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795699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宫家岛小学教师备课设计方案本单元以甜甜的梦为主题,引出 3 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使学生认识这三个长度单位,并注重学生的估量,和实际的应用。教学目标:1认识 3 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能用字母表示并正确使用这些长度单位。2知道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之间的进率,能正确进行换算,使学生能估计出 1 毫米、1 分米、1 千米的长度。重点:1认识 3 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能正确使用这些长度单位。2知道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之间的进率,能正确进行换算。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分米、千米,体会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独信息窗 21

2、 课时智慧广场1 课时1 宫家岛小学教师备课设计方案第 1 课时讲授法、讲练结合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建立 1 毫米、1 分米的长教学目标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学 生 活 动 设 计(含设计意图)1、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

3、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孙悟空的有趣情境,有效激发了2、我们都知道,金箍棒可神奇了,能变大、变小, 学生的学习情趣,达到课始趣你们喜欢它吗?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隐藏在金 生之效。箍棒里的数学知识。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 1 毫米长,请猜一猜,1 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2 第 1 课时1 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利用对直尺上的 1 毫米的感知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哪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尺子上 1小格的长度就是 1毫米)(4)巩固对 1毫米的认识。通过

4、测量、验证,加深对长度(厚、高、宽)约是 1毫米呢?(学生交流)请同 毫米的认识,建立 1 毫米的长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厘米=10毫米)2、认识 1分米。观察直尺先找到 1 厘米,再找到 1 毫米,看 1 厘米里面有多少个 1 毫米。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 10 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同桌互相说说。(3)班内交流,认识 1分米。谁愿意说说 10 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 10厘米,认识 10厘米就是

5、 1分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 )让学生在量、比划它的过长度(厚、高、宽)约是 1分米呢?(学生交流)请同 程中自然地建立了 1 分米的学们学用手比划 1分米有多长。 表象,自然地建构分米和厘米3 第 1 课时看图写出被测量物体的长度。交流时,引导学生数的方法:1 大格是 10 毫米,先数出几个大格,再数出剩下的小格,这样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课本第 27 页自主练习 3同学们真是硕果累累!其实金箍棒不仅能变得很短,还可以变得很长很长,这时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请期待我们的下一节课。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4 宫家岛小学教师备课设计方案第 2 课时讲练结合1、结合具

6、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 毫米和 1 分2、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结合具体内容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这一观点,同时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长度观念。德育实施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点教学 生 活 动 设 计(含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毫米和分米,你对毫米和分米有什么认识?1 厘米=( )毫米学过程长颈鹿身高约 5( ) 蚂蚁身长约 3( )先让学生说一说对这些动物的了解情况,然后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填写。青蛙一次约能跳 7( )2、课本第 27 页自主练习 5

7、学生在估测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出5 第 2 课时1 厘米,用这个 1 厘米去估测线段的长。另外需要强调测量方法:从 0 刻度量起。这三题是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组织交流,重点交流换算的方让学生学会高级单位和法。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比,领悟高级单位和低级单 低级单位互化的方法。4、课本第 28 页自主练习 9通过比较大小,进一步掌用 。练习时,让学生说明比较的方法,有些单位不一 握单位互化的方法。致,无法比较,需化成相同单位比较,有些则可以直接比较,如:300 分米300 厘米5、课本第 28 页自主练习 10长度单位简单计算的题目,练习时,要引导

8、学生思考解题的方法,有的题目是先换算再计算,有的是先计算再换算,要注意统一计量单位。三、小结注意统一单位才能计算。板书设计26 毫米+54 毫米=( )毫米=( )厘米98 厘米-58 厘米=( )厘米=( )分米课后反思6 宫家岛小学教师备课设计方案第 3 课时讲授法、讲练结合1、在实际操作和具体情境中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 1 千米=1000 米,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2、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3、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学 生 活 动 设 计(含设计意图)教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家观察这幅情境图,这是甜甜小朋友在梦中乘坐

9、飞船、气球与齐天大圣孙悟空长 1 千米的金箍棒比高低的情境。谁想起来讲讲这个故事?通过讲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学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1、认识千米过(2)我们先来看看小博士给我们的介绍吧 1程(4)现在我们举例说说 1 千米有多长。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c.我们学校的运动场跑道一圈是 400 米,2 圈半正7 第 3 课时(1)2 千米是多少米?学生先自己完成,然后交(3)教师总结:2 千米是 2 个 1000 米,也就是 2000给它们排排队吗?同学们回答得真完整!毫米、厘米、分米、米、千 位。米都是长度单位。三、巩固练习课本第 30 页自主练习 2归纳总结学过的长度单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10、8 宫家岛小学教师备课设计方案第 4 课时讲授法、讲练结合智慧广场搭配中的组合问题 课 型1、学习简单的搭配,了解和掌握解决简单搭配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2、尝试用搭配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在数学活动中养成善于合作、思考、倾听、表达的良好习惯。教学 生 活 动 设 计(含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晓晓要参加朗诵比赛,在选择服装时犯愁了,你们能帮帮她吗?(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明确这里的搭配是指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相组合,为后面有序地思考做好铺垫。学猜一猜:

11、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1)探究:通过想一想、摆一摆、画一画等方法过(2)展示汇报:你们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记放手让学生自主搭配,引录的?请用不同表示方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搭配说明,其 导学生观察有的容易遗漏,而他学生评价。 有的没有遗漏,引出问题冲程(4)观察比较:A、B 两个小组为什么会遗漏、重 突,为后续的引出探寻不遗漏不重复的方法作铺垫。2、感悟有序,探索有序的方法。9 第 4 课时(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搭配得不重复不遗漏(2)小组再次探究,教师抽取有代表性的小组展通过交流讨论,对比各种搭配方法,让学生对有序思想的优越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3)教师小结:看来有顺

12、序地摆一摆、写一写能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来。3、认识连线法,体会连线法的优越性。(1)感受借助学具探究有时候很麻烦,刚才同学们探索出有顺序的搭配方法可以保证不重复不遗漏,那你觉得摆图片和列举法操作起来感觉怎么样?感受摆一摆和列举法很(2)小组探究新问题:有没有一种方法既不重复 麻烦,从而引出连线法产生的又不遗漏,记录起来还比较简单?(3)学生交流讲解,认识连线法。三、巩固练习课本第 35 页自主练习 1.(1)妈为晓晓准备了丰盛的早餐,你们能根据要求帮晓晓搭配吗?在练习中让学生体会有(3)学生独立思考,在作业本上画一画,连一连。四、小结板书设计绿裙子黄上衣绿裙子粉上衣黑裙子黄上衣黑裙子粉上衣蓝裙子黄上衣蓝裙子粉上衣课后反思10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