长度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3、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6毫米,在设计图上用3厘米表示。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多少?通过这节课的

4、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练习十第1,2题100000厘米180千米20厘米:2000000厘米=(20/20):(200000/20) =1:10000在地图上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类型: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 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1厘米:50千米=1厘米:5000000厘米=1:50000002.4厘米:120千米=2.4厘米:12000000厘米=1:5000000意图:为学生求比例尺做准备策略:让学生自己做和说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作,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比例尺的含义、两种比例尺间的互化,求比例尺的方法。意图:熟练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意图: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总结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