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浓硫酸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790242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浓硫酸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浓硫酸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浓硫酸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浓硫酸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浓硫酸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浓硫酸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浓硫酸教案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浓硫酸教案设计化学学科法制渗透教案 第四章第四节 第二课时 硫 酸教学设计 授课人:申春艳一、 教材分析在中学化学中,硫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含氧强酸,是中学化学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化学教学大纲要求,“浓硫酸的化学性质”为D级,要求能够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其中,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则是浓硫酸化学性质的重中之重,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所在。硫酸的性质不仅是本节课的重点,而且贯穿中学化学始终,也是各类考试中经常涉及的热点。必修课程化学1的目标定位是基础性。硫酸是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典型的含氧酸,所以掌握硫酸的性质,

2、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要性质,浓硫酸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稀硫酸的性质;熟悉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掌握浓硫酸的三大特性;了解浓硫酸的用途。2、 过程与方法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比较,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加以证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分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和再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动手实验,提升分析和观察能力,培养严谨求实、勇

3、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和树立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三、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四、 教学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五、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实验药品、实验仪器等六、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引入】展示硫酸的用途图片,硫酸因为有较多的重要用途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硫酸的性质。【板书】硫酸【复习巩固】初中时我们就学过稀硫酸,回忆稀硫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回忆、讨论、回答: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在水中能电离出H+:H2SO4= 2H+ + SO42 1.与指示剂作用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5.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创设问

4、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新闻报道】2002年2月23号清华大学刘海洋同学“为了测试熊的嗅觉”,用浓硫酸泼熊,造成动物园中五只黑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有一只熊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各地常有硫酸伤人的事故报道。【师生互动】你的心声,有我们聆听:你如何看待硫酸伤熊(或伤人)事件?聆听、思考各抒已见,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共识: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学会善用资源,善用智慧。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身、心健康成长。【过渡】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与稀硫酸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呢?【板书】浓硫酸的性质【展示】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总结填空1物理性质纯硫酸是 无

5、色、 油 状粘稠的液体, 高 沸点(338), 难 挥发,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常见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密度184gcm3,(H2SO4 ) (H2O)。培养学生观察并加以描述的能力。【复习巩固】如果我们做实验时手或衣服不小心沾上浓硫酸怎么办?思考、讨论并回答:先用干布拭去残留的浓硫酸,立刻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在患处涂上3%-5%的NaHCO3。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2浓硫酸的特性【演示实验1】在表面皿中加入一些胆矾,再加入适量浓硫酸,搅拌,观察固体的颜色变化。【展示】长时间放置后的标本。最终蓝色物质呈白色。【提问】生成的白色物质是什么?回

6、忆初中我们学习过胆矾的加热实验现象?【讲解】胆矾失去了结晶水,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结晶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板书】吸水性(结晶水或湿存水)用途:干燥剂上台探究【回答】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学生】回忆、回答:白色物质是无水硫酸铜;蓝色五水硫酸铜加热失水成白色无水硫酸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演示实验2)在200ml烧杯中放入15-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对比实验】用稀硫酸重复上述操作,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吗?观察现象并描述: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物质;同时放出大量

7、的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有学生捂住鼻子,并伴有咳嗽声)观察后回答:不行,因为稀硫酸没有吸水性和脱水性。加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运用对比法,加强实验效果。【设疑】蔗糖炭化以后,为什么能形成海绵状的炭,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学习硫酸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强氧化性。【过渡】稀硫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浓硫酸是否也能与金属反应呢?是否也能产生氢气?【提问】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吗?为什么?铜能与浓硫酸反应吗?回忆、思考回忆、思考、讨论回答:可能反应。回答:不行,因为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估计:不能反应激发学生的求知

8、欲,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推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设情境】(播放实验视频)浓硫酸与铜反应,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分析】装置的优点:可抽动的铜丝可使反应随控随停,节约原料。产生的尾气可由碱液吸收,避免污染环境。观察并描述现象:不加热时无明显现象。加热时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试管底部有灰黑色的固体析出。冷却后稀释反应液呈蓝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及注重环保。【引导讨论】1、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条件是什么?2、根据反应现象你认为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3、浓硫酸和稀硫酸都有氧化性,是否有差

9、异?表现在什么地方?思考、讨论回答:1、加热后反应2、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并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溶液稀释后呈蓝色说明有铜离子生成。化学方程式: (分析化合价的变化)铜是还原剂,浓硫酸是氧化剂。3、浓硫酸:强氧化性,氧化性由+6的S体现,通常生成SO2。稀硫酸:弱氧化性,氧化性由H+体现,与活泼金属反应通常生成H2。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作风,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使学生深入认识浓、稀硫酸的氧化性不同的实质。【设疑】常温下,浓硫酸能与铁、铝等金属反应吗?【演示实验】在盛放有少量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分别放入铝片,观察现象。【设问】为什么活泼的铝放入浓硫酸

10、中无明显的现象呢?【讲解】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它可以使某些金属如铁、铝等表面发生“钝化”。并解释“钝化”现象。这就是冷的浓硫酸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的原因。猜想:能反应。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疑惑、思考聆听、领悟:形成正确认识,浓硫酸和金属活动顺序氢以前的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因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6价的S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叙述能力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解惑,加深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认识。【小结板书】3、强氧化性(1)加热时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除金、铂以外),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发生钝化。【过渡】加热时,浓硫酸还能氧化一些非金属单质。如浓硫

11、酸与碳反应。归纳、总结学会总结,将知识及时总结成规律,便于记忆。【板书】(2)浓硫酸与非金属的反应【引导讨论】在浓硫酸与碳的反应中,浓硫酸呈强氧化性,碳呈还原性。【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反应的生成物?(对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给予及时纠正;对学生提出的合理方案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讨论分析:硫化合价为+6价,可能被还原成+4的S(SO2),碳可能被氧气成+4价的C(CO2)。回忆有关知识,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提出可行方案。思考归纳:检验SO2用品红溶液。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前应先除去SO2,避免干扰CO2的检验。应用碱液对尾气进行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

12、能力和实验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广阔性、创造性。【回忆析疑】在实验一中蔗糖炭化(即“黑面包”实验)以后,为什么能形成海绵状的炭,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思考、讨论、回答:蔗糖加入浓硫酸炭化时,在蔗糖内加了几滴水,浓硫酸吸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浓硫酸与生成的碳发生氧气还原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碳被氧气成了CO2,因此体积会膨胀。前后呼应,加深浓硫酸强氧化性的认识。【设疑】浓硫酸还能与哪些非金属单质呢?思考、回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具还原性并能与浓硫酸反应的物质有:S、H2S等等。拓展思维【本节小结】本节课主要是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及强氧化性。了解硫酸的用途。重点、难点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思考、体会。学会归纳、总结。【板书设计】硫酸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H2SO4 = 2H+SO422)浓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结晶水或湿存水)浓硫酸 用途:干燥剂 脱水性(无水):C12H12O22 12C+11H2O 强氧化性:a. 氧化某些非金属单质(C、S)等:C2H2SO4(浓) = CO22SO22H2Ob. 氧化大多数金属(除Pt、Au不反应)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常温,铝、铁遇浓硫酸钝化c.氧化某些化合物(H2S、HI、HBr)等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