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人心理护理.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080614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病人心理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ICU病人心理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ICU病人心理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ICU病人心理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ICU病人心理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U病人心理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病人心理护理.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初期的恐惧心理 2、心理否认反应 3、中期忧郁 4、撤离ICU的焦虑,ICU病人心理变化阶段 住进ICU的病人,因病情危重,所以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很高,估计5060%,他们的心理变化常见4个阶段:,最突出的表现在入病房的12天,主要是因为对死亡恐惧,这可以认为是一种合理的心理反应,是原始的心理抗衡机制的反应。医护人员一般可以用简单的心理安慰,适当的保证,使之减轻这种恐惧心理,以尽快适应监护环境。,初期的恐惧心理,约50%的病人产生心理否认反应。多数病人在入室后第二天始出现,第34天达到高峰。由于急性症状略有控制,病人心理上否认自己有病或认为虽有病但并不需要住进监护病房,这是一种保护心理防御

2、反应。心理否认反应可以防止过度恐惧的心理。一般持续23天,可能有12天反复 。,心理否认反应,忧郁症状一般在第5天以后出现,可见于30%的病人,这是一种心理损失感的反应。病人感到失去工作能力和自理生活能力,忧虑家庭,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自我评价过低,消极意念增强,这时医护人员应向病人说明进入监护室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有利于忧郁的消除。,中期忧郁,许多病人由于对离开监护室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或已对监护病人室产生,在离开监护室时怕不安全产生焦虑反应。医护人员应作好说明,对一些治疗项目不要停用,以解除后顾之忧,减轻病人的焦虑。,撤离ICU的焦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

3、容。护士只有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重症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重症患者病势危急,护士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患者,无需实施心理护理。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重症患者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重症患者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如果在患者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4、,心理护理,由于急重症患者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 1、使患者有亲切感 2、使患者有信任感 3、使患者有安全感,临床护理,急重症患者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护士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患者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这种护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 。,使患者有亲切感,护士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患者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患者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患者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使患

5、者有信任感,护士的医德和技术是患者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为了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护士对患者要高度同情,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周到、热情、谨慎地服务于患者。运用护理心理学知识,了解患者、家属的不同心态。通过安慰、鼓励、解释、疏导,使患者减轻精神压力,消除疑虑,增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消除思想顾虑与紧张状态,还应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减轻他们心理上的压力。对急重症患者,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的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地消极暗示,使患者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使患者有安全感,总之,做好急重症患者的心

6、理护理,必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和舒适感。要全方面的观察了解其心理,及早发现患者的心理异常,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的心理恢复正常,焦虑,恐惧感 患者进入ICU,清醒后首先看到病床四周陌生的机器,忙碌的护士,密集的监护与治疗设备、监护光信号、昼夜不灭的灯光等,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 孤独感 由于ICU需要控制感染,因而谢绝探视,患者与家属隔离,易产生分离性焦虑。加上环境陌生,语言沟通障碍,各种管道及约束限制了身体的活动,容易产生孤独感。,综合ICU病人的心理护理,烦躁,抑郁感 由于插管不能进行语言交流,不能很好地表达心理感受和自己的需要,加上躯体的疾患,导管的刺

7、激,活动受限,常常表现出烦躁,不能忍受。 信心缺如 监护室患者缺少外界信息,病室气氛严肃,医护人员忙于各种救护处置,无暇与患者充分交流,使患者易产生孤独,恐惧等消极情绪反应。,悲观失望 急危重症患者由于起病急、病情重、病势凶险,病人对疾病缺乏认识,心理适应能力不足表现紧张、悲观失望等情绪。 抗治疗心理 久病不愈或自杀患者,由于对生活,治疗失去信心而拒绝各种医疗行为,对医护人员冷漠,不配合,甚至私自拔除各种导管等。,疾病因素 循环系统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往往有脑供血不足,使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精神神志改变。电解质紊乱以及有毒的中间代谢产物蓄积,也能引起情绪不稳定、忧郁、疲倦、萎靡、乏力等症状。 22

8、 个体因素 个体对疾病信息的敏感性、患者对疾病所造成痛苦的耐受性及社会因素也会影响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23 环境因素 患者对ICU环境陌生,加上ICU气氛严肃。各种医疗仪器发出的警报声,医务人员的频繁走动,其他患者的呻吟声,以及与家人隔离和缺乏心理交流,均增加了患者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患者目睹其他患者的挣扎甚至死亡,更加重了恐惧心理。,影响患者心理反应的因素,4 治疗因素 镇静药物和肌松药等影响肌力或脑功能,产生不良心理反应。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患者失去语言交流能力,产生恐惧感。各种引流管、有创导管的置入约束带的应用,强迫体位等都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感觉阻断,从而诱发不良心理反

9、应。 帮助患者稳定情绪 ICU患者比一般患者更多地面对不良疾病预后,甚至受到死亡的威胁,因而容易心浮气躁、情绪变化不定。护理人员应尽可能保持患者心平气和,稳定患者的情绪。当患者一时失去理智。情绪难以自控而言行不当时,护理人员最好保持沉默。等患者情绪反应基本稳定后,再进行耐心、细致的宣教。,1 ICU护士既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又要有高尚的同情心,做到仪表端庄,态度和蔼,热情认真,技术熟练,动作轻柔,与医生配合默契,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此外,向病人介绍解释周围的情况,疾病的状况,并指出所设抢救器械齐全,便于抢救,使病人增加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感到医院是可信赖的、安全可靠的,从而缓解病人的恐惧,焦虑

10、,减轻其心理负担,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同时在给予常规护理同时结合音乐疗法可有效地减轻ICU患者的焦虑状态,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 32 护士应亲切称呼患者大爷或大娘,这样会使患者感到亲人般的温暖。除在生活中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还应多给予问候和关怀。在工作中给予患者细心的呵护与体贴,如快要下班了,可以到床前问候说:“大爷(大娘),我要下班了,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做的么?您好好养病”或说声“明天再见”。,患者异常心理进行心理护理,3 做好病人家属和亲友的思想工作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要环节。病人家属和亲友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缺乏了解,对亲人病情的担忧,往往会表现得惊慌失措,甚至

11、易怒、冲动,会给患者情绪带来很坏的影响,使之过分担忧自己的病情,加重心理负担,从而加重病情。在合适的情况下,应向他们做好必要的病情介绍,讲明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稳定家属情绪,使他们主动配合治疗并影响、感染患者的情绪,使救治顺利进行。同时改善探视条件,在不影响治疗护理的前提下,鼓励家属及亲友多亲近患者。 34 非语言交流在心理护理的应用 非语言交流是指以沟通目的的非语言行为(肢体语言),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关研究表明,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沟通”,感情的全部表达=7%言词+38%声音+55%肢体语言。 341 触摸 触摸能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解

12、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苦,例如:握病人的额头等。当病人感到疼痛时,触摸使病人感到护士对他(她)的痛苦既关心又理解,从中感到欣慰,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施行触摸时应让病人在安静的环境中,集中精力,护士举止端庄,将同情的目光投向病人,动作轻柔,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自尊心的维护和护理人员自身的精神卫生管理 入ICU患者大都全身裸露,而且由于工作原因,护士可能注意的监护和治疗较多,忽视了患者本身的存在,易损伤患者的自尊。所以我们在做任何治疗或护理操作时,尽量减少患者暴露部位,要尊重患者,必要时应用屏风遮挡或让其穿上病服。同时,做好晨、晚间护理(如为患者清洗手脚、按摩经常受压部位)及各种基础护理,这样不

13、仅可给予患者爱抚和安慰,还可以增进护患感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过去认为是“绝症”的病,现在能治愈了,如主动脉夹层,过去几乎是100%的死亡率,如今可通过手术,放支架治愈;急性脑出血患者,可通过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通过溶栓疗法等,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病房的基本设施,使其懂得进入ICU是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身边的仪器是为了帮助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变化,使患者在对ICU了解中,自然地减轻心理压力。同时要消除患者的依赖心理。鼓励患者勇于面对现实,面对未来,树立新的生活目标。提高患

14、者的自信心,重新确认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鼓励患者在体能受限的情况下,成功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指导患者有效地使用心理防卫性措施,降低悲哀反应。,体贴、关怀患者 护士应态度和蔼的尽可能多地与患者接触、交谈,对患者的病情做适当的介绍,以解除患者的孤独感和压抑感;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他们消除陌生感、紧张感,接受医疗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ICU的护患交流 对神志清楚的病人可根据他们的病情、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准确判断患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及时给予解答,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疾病痛苦。尤其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可以用笔或手势来交

15、流、表达思想,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特殊病人的护理措施 对自杀未遂的病人,护士要因人而异,分析病人的心理反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情、关心、帮助,用真诚的心去温暖病人受创的心灵,积极开导他们,让他们面对现实和人生,热爱生活,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使其主动配合抢救避免出现拒绝治疗现象而延误宝贵的抢救时间。 学会给患者一个“苹果”护理人员也要学会不失时机地馈赠给患者一个满怀信念的苹果,比如疾病治疗的新进展,患者对亲人的爱和牵挂,患者尚未完成的事业等,与患者的距离就会无形地缩小。 亲人的安慰也是很重要的,家属还可以找一些关于他的病的一些书,探视时把里面说得让他安心的部分讲给他听,多多鼓励患者!另外,你还可以找一些和他同样情况的病友的故事说给他听,注重实效交流可以帮助他!,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