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807249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前不久,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进行的闲散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的工作正在热烈进行中,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通过对千余名未成年犯和千余名普通未成年人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认为,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误。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现在有许多父母往往是一想到培养孩子成才,就很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到家庭教育,认为就是盯住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孩子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则忽略不管。从目前实际看,学校早就进入了独生子女教育阶段。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

2、等全面发展。然而,部分年青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智力投资,且期盼、渴望“子成龙”、“女成凤”。可在渴望和期盼之中,淡化了家庭德育教育,忽视了子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尤其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冲击下,读书无用与一味以分数高低权衡孩子的优劣占据着一些家长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学校德育常规教育,阻碍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教育偏差,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事例一:二年级的一名男生喜欢打架,尤其喜欢欺负小同学。班主任将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要打架,他说:“我爸爸说了,叫我在学校里面凶点,免得别人欺负。他还说,如果别人打我,别怕,只管还手,有他帮我”家庭德育教育在孩子成长

3、中具有重要作用,家长的不良思想和恶劣的行为习惯都会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对于这种现象,学校往往忽略了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成了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盲区,为了纠偏补失,本人就从班主任工作的角度出发,认为家庭教育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提高家长对家庭德育教育的认识家庭德育是指通过父母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儿童人生旅途中的第一站,儿童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与社会发生联系首先是从家庭这个渠道而获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从降生

4、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德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基础方面,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这个时期基础打不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决定其孩子未来的发展。列宁夫人克鲁斯卡娅曾说过幼年打下的烙印,如同青石上刻的花纹,很难磨灭。为此,家长们一定要克服“树长自直”和“顺其自然”的说法,切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训,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补充和助手。学校德育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在培养人才方面起主导作用。但是,孩子的大部分时间仍然在家中度过,与家庭成员的接触交往更多、更亲密,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女,“知子

5、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如果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就如前面的例子,即使学校再努力,也是难以起到有效作用的。二、家庭德育的内容家庭德育的内容与学校德育的内容是一致的,但是从家庭的特点及目前家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教育:1.“五爱”教育。“五爱”教育是家庭德育的基本内容,做一条红线贯穿于思想品德教育始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增多,青少年儿童好奇心强,又缺乏辨识能力,很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学生黄某成绩优异,数学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数学老师在帮扶后进生的过程中倡导优生帮助后进生,并采取“一帮一”(一名优生辅导一名后进生)的措施,一段

6、时间后,由黄某辅导的那名学生向数学老师反映,他不会做的题目请教黄某,黄某不仅不教他,还说:“现在竞争这么强烈,我教了你,你就成了我的对手,就等于在害自己”黄某的世界观、人生观就由于对社会的竞争认识模糊,导致心胸狭隘,还振振有辞,这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应该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他们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其次,家长要经常主要利用和创造有利于教育孩子的客观条件,如读书,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了解祖国在前进。同时,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关心别人,进而关心和热爱学校、家乡、祖国和人民的崇高感情。2.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家庭德育的重点,也是我国家庭德育的优良传统。孔子很早就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观点,因为人的道德意识的形成在客观上存在一个“先入为主”的规律,在孩子思想尚属单纯之际,给予正确的教育,这种教育,儿童易于接受,易于形成习惯,易于稳定巩固。可以为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好基础,要注意培养他们尊敬师长,礼貌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活泼乐观,坦率开朗,勇敢坚强,遵纪守法,言行一致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家务劳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