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776681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观潮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及教学设计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第一篇课文。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教学中我将这一段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且安排在第一课时教学,以期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是这样安排课时的: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 3、4 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第二课时:先用一小部分时间来读懂理解潮来前和潮来后几节课文,然后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积累和运用课文

2、的语言文字等训练上。二、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学实录(一)、谈话导入,理解课题师: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 23 课:观潮。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生:(齐答)钱塘江大潮。师: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你们可爱的家乡云南有好几千里。如果说云南的石林举世闻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板书:天下奇观)师:“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师:快请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么意思。(学生查字典)生:“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师:那么“奇观”的意思呢生:“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生:“奇观”

3、就是奇异的景象。 师: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思。生:“天下奇观”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生:“天下奇观”就是天底下奇异的景象。师:回答正确。(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师:昨天,你们回家预习了课文,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自读课文)生: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师:学得真不错,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有没有见到过?生:(遗憾地摇摇头)没见过。师:别遗憾,我呀,把这大潮给录下来了,想不想看生:想。师: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学生看钱塘江潮录像,不时发出惊叹声。)

4、(四)、突破重点,指导朗读师:刚才录像里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哪儿呀生:课文 3、4 自然段。师:自己读读 3、4 自然段,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生:(自由读)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师:读得不错。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越来越生:激动。师:读出这种感觉来。生:(齐读)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师: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多么壮观!你们能读出壮观的感觉吗生:(分组比赛读) 生:(齐读)生:我特别喜欢

5、这个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师:喜欢这句的举手。(学生全体举手)师:(举手)再加上我一个,我也特别喜欢。多精彩的语句呀!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你们在下边也再准备一遍,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把这种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指名学生个别赛读,教师加以鼓励,并与学生一起为朗读进步者、优秀者鼓掌。)师:你们读得真不错,能让我试试吗(学生高兴地点头叫好。教师朗读这一句。学生热烈的掌声响起。)师:谢谢鼓励,该你们了,让我为你们喝彩,行吗?(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师:棒极了!生:我特别喜欢这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

6、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师:闪雷滚动的声音是什么样儿的谁来学学看。生:轰隆隆隆师:还学得真像,雷的声音比较的沉闷,我们一起学学看。生:(一齐模拟)轰隆隆师:这声音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生:闷雷滚动。师: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学生齐读)师:读得真好,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学生闭眼齐背)生:我特别喜欢这一句。“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师: 人群又沸腾起来。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咱们来演演看,好吗生:好!师:准备,开始!生:(跳着,叫着,挥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

7、喊:“快看,潮来啦!”)师:沸腾了!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生:(齐答)人声鼎沸。师: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生:(齐读)师:把出现白线和白线横贯江面这两个句子连起来读读。生:(齐读)师: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正如课文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的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五)、听听读读,体会顺序师: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师: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8、。师读生听: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生:(动笔在练习纸上填写)(),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9、,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教师用投影打出一位学生的作业,集体反馈校对。)师:发现没有,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生:作者从远到近描写潮水。师:是啊!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来,王老师和你们一块儿读读这段话,再来体会一下。(师生齐读这段话) 师:现在,我只留下括号中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刚才那段话吗(学生自由准备背诵)师:能行的起立!生:(全体起立)师:真有信心!给你们配上录像好吗生:(兴奋地点头)师:配着录像,让我们带着对钱塘江大潮的无限赞叹之情来背诵这些描写潮水的精彩语句。生:(有感情地看录像背诵)师:背诵得多

10、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生:想!师: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学生跃跃欲试)师: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生:人声鼎沸。师:风和浪都很平静生:风平浪静。师: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生:水天相接。师: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生:齐头并进。师:山上

11、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生:山崩地裂。师:形容气势很大生:(一时说不出,有个别学生答“白浪翻滚”,师提示“浩浩荡荡”) 师: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遍。(学生纷纷举手)师:都想当老师,那看来只有我当学生了。生:领读,师跟读。师: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的地方。),一浪一浪()。

12、湖水声犹如(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发言。)生: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像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一浪一浪(像千万匹白色战马)。潮水声犹如(山崩地裂),海堤上尽管(人山人海),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很远)的地方。(师生共同评价)师:这个词语用得真有水平。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荡荡),一浪一浪(齐头并进)。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一浪一浪(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漫天卷地地涌来)。师:真有水平,第 5 自然段的语句也能用了!师:“人山人

13、海”这个词的运用有问题吗生:(思索)应该用“人声鼎沸”,因为后边写的是“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所以应该和声音有关。师:每个人再练习说这段话。(学生自由说这段话,进行巩固)师: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附板书:1.观潮潮来时-(万马齐奔 山崩地裂) 气势雄伟 天下奇观教学反思:我力求在本堂课注意如下问题: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较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

14、理解课文,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中发扬民主,经常转换角色,教师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二、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和指导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课堂中教师就是应该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

15、背背,强化一下记忆,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三、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意创设情境,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学过的词语句子让学生用一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小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极有意义。在这堂课的最后,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部分词语、句子的练习,因为难度不高,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由于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词句,各种层次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填写出词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学过的词句理解了,再试着运用运用,有利于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四、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16、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这堂课采用了录像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这堂课采用了录像手段,第一次让学生感受观潮时的气氛,第二次让学生边看录像边背诵,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促进记忆。教师还多次使用了实物投影,打出了学生喜欢的句 号指导朗读,打出学生书面练习的结果加以评点,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张丽梅学员单位观察时间段40 分钟四年级学生授课内容观潮优点:导入的设计, 教师在课前准备充足的资利用录象抓住学生的 料,以备学生对所学课文注意力,然后谈观后 的有

17、关资料,背景等进行2、 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 感,接着问:想知道 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才能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 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来 让学生学习课文变得更加观赏。描写这种景象的吗? 顺畅。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3、 学生谈谈感受。 缺点:农村学校的学生收集资料较困难,对钱塘江大潮的有关资料准备不足,教师没有及时补充资料。(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 优点:1、语文教学尤 1、教学中应再让学生读意。1. 说说读懂了什么?理解 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 样读才能把你感觉到的“天下奇观”。 能力。所以,初读课 美有感情地读出来。再

18、说2.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线 文后,学生会对课文 说觉得这个句子美在哪索。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 形成整体的印象。 里。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 读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怎面的阅读方法读懂课 2、学生说想象到的画面么 ? 这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写 文,并把想到的画面 时,应让学生能尽量用上的?哪些部分是详细,哪些 转换成口语,又进行 文中的重点词,如:闷雷部分是略写。(二)学习重点部分潮来之 新课标的精神,学生 接、横贯江面、白浪翻滚、时的壮观景象。 的阅读能力、语言能 白色城墙等。用多媒体投1. 默读 3、4 自然段,画出 力要在具体实践中训 影这些词语。描写大潮的句子。 练才能

19、形成。了语言训练。落实了 流动、风平浪静、水天相 看见了什么画面。听。5.学法总结。(三)学习潮来之前,潮退之后部分。课文除了潮来之时部分写得美,潮来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分学习,用刚才的学习方法。1. 找出喜欢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画面。2. 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或说说想到的画面)。 1.同学们,钱塘江大潮是世 这一环节的设计没能 让学生观看录像,结合课上少见的伟大奇观,今天我 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 文,试着用自己的话给录们见识了祖国这么神奇、壮 进行很好的展示与延 像配上解说词,编导游观的自然景象。你心中一定 伸。没有关注学生在实 词,然后向

20、同学们介绍。有一种情感在涌动,能不能 际生活中的运用与把用语言来抒发一下你心中的情感呢?学生抒情。2. 在体会作者表达方面,你能向课文学习什么?握。只关注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反馈突出本节的重难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点是非常正确的。但对 点,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这忽视了对后进生的引导与鼓 重难点的理解要把握 本书存在的知识障碍、思1、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特励。没能关注在课堂教学进 清楚:难点是在学生身 维障碍、学习心理障碍,行中学生的神态表情,因此 上,不是在教参和教材 特别要了解学生的人生价失去了对学生的学习内心思 上,每个学生的生活经 值态度与文章宣传的人生验、知识基础、思维方 价值态度存在的差异、差异点形成的原因。带着这些“了解”去组织教学。2、要相信每位学生,没有激发不出主体性的学生,只有不会激发主体性的教师。要把自主学习的 权利还给学生,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自主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