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741486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1 .种群密度(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整 (2)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2 .出生率、死亡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电打(2)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3 .迁入率、迁出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4 .年龄组成(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3)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瑁5 .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要点探究1 .探究种

2、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观察下图中种群各特征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4)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2 .探究两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不同点比较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选取五点取杆法 祥方f等距取样法计数计算种肝密度(计算取值为:取平均值)确定谢查对象1捕获并标记数信为V南甘r妫J捕获敷用 里虬11题14计

3、算种群密度(计算公式为4中注思事项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宜选用双子叶植物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同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易错警示与种群特征有关的4个易错点(1)年龄组成并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2)种群数量不等于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3)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

4、查。(4)样方法计数时应遵循的原则。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习题巩固1.现有A、B、C、D四个种群,其年龄组成分别如图所示,其中最可能灭绝的种群是( D )J_L 二二:A.B. C, D.2.卜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 I _ !老年个体数1成年个体数 劾珏个体减(D )函殛于cfc)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3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

5、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D )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4 .某生物学家在测定100平方千米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只,作上标记后放回到草原上;一段时间后,又捕获60只,其中含标记的5只。则该草原内野兔的种群密度为( D )A.500只B.600只C.6只D.6只/平方千米5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C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取样方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6.下列有关取样调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常用的取样调查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黑池塘鲤鱼的种群密

6、度可以采取标志重捕法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样方法只适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是取样调查的唯一方法听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就是该植物种群密度的绝对数值A.B.Oa C.CMD D.CMD7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D A.雌虫生殖能力下降B.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C.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出生率下降8 .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和迁入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生态系统的简单和复杂A.B.C.D.9 .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干扰剂的方

7、法。采取这种办法引起种群密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C A.改变昆虫的性别比例B.增加昆虫的死亡率C.降低昆虫的出生率D.抑制昆虫的性成熟10 .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状态主要取决于(B )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组成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11. 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 A、B的特征分别属于B 种群格IA.某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B.某物种的个体、一个种群C.种群、一条鲤鱼D.种群、

8、种群12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13 .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和捕食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D A.B.C. D.14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A A.现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9、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D.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15 .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16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16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B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C

10、.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17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D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18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B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19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 100个捕鼠

11、笼,一夜间捕获了 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 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D A. 50 只B. 42 只C. 92 只20.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D. 160只)B .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年龄结构有关D.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21 .下列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C、一座山上所有的树是一个种群22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B、巢湖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

12、D、一个草原上各种生物的总和C 精品资料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C.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23.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hm2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 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只。(计算公式:N: a=b: c)A. 30B. 32C. 64D. 96(2)

13、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内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型;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很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个体数比例(%)个体蚣比例t相(4)若某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 ,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 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 。A. aX8n-1B. aX8n+1C. aX8nD, a X8n-2(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饲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下图中的曲线 。10时间(月)1)D (2)B、C(3)乙 稳定 甲 增长(4)C (5)C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