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问题.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075285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问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问题 作者王嘉民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语文教学与研究逐渐摆脱了“左”的桎梏,踏上了尊重并研究自身规律的正轨。在中学写作教学领域,于漪、陆继春、蔡澄清、常青等一批同志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中学写作教学仍然陷在沼泽泥潭之中,无法大步前进。教师费了不少心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仍然很差,“很多学生连一封信都写不好”。中学写作教学怎样才能跳出沼泽泥潭?笔者以为,首先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编好教材解放以来,从全国范围讲,可以说没有过真正的写作教材。近些年逐渐重视了写作规律、写作方法的教学与研究,但还在初级阶段,没有真正形成科学体系。写

2、作知识和练习还统在阅读教材之中,散见于每单元的最后或课后的个别练习中。这些知识和练习东一头,西一棒子;或重复,或遗漏;无论从量还是从系统性、科学性,即使从形式上说,都无法称其为“写作教材”。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没有教材,教学没有明确目标。虽说“教学大纲”里也有“记事写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一类文字,但对于写作教学来说,过于简约笼统。教师教学充满了盲目性。没有教材,教学没有科学序列。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基本上还是按体裁分单元的文章选读,对写作,虽说编者也有整体想法,但还是缺乏写作本身的科学序列。这种写作教学,既谈不上在哪一点上与小学接轨,也说不上为中学生的深造或就业作了怎样的准备。没有教材,教学没

3、有可靠依据。教师们认为,教完课本上的课文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至于作文,一学期九篇多了,八篇可以,七篇、六篇也够了。上写作课,没有“写作备课本”,没有“作文批阅记录”,没有“作文讲评提纲”,也不讲写作知识。好些的,出个题目,说上几句;差些的,干脆挪作讲读课。写作教学充满了随意性。没有教材,质量无法准确检测。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作文阅卷人尚且抱怨没有一把比较客观的尺子,以致同一篇作文见仁见智,中间相差十几、二十分;高中会考是素质考试,要判断学生作文是否合格,没有个明确恰当的标准,怎么评分?学生期末考试作文,教师主要根据自己好恶打分,分数又怎能公正地评价学生写作水平?似这样无目标、无序列、无计划地教学,

4、无标准地检测,中学写作教学怎能不陷入沼泽泥潭之中?中学写作教学为什么无教材?原因可能有三:其一,对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二,没有跳出“多读就能写”这个认识的怪圈。几千年来人们表面地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片面化,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指导和要求学生阅读、领悟、熟记课文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准十分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培育。”把阅读的作用扩大化、绝对化,以读代写,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国的语文教育只有“文选”,而没有写作教材的根本原因。其三,无论哪门学科,都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许多知识点和特殊的规律。长

5、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写作的研究很不深入,对许多重要问题的认识尚处在朦胧状态,比如:中学写作教学一共有多少个知识点?哪些知识点怎样排列构成写作的哪种能力?按照写作规律,这些能力应该怎样排列?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无法构成写作的科学序列,所以也无法编写中学写作教材。叶圣陶先生晚年曾多次说,要把语文能力训练的序列找出来,排个合理的顺序,使语文教学科学化。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庄文中先生也说:“本世纪初以来,语文学科没有建立一个得到基本共识的比较成熟的教学体系,这是语文学科的主要问题。”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中学写作课的当务之急是:“抛开邪说杂念,迅速组织一批专家,会同部分既有研究能力又有中学写作教学

6、经验的教师,深入研究写作规律,编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中学写作教材。”有了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教材,中学写作教学就会彻底摆脱盲目性、随意性,跳出沼泽泥潭,踏上迅速辉煌的金光大道!那么,中学写作教材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换句话说,依据教材,教师主要应该教些什么?二、教给方法吴疆先生在善学,师逸而功倍中介绍了一位教育家曾作的比较:同是画苹果,在美国是由老师拎来一筐鲜果,由学生任意拿一只便去作画;在中国则是由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只标准苹果,规定好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什么地方涂上什么色彩然后叫学生照着黑板上的苹果作画。结果,美国孩子笔下的苹果如南瓜,中国孩子笔下的苹果像苹果。从表面看,“中国”老师的错误在于只把结果

7、告诉学生,越俎代庖,抹杀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美国”的教师则过于撒手,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造成了教育的“少慢差费”学生把苹果画成了南瓜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假如教师拿一筐苹果分给每人一只,然后给他们指点:怎样多角度地观察;怎样寻找并概括苹果的外形特点,形成心像;又怎样把心里的苹果画在纸上,再作一番示范。我想,效果是会不言而喻的。可见,无论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实质上犯了同一个错误:没有教给学生“方法”。“方法”是认识事物、表现事物进而改造事物的窍门、秩序,是由已知或条件通向未知与成功的桥梁。掌握了它,就会省时省力,事半而功倍。对于教师教学,早在十八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就说过:“问题不在于教

8、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把“教方法”提到教学的核心的高度。他认为,教师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教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课本只不过是个例子”,用这个例子教什么?教阅读方法,教写作方法。我们很多教师不明白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教方法”,教阅读,把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这些结果抄给学生,像上述的“中国”教师;教写作,却像“美国”教师,什么也不讲,硬要学生去作。试问: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到选材炼意、谋篇布局,最后起草行文、修改定稿,哪位教师拿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三分之一时间系统地讲过写作规律、写作方法?而对学生的作文却次次要求:中心突出

9、,主题鲜明,结构完整紧凑,语言生动流畅这样的写作教学,学生把苹果画成了南瓜,该打谁的手心?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这话讲得何等好哇!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几千年来,特别是解放四十多年来,人们认为作文无“法”,致使中学与作课堂不讲“法”,写作训练不练“法”。文章写作有没有“法”?议论文结构的三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法”;散文的“彩线串珠”就是“法”,小说的“抑扬”、“跌宕”、“杂取”、“细节”就是“法”可以说,整个写作过程从蓄势、激发到运思、行文以至成篇,“法”贯串始终。只不过到现在,我

10、们没有很好研究罢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就是“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够对语文实践活动的模式进行熟练的操作”,即“对语文实践活动模式的操作达到一种无意识控制状态”。如果你能考察作家成功的道路,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原因:读书多连高玉宝、高尔基一类作家也概没能外。为什么要多读书?就是想在多读中搜寻写“法”,掌握写“法”,以达到不想“法”而能用“法”的程度。因此,著名作家管桦说:“语文教师必须给学生讲解文章的法”。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法”,融会贯通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迅速地大面积地提高。教给写作方法,是中学写作教学能否跳出沼泽泥潭的关键。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写作方法?三、抓住模仿学写作,必须从模仿开始。从

11、写作的思维过程看,模仿是认识事物必不可少的途径。作者偶然看到某种事物引起兴趣,便会再次有意识地仔细观察,心理活动进入“浅度心理场”。经过多角度仔细观察之后,加进自我意识,心理活动进入“深度心理场”。在这个心理场中,思维首先对事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进行模仿,然后与别的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或用别的事物去干扰撞击,探求其内在实质,接着对其实质进行模仿。经过这样多次模仿,人对这个事物的认识就进入了完整深刻的阶段,最后才能通过语言系统,使事物变成写作的题材。从写作能力的形成过程看,模仿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和十分有用的方法。写作能力不是一种知性活动,它既不是人类生理上固有的,也不构建在简单认知的层面,而

12、要经过细致的有序的训练。这种训练分三个阶段:模仿反复迁延内化完成。学生读了某段文章,在老师的点拨下,对某种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运用程序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了一定映像(以上属于认知范畴),再在老师的指导下,依照映像进行模仿训练,使映像由感性逐步向理性过渡,并把这种映像的理性思考内贮在头脑中,外化为一种技能。在以后的训练中,教师再指导学生把这种技能反复迁延,加深拓宽,使这种技能深深铭刻在头脑中,达到操作程序自动化,写作的这种能力就形成了。从以上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模仿是写作训练的初级阶段,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当然培养不出写作能力,但模仿却是培养能力这个训练链条上必不可

13、少的一环,是开始训练的最好方法。令人忧虑的是,至今还有许多同志对模仿的意义、作用认识不足,盲目地反对模仿,错误地跳越模仿,一开始就让学生写“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生动”的文章,这种缺乏梯度的训练,怎么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呢?值得进一步强调的是,文章是写作的结果,“法”隐藏在文字中,又和一些非“法”的东西相错杂,学生的悟性相对低一点,学习方法又不尽合理,要从文中剔出“法”来加以有意识的认知、模仿、迁延以至熟练运用,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千百年来大部分读书人常常因为缺乏科学的指导跳不出书来而“淹死”在书中。改革开放需要迅速培养大批人才,仅靠学生自己“多读多写”绝对满足不了社会对人

14、才的需求。因此,如果说,封建社会把“多读多写”奉为金科玉律不必过多指责的话,在语文教改已取得不少成绩的今天,为什么不应该尽快实行一套更科学的方法?字库未存字注释:原字钅加郎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问题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终于,爸爸妈妈看出了我的心病,起初我是不想告诉他们的。爸爸妈妈供我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他们为我买电脑,怎么也说不口啊!愿望还是没有消散,而且越来越强烈,上课都想着自己得到了一台电脑,设计美观,功能卓越。爸、妈还是看出来了。在一天晚饭后,爸爸兴奋地说:“这电脑一定给你,但一定要你考上大学。”本来这前句话足够我兴奋几天几夜的

15、了,可后面“考上大学”,唉!只有三个月了,可能吗?电脑啊,何时你才能属于我呀!不知我哪来的勇气,反正都要考大学,为了我的电脑,就拚这三个月。为了我的电脑,我万死不辞。接下来的生活可想而知,三点一线成了我的生活,整日昏天昏地,晚睡早起,但是我依旧坚持着,因为一个美好的愿望支持着我考上大学,就会有自己的电脑。当我接到大学生录取通知书时,我笑了,也哭了,电脑、大学我都得到了。我飞奔回家,要告诉爸爸妈妈这好消息。在门外我就喊:我考上大学了,该给我买电脑了。推开门,我愣了,妈妈在哭,爸爸住院了,我知道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又是一个梦了。一个月过去了,爸爸已出院了,我也恢复了以往。一天回家,我看到桌子上的电脑

16、,又是幻觉,走到桌子前,我惊呆了:电脑,真的电脑,最新的,我喜欢的那种。爸爸笑着说:“儿子,爸爸说话算数吧!”我跑过去,搂着爸爸的脖子,高兴地哭了。我知道,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台电脑。这篇作文体现了一些学生在写作语言的通病;不精炼,不生动,不深刻,平平淡淡,缺乏个性,很多话都是熟面孔。比如“第一段“这是我已实现了的美好愿望”和段末“更是我日思夜想的最大愿望”用语重复,无法强调后者是“最大愿望”。第三段“愿望还没有消散,而且越来越强烈”可以改为更深刻一些的句子:就像那些越得不到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一样,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第三段中“爸爸妈妈供我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他们为我买电脑,怎么也说不出口啊

17、”这类话在学生作文里已成俗套,缺乏个性,应换角度,用新颖的语言表达这个意义,这些都是因为大脑中语言信息存贮少,无源头活水,即使绞尽脑汗也无从提取。解决语言贫乏最好的方法便是读书,保持读书的功效便是写作。二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语言的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1、读好文章。我每周都从课外书上选几篇文章读,和学生一起分析语言技巧。有时叫一名同学朗读,全班欣赏,精彩处哄堂大笑,或赞赏不已,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师生共同进入佳境。为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我在读文章时,故意空出一些词汇,让学生填,学生参预了写文章,效果非常好。2、抄好文章。因课堂时间有限,我就让学生在课后抄文

18、章。这样做无疑一箭多雕,能练习书法和书写速度,能提高分析文章鉴赏文章的能力,能积累好的语言、构思等。有人甚至说光抄就能练好作文,我认为这种观点颇显夸张。抄是无法代替写的,这是两种心理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应该双管齐下,语言才会真正属于自己。3、课堂教学注意积累词汇。为积累繁杂的成语,我让学生依照成语词典选有生命力的成语进行讲解,并由其它同学造句。如果他们能掌握大量的成语,那将拥有了取之不尽的财富。4、引导学生积累诗词名句。这些都是语言中的精品,他们已不仅仅是一种纯工具性的语言符号,而是渗透了汉民族的思想体系、文化体系和艺术价值,学生所受的文化熏陶将会使自己终生受益。积累的方法要灵活一些,可以每天

19、一首诗(词、名句),可以把诗词改为一篇小作文,还可以说一段话用上某个名句。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把它们恰当地融入作文中,从而提升语言的品位。一个人语言积累的水平决定着他的语文素质的优劣,决定着他的语文能力的高下,更是衡量作文程度的天平。由于思维和语言是灵与肉的关系,因此把二者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生长点才是摆正了中学生写作教学的位置。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之一:语言枯燥无味平淡如水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之一语言枯燥无味平淡如水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然而近几

20、年来,作文教学却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使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也过于宽泛。其次,教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无助于学生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也会造成学生练习写作缺乏成就感,形成对抗、应付、依赖等不良心理。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中要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教会学生选择,吸收素材。“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而作文困难的学生,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搜集素材,让学生提高主动选择、分析素材的能力。1、持续实践体验学生自己看到、听到、

21、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并掌握良好的积累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除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素材外,更应教师学生主动选择和分析有用的素材并养成习惯,而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是持续的实践体验。教师可根据生活实际组织学生持续某项力所能力的劳动,或公益劳动或自我服务劳动或饲养、手工艺劳动,这些劳动可以学生个体活动为主体,也可以小组形式出现,教师从旁坚持要求、督促鼓励,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坚持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如“帮妈妈拆毛线”、“改造旧衣服”等活动让学生在一针一线中体会父母的辛劳,“做个好邻居”、“楼道里的故事”等让学生体味生活之道。教

22、师还可指导学生确定一个事物人(人、动植物或景物)目标进行定向观察,让学生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有意观察来发现其具体表现及显著特点,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如在“豆芽长出来了”、“秋菊”、“门房老大爷”等内容的训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持续观察,获取到了许多别人未能发现且富有特点的材料。2、以阅读为本阅读是“吸收”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教师借助课本,通过曲型课文或片断讲解,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例如伊芙找海龟

23、的阅读片断中,有一段伊芙寻找小海龟的描写:“听了妈妈的话,伊芙双膝跪下,翻起厚厚的落叶,拨开密密的草丛发现了小海龟。”这段描写中“翻起”、“拨开”、“发现”词,学生经过阅读了解到其与后面名词搭配的准确性以及小伊芙是经过了仔细寻找的。学生对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作文时遣词造句自然有方法可用,有规律可循了。二、作文指导由“扶”到“放”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能力。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与其他语文训练一样要经历一段由“扶”到“放”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1、问题导向明确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

24、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辞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如在中年级观察一处景物的作文训练中,我组织了学生在学校“五园”中重点观察了“童话园”,要求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童话园”在学校什么地方?走进园里最显眼的是哪一处景点?是用什么做的?做得怎样?以这个景点为中心简要介绍其四周都有哪些景物?参观后你的感受如何?这些问题是

25、学生进行“看”的目标,目标的明确避免了学生观察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找答案,边观察边思考,直到问题弄清为止。2、示范结合实际示范学习指导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方能使学生较快地领会取材的思路、写作的方法,并有助于其过渡到半独立和独立的主动习作实践。如在课堂中设计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练说、练写,并结合学生实践情况进行集体讨论;通过课文及课外读物的阅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准备表述的,并进行仿写训练;经常有计划地参观、访问;组织班队会等活动后及时练写;指导学生写好生活日记等方法。3、练笔循序渐进在练笔

26、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诸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分步让学生深入体会。如在一次关于爸爸的作文训练中,我采用了多步选择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记中寻找关于爸爸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各自爸爸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不太准确,但经过老师筛选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第三步:选择能反映爸爸特点的事例。第四步:学生练笔,选出一篇代表性习作评点。第五步:讲解“下水文”,学生将自己习作选择性修改。三、增强学生写作成就感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作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可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功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所以,我首先是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

27、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中加以鼓励。在给成绩时,我不以一把尺子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衡量。其次,我认为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参与习作实践,教师写出“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同写,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同时让学生评改教师“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共评。我想:“下水文”水平可能是高于学生,但这可以给学生一次跳起来摘桃子的机会,“下水文”在某方面可能也不如学生的作文,这也给学生一种鼓励,一种自信,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只要努力是完全可以超过老师的,自己也有能力修改老师的作文。第三,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学生作文中的优秀片段、优秀词句挑选出来,放入“作文园地”里,向广播站、电视台投稿或推荐向报刊发表。如习作马虎爸爸、秋天的校园等在报刊上发表后,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倍增,许多学生打消了惧怕作文的疑虑,认为自己也有能力写好,并经常主动交自己的习作请老师修改。作文教学论文探索作文教学新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作文教学探索作文教学新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15 /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