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资料.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735920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信用社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信用社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信用社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信用社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信用社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社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农村信用社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了、 、 、等四个阶段。(2)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 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 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 职能。(3)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货货货货货货货货。(4)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货货货货、货货货货、货货货货等三个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货货货货货货货货货货货货货。(5) 信用货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作为货货货货货的价值和它作为货货货货货的价值是不同的。(6)

2、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货货货货货货货。7)双本位制的主要特征是货货货货货货货。(8) 纸币本位制度是一种货货货货货货货货货制度。(二)是非判断题(1) 任何货币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本身具有价值。 ()(2) 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强,其收益越高。 ()(3)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自由熔化。 ()(4) 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为货币金属,只铸造和流通金银币的货币制度。 ()(5) 金本位制崩溃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危机。 ()(6) 信用货币主要有银行支付委托书、纸币、发货票等。 ()(7) 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代替金属铸币的货币符号。 ()(8)

3、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三)选择题(1) 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货职能。A 支付手段 B 流通手段 C 购买手段 D 贮藏手段(2)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有:A 货币金属 B 货币单位 C 通货的铸造、发行、流通程序 D 金准备制度(3) 金银复本位制包括以下三种货币制度,其中,金银两种货币均各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是:A 平行本位制 B 双本位制 C 跛行本位制(4) 现代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值值值A 通货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具有无限法偿资格 B 纸币不与金银保持等价关系C 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 D

4、 银行存款也是通货 E 纸币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5) 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值值值。A 以黄金为币材B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与熔化C 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现金币D 金银同时流通E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6) 广义货币包括值值值。A 现金货币 B 非现金货币 C 定期存款 D 转账支票(7) 格雷欣法则是值值值法则。A 劣币驱逐良币 B 良币驱逐劣币 C 劣币良币并存C 纸币铸币同时流通(8) 我国的现金货币包括A 流通中的纸币 B 流通中的辅币 C 活期存款 D 定期存款( 四 )名词解释(1) 货币制度(2) 本位币和辅币(3) 货币的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4) 金本位制(5)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6)

5、GreshamsLaw(五)问答题(1) 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职能?(2) 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3) 将 100 元人民币存人商业银行活期账户, 同时把 100 元人民币存人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账户,两种行为对M 。和 M 。有无影响,为什么 ?(4) 什么是信用货币?它产生的基础是什么?(5) 如何理解“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6) 试从金本位制的特点, 说明货币制度从金币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及金汇兑本位制的演变,以及金本位制为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的原因。(7) 货币供应量是根据什么来划分层次的? 为什么说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答案 ,仅供参

6、考(一)填空(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2)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世界货币(3) 货币表现(4)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X待流通的商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5) 商品、货币(6) 信用证券(7) 国家按市场上的金银比价为金币和银币确定固定的比价,金银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价流通(8)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二)是非判断题(1) V(2) X(3) X(4) v(5) V(6) X(7) V(8) X (三)选择题(1)A(2)A , B, C, D(3)A(4)A , B, C(5)B

7、 , C, E(6)A , B, C, D(7)A(8)A , B( 四 )名词解释(1)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货币制度也不断演变。它的基本内容包括: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等。(2) 本位币是指按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亦称主币;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3) 货币的无限法偿:本位币的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国家规定它有无限支付的能力,不论支付额有多大,出售者和债权人都不得拒绝接受。货币的有限

8、法偿: 辅币一般用较贱金属铸造, 其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 是不足值货币,但国家规定在一定限额内,辅币可以与主币自由兑换,即有限法偿。(4)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其主要形式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通常所说的金本位制是指金币本位制。(5)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货币性” ,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即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也称变现力。(6)Gresham sLaw :即格雷欣法则,又称“劣币驱逐良币律” 。在金银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

9、平行存在。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所谓“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所谓“劣币”)则充斥市场,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五)问答题(1) 答: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是商品交换所赋予的,也是人们运用货币的客观依据。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以下五种职能。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时,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在执行这个职能时, 可以用观念上的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它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的媒介,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10、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 实的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商品交换的运动形式,使物物交换分解为买与卖两个环节,突破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退出流通, 贮藏起来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 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而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不能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转移,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的基础, 一方面克服了现货交易的局限, 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另一方面又造成买卖进一步脱节,使商品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复杂化

11、。货币超越国界, 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 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世界货币职能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货币的一个单独的职能, 它只是商品生产和交换超出国界, 使货币的以上四种职能在世界范围内延伸的结果。货币的五种职能,各自具有相应的内涵与作用,但相互之间又紧密相联。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两个基本职能, 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发展的结果。(2) 答: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不断离开起点,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的运动。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商品的数量 (T) 、商品价格(P)

12、和货币流通速度(V)的规律。若以 M代表流通中所需的货币数量,则货币流通规律可以表述为:M=PT V 。这一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存在于一切发生商品交换的地方。(3) 答:前一种行为对 M1 和 M2 均有影响,而后一种行为仅对必有影响。从货币层次的划分可以看出:M1= 通货 + 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因此,将1OO 元存人活期账户会使M1 ,增大。而M2=M1+ 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所以 M1 的变化也将影响必。这样前一种行为既影响 M1 又影响 M2 。 储蓄存款不包含在M1 之内, 所以后一种行为只影响M2 而不影响M1 。(4) 答:信用货币是货币的较高发展形式,它是指作为

13、货币的价值大于其作为商品的价值的货币。它替代金属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充当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货币形式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化而变化的。 金银曾长期占据着货币地位, 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金银的数量越来越不能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 于是, 信用货币出现了, 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不足值的信用货币之所以能成为现代社会的货币存在形式,主要有以下原因: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 只在买卖的瞬间起作用, 人们只关心其购买力, 并不关心货币本身有无价值,所以就为不足值的铸币以及货币符号(纸币)代替金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提供了可能。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 以价值的单方面转移为特

14、征。 在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 商品赊销、 延期付款等信用方式产生并发展起来, 而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中直接产生了信用货币。(5) 答:货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中介,还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在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要求商品生产者必须互相交换其劳动产品,而这种交换又必须以货币为媒介来进行。因此,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 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即社会生产关系。在不同的商品经济条件下, 货币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 货币成为剥削阶级剥削被剥削阶级的工具。 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由于商品经济

15、的充分发展,货币被广泛地用作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工具。 在阶级社会中, 货币虽然是剥削工具,但货币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为哪个阶级服务取决于该阶级社会的社会制度。(6) 答: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包括三种主要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 它是以黄金作为货币制度的基础, 并实行金币流通的一种货币制度。它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这样,金币数量可以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货币需求, 并保证金币的名义价值与其实际价值相符。 第二, 金币与价值符号 (辅币和银行券)同时流通并可自由兑换,既节约了大量黄金, 又保证了价值符

16、号的稳定,从而稳定了货币流通。第三,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境。黄金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并起着世界货币作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外汇汇率的稳定。金币本位制盛行于1816 1914 年间,是历史上一种较为稳定的货币制度。在金币本位制下, 币值相对稳定, 促进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 也促进了信用制度以及国际贸易、 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 黄金的存量相对不足,而黄金在各国之间分配的不均更加剧了这个矛盾。 20 世纪初,一些国家因黄金短缺,开始限制黄金的自由兑换与输出, 从而削弱了金币本位制的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大多数国家开始实行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17、金块本位制下, 没有金币流通, 但国家为纸币或银行券规定含金量, 对黄金的兑换也作出了限制, 规定居民持有的货币量达到一定限度后才可向银行兑换黄金。 这样既节省了货币性的黄金用量, 又减少了黄金外流,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黄金短缺与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 但也使黄金的货币职能逐步缩小了范围。金汇兑本位制下, 没有金币流通, 但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 本国货币不能直接兑换金币或金块。 本国将黄金与外汇存于另一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 允许以外汇间接兑换黄金。 金汇兑本位制进一步节省了黄金的使用, 扩大了各国的信用创造能力, 使黄金的货币职能进一步减弱。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都取消了金币的流通, 而代之

18、以价值符号, 这样就失去了货币自动调节流通需要量的作用,货币流通不如金币本位制时稳定。在经历了 1929 1933 年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各种金本位制相继为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从以上可以看出, 由金币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的演变, 以及它们最终为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的过程, 是一个货币制度与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产生以及解决的辩证过程。金本位制为信用货币制度取代,从其自身的缺陷来讲,有其必然性:第一, 黄金的藏量和产量的有限性与商品生产和交换扩大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是金本位制崩溃的根本原因。货币流通规律要求在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条件下, 货币供应量要与社会商品价值总

19、额相适应。 然而黄金的产量与存量有限, 远远跟不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 尽管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个矛盾、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第二, 金本位制下的货币价值稳定只是相对的。 黄金本身的价值受黄金的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而且黄金的相对价值还要受黄金供求状况的影响。 这使金本位制下的币值稳定与物价稳定都是相对的。第三, 在金本位制度下, 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使各国经济紧密相联,因而不利于各国实行独立的经济政策。同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能够取代金本位制,也是有其自身的深刻原因的:第一,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 铸币的名义价值会与实际价值相

20、背离,而这并不影响它执行货币职能, 于是产生了以不足值的价值符号取代金属货币来执行货币职能的可能性。第二,信用货币可以执行货币的各种职能。由以上可以看出, 金本位制的三种主要形式的更替, 以及金本位制最终为信用货币制度所代替,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抉择。(7) 答:大多数经济学家主张应当根据货币基本职能来给货币下定义,因此货币供应量应当包括所有执行货币主要职能的信用工具。 但在现实生活中, 难以精确辨别一种信用工具是否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在货币与非货币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因此, 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主张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定义、 分类货币, 确定货币供应量的不同范围。 所谓金融资

21、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 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 也称变现力。 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对商品流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程度的货币性。根据金融资产的不同流动性,可以将货币划分为下几个层次:M1= 通货 +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这也就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然而, 各种金融机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以及国库券、人寿 保险公司:单等等也可视为潜在的购买力,很容易转变为现,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流动性, 可以包含在广义的币供应量中。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可以将广义货币应量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M2=M1+ 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3=M2+ 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4=M3+ 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如国库券、人寿保等)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 货币与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 货币供求的变化对民经济的各方面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调控货币应量,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各国中央行的主要任务。可见,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具有大的意义。第一,它便于经济分析,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指标观察,可以分析国民经济的波动。第二, 通过考察不同层次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以从中选定与经济的变动关系最密切的货币资产, 作为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 有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 并及时观察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