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学与人生的感悟.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821676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哲学与人生的感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管理哲学与人生的感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管理哲学与人生的感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管理哲学与人生的感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管理哲学与人生的感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哲学与人生的感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哲学与人生的感悟.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管理哲学与人生的感悟 美日中的管理哲学有何不同-读曾仕强文章感悟 管理是全世界都在研究的一门科学,但是,管理是不能移植的,管理必须要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才能够产生好的效果。现代化管理在美国那种背景下行得通的就叫做美国式管理,在中国这种文化背景下行得通的就叫做中国式管理,如果用在海尔行得通,就叫做海尔式管理,象我们当地的信誉楼也堪称一种零售业的管理。每种管理的方式都不一样,由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很独特,对于中国人来说,更讲究人性和合理性,因此,中国式管理又称人性管理或者合理性管理。 管理的对象是人,我们只有把人当作人看,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发挥管理的作用。什么都在变化,只有人性不变,人都不喜欢被人“

2、管”,但是都喜欢被人“理”,领导者只有尊重人性,管好事情理好人,才能真正做好工作。现在很多公司都有人力资源部门,这是视人犹物,人不是资源,人是宝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正的宝藏。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必须要开发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才能用已之长,避已之短。如果一个公司里所有的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那将创造无穷的价值。 管理是美国人整理出来的,美国曾经是“管理”的最大输出国。然而,日本在管理上却比美国还成功,为什么?因为日本人除了管理科学以外,还十分重视经营理念。 一、什么是管理哲学 中国人认为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工作绩效。搞好人际关系,提高工作

3、绩效就是管理。 只会做人,不会做事,是一团和气,是和稀泥,管理上等于零。相反,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常常得罪人,他的管理也等于零。 因此,要先会做人,然后会做事,这就是管理。然而,管理哲学,就是反省自己的管理经验。 二、各国的管理有何不同? 全世界对器物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它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争议。 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彼此的看法就不一样了,制度一订下来,就会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上升到哲学文化的层面(即思想层面),那就更是见仁见智,争论不休了。因此,观念会影响人们的行为。 三、美国人主张多数超越少数 美国人解决总是的规则是:少数服从多数。美国人常采用举手表决的方法,美国人称之为“用拳头代替打破

4、人头”。今天多数人赞成这条法,这条法就成立;明天多数人不赞成这条法了,这条法就被废除,换成另一条法。 美国的管理是“划龙舟式”的管理,“划手”背向前方,一定要步调一致,听从指挥、放弃个人的念头,严格遵守“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信条。凡是缺乏效力,跟不上多数的人人就要被淘汰。 但是,论道理,有时多数人的看法不一定对,少数人的看法也不一定不对。近代西方人渐渐发觉:有时也不能完全服从多数,主张要尊重少数。 四、日本人倡导多功能协调 一千多年来,日本人被训练得能够全员一致,采取同样的行动,所以没有必要独裁者强有力的发号施令。 日本的管理采劝抬神轿式”的管理。抬神轿时没有人指挥,抬轿的人有高有矮,有人用力

5、,有人不用力,有人摇摇晃晃,增加了阻力。但是被抬的神并不发号施令。然而摇晃的结果,则是每个神轿都平安到达目的地 日本人认为不能有秘密,秘密就是罪恶。日本人心里有话就讲出来,而且对自己的同胞很亲切,并乐于帮忙,不喜欢以多数来压倒少数,使少数人受到伤害。 事实上,日本人警惕性很高,他很不愿意让自己变成少数。他会服从前辈的指示,照着大家的做法去做,如果有争执,只要提出一个全体目标,就很容易协调,所以虽然平日有派系,一旦对外或遇到重大事件,便会很快取得一致的行动。 五、中国人数少未必服从多数 易经有阴卦也有阳卦,但是阳卦多阴,阴卦多阳。阳卦多阴,因为阳虽然是少数,却是主要动力,所以叫阳卦,阴虽是多数,

6、但阴不是主要动力,所以不能叫阴卦。可见中国人并没有少数服从多数的观念。 中国人认为贤大于多数。因为有一个贤人就行了,一百个不贤的人有什么用? 中国的管理,即不是“划龙舟式”,也不是“抬神轿式”,标准答案是“很难说”。意思就是“不固定”。该“划龙舟”时就整齐划一;该“抬轿子”时就要像抬轿的样子,根据不同情况,该采取什么方法,就采取什么方法。 中国人在非投票不可时,最好采用不记名投票这样比较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六、西方人的合理主义 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合理,管理也一定要合理化。然而西方人的合理,日本人的合理,中国人的合理是不一样的,不应混为一谈。 西方人的合理主义,是以一个原则来说明全世界的一切一

7、切,如西方人信奉神教,即上帝总管。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由上帝来主宰世界。西方人认为有一条原则可以说明全世界,因此他们常常说:什么导向、什么导向。 七、日本人的合理主义 日本人喜欢从许许多多的个别存在出发,去发现共同的原理。因此,他们就找出了大和魂,找出了武士道精神。 八、中国式管理的三大特性 1、以人为中心。有人才有事,事在人为,人为主体 2、 因道而结合。志同道合的组 织体,才能同心协力 3、凡事求合理。由情入理,或者依法办理,理居中 九、中国重视人与人彼此的关怀 1、 既然以人为中心,就必须重视人应有的基本尊敬 2、 西方采取工作导向,首先把上班和下班分开来看 3、 我们最好

8、采取关怀导向,而且上下班要合起来想 十、中国出乎至诚把同仁当人看 1、 同仁,同人,大家同样都是人,必须把人当人看 2、 不是嘴巴说得好听就有效,应该出于内心的至诚 3、关怀部属,让部属自动工作,既无压力也不委屈 十一、第一句话最好不谈工作 1、 见面马上谈工作,相当于把人当工具看不能自动 2、 上司关怀部属,部属主动谈工作,双方都有面子 3、论关系、讲交情、看情况,变化多端却皆大欢喜 十二、凡事先投石问路摸清楚 1、 一开始就清清楚楚表达出来,很冒失,目中无人 2、 不如先投石问路,摸一摸状况,再做分析和判断 3、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命中,务必求不固而中 十三、关键时刻必须清清楚楚 1、含

9、含糊糊是用来投石问路,表示尊重对方才合理 2、 一旦时候已到,时机成熟,就要清清楚楚有定案,由含含糊糊走出清清楚楚,是管理者的最高艺术 十四。课程培训对象: 针对受众不同,课程采用战略发展和战略思想双轨教学方式,使行动上有路线,思想上有指导,并对六种不同类型的受众略有侧重。 1、基层员工:侧重讲解自强自立与虚心好学的辨正关系; 2、中层干部:侧重讲解协同合作和胸襟用人的辨正关系; 3、高管人员:侧重讲解固权攻取和胆识谋略的辨正关系; 4、逆境战略决策者:侧重讲解韬光养晦和蓄势待发的辨正关系; 5、开拓战略决策者:侧重讲解积累社会资源形成垄断和改革行业规则的辨正关系; 6、稳健战略决策者:侧重讲

10、解录用培养新人和确立企业文化的辨正关系 中国人是最讲面子的,只有尊重他,给他面子,照顾到他的情绪,他才会诚心诚意地给公司工作。作为领导一定要给下属足够的面子,遇到事情,最好让他自动说出道理来。由情入理是处理问题的人性化方式。作为下属,首先是服从领导的管理,先仔细地听明白上级交待的任务,然后再根据实际状况,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做事情只有合乎情、理、法,才能把事情做好。 作为公司,管理一定要制度化,但制度必须合理。这要求公司在建立制度时就要合乎人性,最好是由下而上来制定,上下多交流,彼此尊重,自然孕育而成的制度,就会合乎人性,容易做到上下协调,令行禁止。 要诀是顺着人性的需求

11、来管理,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都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成长中的企业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一开始都是在打乱仗,有时根本顾及不到员工的情绪,想得最多的是企业的利益。但是,企业管理的目标要明确,不要一味地想赚钱,那样做是赚不到钱的。作为一个有理想的企业一定要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只有为社会服务的企业才能真正发展自己。 至于具体的操作都是一样的,带10个人和带100个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我们一直都在提倡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的要诀是顺着人性的需求来管理,不要苛责下属,不要去讨论人性的善与恶,人性具有可塑性。面对两难的处境,不要二选一,以免陷入极端的陷阱之中,而是扣其两端求得其中,把二看作三,以求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