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11 永远的白衣战士》研讨课教案_26.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06293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11 永远的白衣战士》研讨课教案_2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11 永远的白衣战士》研讨课教案_2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11 永远的白衣战士》研讨课教案_2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11 永远的白衣战士》研讨课教案_2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11 永远的白衣战士》研讨课教案_2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11 永远的白衣战士》研讨课教案_2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11 永远的白衣战士》研讨课教案_26.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1、 永远的白衣战士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非常感人的人物通讯,记叙了护士长叶欣面对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冒着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地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来,自己却被感染上非典型肺炎不幸牺牲的动人事迹,歌颂了她身先士卒、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塑造了一位新时代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学情分析老师们都不会忘记非典型肺炎,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尽管听说过“非典”时期,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对“非典”的危险性感受不深,对理解叶欣的崇高精神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应让学生自由阅读,再结合课外资料去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有了上面的阅读和资料,学生的理解就会更有情了,就能用上自

2、己的话解释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着“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就能明白这位英雄真的了不起。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品读课文,根据文中重点词句体会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让学生感受到和平年代的英雄榜样的力量。重点难点重点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难点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如何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

3、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生字词卡片。搜集关于叶欣生前和“非典”中感人的事迹。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是难以忘怀的,有那么一件事,更让人们终生难忘!(多媒体播放短片)“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性肺炎在广州的一些地区流行,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是一次没有退路的决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非典”。 课件呈现并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初感知生介绍自己搜集的关于“非典”的资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贡献最大的是谁呢?(医生)我们通常称医务人员为“白衣天使”。那么白衣天使们具有什么样的

4、特点呢?为什么这篇课文叫白衣战士呢?(多媒体课件呈现)白衣天使:温柔、美丽、善良白衣战士:勇敢、坚强、不怕牺牲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白衣战士。(多媒体课件呈现)叶欣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1976年毕业时,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1983年,被提升为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这篇课文写了叶欣什么事呢?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认真的朗读这篇课文,在读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要求。(多媒体呈现)朗读课文,要求:1、 先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2、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几

5、遍。3、 读后在文中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老师看到同学们读的都非常认真,有谁愿意接受老师的检查吗?(生读生字)疾 呈 予 测 拖堵 症 悔 乏 遗老师这有几个生词谁愿意读一读?(生读)效率 娴熟 监测 身先士卒疲惫 通畅 搏斗 声色俱厉三、师生互动神理解这篇课文写的是叶欣什么事?(边上开火车读课文边板书) 身先士卒 崇 关爱病人 高叶欣 关心同事 精 舍己为人 神(多媒体课件呈现)(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47岁的护士长叶欣在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搏斗的战场上牺牲了。)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多媒体课件呈现)(以倒叙的手法写护士长叶欣倒在了与非典型肺炎昼夜

6、搏斗的战场上,可她的音容犹在。)这篇课文的那几个自然段意思相近?请将意思相近的段落合并为一大段,独立一个意思的为一段。段落结构:第1段 (1) :以倒叙的手法写护士长叶欣倒在了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搏斗的战场上,可她的音容犹在。第二段(23):概括介绍抗击“非典”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三段(47):具体描述叶欣身先士卒,不顾疲惫抢救病人,不怕危险保护同事,日夜操劳最终不幸感染非典型肺炎的感人事迹。第四段(89):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留给人们永恒的微笑。四、课堂总结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叶欣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叶欣永

7、远离开了她所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叶欣虽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她的崇高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我们永远还念她。5、 指导写字1、 学生观察字形,交流书写要点。2、 师范写: 症、遗。6、 课外作业完成课后第二题描红教学反思永远的白衣战士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记叙了护士长叶欣面对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从死神手里把患者一个一个地夺回来,自己却染上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牺牲的动人事迹。因为学生对这一时期的事情没有特别的了解,对这件事情的也没有什么印象,所以怎么让孩子对这件事情有更多的了解呢?我布置了学生课前预习并搜集有关非典的资料,因为有了课前的预习,孩子们

8、在自由阅读中已经主动占有信息,奠定了学习的情感基调。所以,在这一课一开始,孩子们就很专注、投入。孩子们脸上流露出兴奋的神情。接着我让学生根据对课题产生的疑问去读书,学生指出为什么是“白衣战士”而不是“白衣天使”?为什么是“永远的”白衣战士?这些都是有价值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使学生加深理解。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涵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在教学中,我抛开烦琐的讲解,让学生自由读、默读、开火车读、对比读、边读边做记号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通过精心引导学会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锻炼其敏锐的语感。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在由读至写的倾吐中激活经验、品读悟情、发展语言、陶冶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