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12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_10.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06125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12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_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12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_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12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_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12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_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12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_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12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_10.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写作实验的方法,并学习迁移运用。2了解实验的过程,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位在夜晚做实验的科学家名叫斯帕拉捷。2.那么,斯帕拉捷看到什么现象引起了他做实验的兴趣呢?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生读第一自然段)过渡:于是呀,1793年夏天,斯帕拉捷就捉来一些蝙蝠,开始做实验了。课文写了他做了几次实验呢?(4次)二、学习2-6自然段,弄清实验经过1.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为了

2、揭开这个疑问,斯帕拉捷进行了几次实验?(4次)分别怎样做的?结果怎样?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完成表格。(出示)实验做法结果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2.交流蒙上眼睛 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 不是靠眼睛,不凭视觉堵住鼻子 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 不是靠耳朵,不凭听觉全身涂满油漆 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 不是靠翅膀,翅膀不能洞察一切堵住耳朵 碰撞跌落 靠听觉,辨别方向,确认目标3.四次实验弄清楚了一个什么问题?出示练习:蝙蝠夜间飞行不是靠 ,不是靠 ,不是靠 ,而是靠 来确定方向的。4.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复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

3、点写哪次实验? (第一次) 5.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6.交流。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进行汇报。(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接着写斯帕拉捷的做法,然后写实验的结果,最后写斯帕拉捷的思考。)7.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引出“瞎子”这句话。8.“瞎子”引号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9.思考: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抓住“小精灵”体会斯帕拉捷对蝙蝠的喜爱之情。可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蝙蝠还是轻盈敏捷地来回飞行,他感到出示句子: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

4、飞蛾呢?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中用奇怪而不用好奇?(奇怪:感到出乎自己的意料。)10.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 (1)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出示句子:“难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斯帕拉捷这样猜想。理解猜想。(猜想:猜测,猜度。因为尚未经过证明,只能称之为猜想。)这里的引号表示什么?(直接引用斯帕拉捷猜想的内容。)(2)第5自然段写最后一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11.现在你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回答斯帕拉捷的疑问?出示

5、句子: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如果你是当时的斯帕拉捷,心情怎样?会有怎样的动作?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这两个“!”包含了什么?读读细细品味一下。出示: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难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斯帕拉捷这样猜想。请三名学生分别用肯定的语气回答。文中有两次实验没有写出斯帕拉捷的思考,你觉得在堵鼻的时候,斯帕拉捷会怎么想?堵耳朵之前,斯帕拉捷又会怎么想?从中你看出斯帕拉捷是个什么样的人? 12.前面三次实验都没能找到蝙蝠飞行的秘密,会有人来

6、劝他,怎么劝?斯帕拉捷怎么说?怎么做?找生角色扮演。13.从斯帕拉捷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不怕失败 大胆实验 坚持不懈)14.小结:的确,斯帕拉捷不仅是个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人,而且还是个坚持不懈的人。 15.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在写法上作者做到了重点突出,有详有略,以后你们写作中也要根据文中的中心学会这种写法。三、学习七-九自然段,弄清实验意义1.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也引发了其他科学家的思考。出示:斯帕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考: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没有声音的物体呢?这段话在全文中

7、的作用。(承上启下)理解句中引号的用法。(视线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体;通常耳朵只会听到声音,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这里的双引号表示特定的含义。)2.后来科学家继续研究,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那是什么呢?出示:学习要求:默读第8、9自然段(1)同桌说说蝙蝠夜行的奥秘。(2)画一画蝙蝠夜行示意图。(3)“巨大的恩惠”指的是什么?用直线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3.交流。(1)指名说说蝙蝠夜行的奥秘。(板书:超声波)理解引号的用法。(特定的称谓)(2)补充超声波的相关资料。(3)出示蝙蝠夜行示意图,认识超声波。障碍物 喉咙 超声波 蝙蝠 耳朵(4)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

8、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恩惠。(板书:巨大恩惠) “巨大的恩惠”指的是什么?引读第9自然段。四、总结全文,畅谈启示1.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写下你的感悟。2.学了这篇课文,你会想到哪些名言?3.科学家前赴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现在更应该努力学习,从平常的小事中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勤于钻研,将来投身到科学研究中去,造福于人类。请大家记住斯帕拉捷,记住他的实验,更记住他的可贵精神!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齐声朗读课题。4.科学家根据蝙蝠夜行的原理发现了“超声波”,并利用超声波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仿生学”。你们还知道哪些“仿生学”的例子?搜集资料,写一篇科普小短文,题目为“神奇的仿生学”,写作中要试着运用“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板书设计: 12 夜晚的实验 斯帕拉捷 超声波 细心观察 巨大的恩惠 善于思考 不怕失败 大胆实验坚持不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