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9 母亲的恩情》精品课教案_8.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23680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9 母亲的恩情》精品课教案_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9 母亲的恩情》精品课教案_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9 母亲的恩情》精品课教案_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9 母亲的恩情》精品课教案_8.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3、会用“忙着”造句。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二 课 时教学过程:一、以诗揭题。1、小朋友们,你们还会背这首诗吗?(出示诗题:游子吟),集体背诵。2、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板书:孟郊,)3、孟郊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母亲的恩情你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二、初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2、圈画出本课的词语,标明自然段序号。3、在课文中画出与答案有关的句子

2、。三、课堂检查交流。1、指名分段读课文。2、简要回答思考题。(用“忙着”写一句话)(1)学生练写 (2)师抽查、并总结四、精读课文思考:1、孟郊为什么要写游子吟这首诗呢?孟郊的母亲对孟郊的恩情表现在哪些地方?(1)学生自读(13)段,画出文中有关的句子。2、出示句子: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1)、理解“出远门”就是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缝补”,就是缝新衣,补旧衣,为儿子出远门正做着准备。(2)、从哪里看出母亲忙得很辛苦呢?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理解“深”

3、在这儿表示什么意思?从“还”看出什么?“一针针一线线”和“一针一线”比较,谁用得好?(从这里你能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3)、用课件放大课文插图:母亲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从图上看出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4)、此时,她一手引着线,一手捏这着衣襟边儿,正在凝神思考,她在想什么呢?读上面的句子。思考:从她这种想法中,你又能感觉到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3、师小结:是呀,俗话说:儿是娘的心头肉。儿要远行,母亲怎么舍得,怎么不牵挂呢?她要把对儿的思念,牵挂,缝在那细密的针脚里。真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有感情朗读上面句子。)4、母亲又是怎么把思念牵挂说出来的呢?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5、指导

4、看图:在村口的大柳树下,母子作最后的告别。从哪里可以看出母亲舍不得郊儿,郊儿也舍不得母亲?读句子,理解母亲话语中的思念和牵挂。(看郊儿的动作、神情,体会郊儿舍不得离开母亲。)6、师:这是一个不忍离别的场景,这是一场母子情深的感人离别。7、看第三幅插图、读第三段。说说看到些什么,读懂了什么?理解“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迷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8、师:孟郊看着阳光照耀下生机勃勃的小草,他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迷的针脚。他想到了谁?他怎么想的?读句子:“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

5、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9、比较: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哪句好?体会反问句所起的强调作用。10、孟郊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你能替他说吗?(享受着母爱的孩子,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11、指导朗读第三段,读得意味深长。12、读诗游子吟,理解“意恐,三春晖”。13、读最后一段,从哪些地方读出孟郊永远铭记母亲的恩情?理解:“铭记”,抓住:“50岁,写成了,著名”,想象孟郊从十几岁到50岁,这么多年来,一直牢记着母亲的恩情最终写成了小诗游子吟,体会孟郊不忘母亲养育之恩。14、再读游子吟,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五、布置作业1、回去为爸爸妈妈朗诵游子吟这首诗。2、用“忙着”写一句话或者几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