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55600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完整版)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完整版)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完整版)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版)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主要任务课程性质:电子技术是工科高等学校机电类的一门必修课,是学习和研究有关电学问题的基础课程。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获得电子技术中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电路和一般电路的设计能力,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电子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二、课时分配序号教学小计 讲授 现场教学及实验时数一二三四五12161441012104放大电路基础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正弦波振荡器直流稳压电路88第二篇 数字与逻辑电路六七八九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信号的产生与及波形变化12

2、12188108146习题 2实验 2 习题 2实验 2 习题 2实验 2总计1048222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半导体知识,能较为深刻地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本章重点:PN 结的形成和单向导电性;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本章难点: PN 的形成、三极管电流放大的基本原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理解、稳压管的稳压特性和场效应管的导电机制。实验:实验一 认识实验第二章 放大电路基础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原则、掌握放大电路的基

3、本分析方法,还应掌握常用基本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特点和分析过程.通过几个电路的分析、训练,能训练掌握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法.本章重点:本章是模拟电路中第一个重点章,其重点是: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工作原理、偏置稳定共射放大电路和共集放大电路的组成、特点和交直流分析法。本章难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静态工作点、固定偏置电路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分压式偏置稳电路的稳定原因、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原理及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实验:实验二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第三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较扎实地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电路差动放大器和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的组

4、成、工作原理及参数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和简单的非线性应用。本章重点:本章是模拟电路中第二个重章,本章的重点是:差动放大电路、信号动算电路。1 本章难点:差动放大电路中电阻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恒流源和尾式差动放大电路、集成动放中的信号运算电路(包括比例运放、求和运放、积分运放、微分运放及电压比较器。实验:实验三集成运放基本运算电路第四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较深入地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知识,深刻理解电路的组成、振荡的起振条件;掌握选频网络的频率特性、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原则;能熟练分析有关振荡电路。本章重点: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振荡原理和

5、分析方法。本章难点:文氏电桥振荡电路的组成与分析,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的组成与分析,电感、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组成与分析及四种振荡电路频率的计算。第五章 直流稳压电路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直流稳压电路的组成、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能正确分析集成三端稳压器和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能设计一般的直流稳压电路。本章重点:整流电路、电容滤波电路、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集成三端稳压电路、电路开关电源。本章难点:R L C 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有关参数的计算、开关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三端

6、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第二篇数字电子技术第六章数字电路基础目的与要求:数字电路是专门研究数字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的电路,它不同于模拟电路,它主要研究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具有与模拟电路不同的另外一套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二十,八十六进制的互换,以及有关BCD 码和格雷码,初步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数学工具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能运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图形化解法解题。本章重点:计数体制及其相互转达换、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基本功公式、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与图形化简法。本章难点:数制与码制、逻辑函数的基本运算公式、逻辑函数

7、的公式化简法、逻辑函数的图形化简法。第七章组合逻辑电路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分立元件门电路、集成TTL 门电路、集成 CMOS 门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同时对组合电路、编码电路、译码器译码显示电路的设计有一个初步系统的认识。本章重点:分立元件门电路、集成门电路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以及组合逻辑电路分析方法,能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本章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编码器、译码器、数据比较器、加法器以及数码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实验:实验四 中规模集成组合电路的测试与应用第八章 时序逻辑电路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各种触发器的工作原理、逻辑符号

8、及功能表,掌握由触发器组成的寄存器和各种计数器。熟练掌握寄存器和计数器,尤其是计数器工作过程的分析。2 本章重点:触发器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逻辑符号和功能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本章难点:计数器、寄存器的分析方法。实验:实验五 用集成计数器实现 N 进制计数器第九章 脉冲信号的产生及波形变化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环形振荡器和RC 环形振荡器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 555 时基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应用。本章重点:RC 环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555 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555 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555 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本章难点:RC 环

9、形振荡器、555 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555 构成的多谐振荡器、555 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实验:实验六 555 定时器的应用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实验、考试考查等。1、课堂讲授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以及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插播教学录像。逐渐运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计算机应用:以分析电路为主,尽量多安排学生上机画电路和设计电路。2、教学辅助资料电路幻灯片、录像片、习题库及电路原理教学软件。3、实验环节 实验要求

10、:实验课是电子技术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要使学生能对具体电路进行测试、调试。以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电路工作原理的能力。实验课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选做其中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实验6 个。4、习题课安排 单管电压放大电路的静、动态分析及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镜倍数的分析中。 集成运算放大器结束后。 直流稳压电源结束后。 组合逻辑电路结束后。 时序逻辑电路结束后。5、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 秦曾煌主编 电子技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9 月第五版2 周连贵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年初月出版。3 华荣茂 邵晓根 左全生主编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年1 月出版4 华荣茂主编数字电子技术与逻辑设计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年 2 月出版5 童诗白主编数字电路6、说明本课程的教学须由一定工作经验的讲师以上的教师担任,以保证理论知识和实教学的统一。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又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本课程需在高等数学、电工技术开设后,方可开设此课程。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也可结合适当的实践教学。3 本课程大纲适用于职高、中专入学三年制高职的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数控专业。编制:许纯昕200212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