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825389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7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物理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物理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物理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物理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高三物理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 卷 ( 选 择 题 )单选,每小题6分。16. 一物体沿直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进位移S 后立刻以 大小为a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1l2直线运动,又前进S 速度恰好为零。已知S S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212A物体通过S 和S 两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Vl212B物体通过S 、S 中点的速度V Vl212C物体通过S 、S 两段路程所用时间t t1212D. 两个加速度a 和a 大小的关系是a a121217. 从高空某处先后释放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在空中的运动情况是A甲、乙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

2、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它们的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18如图所示,小车沿倾角为 的斜面向下运动。由于运动性质不同,挂 在 小直 于 斜车上的摆球相对于小车可以静止在1、2、3三个不同位置。其中位置1悬线垂面,位置2悬线垂直于水平地面。则A. 小车在光滑的斜面上向下滑行时,摆球处于位置2B. 小车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摆球处于位置1C. 小车沿斜面减速下滑时,摆球处于位置3D. 小车沿斜面加速下滑时,加速度为a,且0ag sin 时,摆球处于位置2和3之间19一颗

3、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o射向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静止木块,已知木块质量为M,子弹穿透木块后速度为V ,木块速度增为V ,对此,下述说法 以子弹和木块为研究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121 子弹克服木块阻力做功为 mv1- mv2 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机械能202121 过程中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其数量为 mv1- (mv+ Mv)20212222其中正确的是A BCD,20一人将质量为 l kg 的物体由15m高处水平抛出 (人抛球的过程,球相对水平地面的高度不变),落地时速度为20m/s,若g=10m/s2,则物体A. 抛出时的速度为10m/sB. 抛出过程手对它作用的冲

4、量为 5kgm/sC. 抛出过程手对它做的功为 25JD. 下落过程受重力的冲量为 5NS21温度都是0的10克冰,10克水与10克水蒸气比较,它们的A质量相同,温度相同,内能也相同B分子数相同,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也相同C就分子的平均动能而言,水蒸气的最大,冰的最小D就内能而言水的最多22. 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U型玻璃管两边长度均为1米,内装水银并封量的气体。在大气压为75厘米汞柱时,水银面高度相同,空气柱长50厘米,入一定质如 图 所 示。如果在开口端接上抽气机,把开口端的气体缓慢抽成真空,U 型管内发生的变化是A 空气柱长度仍为50厘米B 空气柱长度为100厘米C 空气柱长度为7

5、5厘米D 水银将被从玻璃管中抽出23. 如图所示,一条均匀的弹性绳,1,2,3是绳上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均为1m 。当t0时,第1个质点向上开始做简谐运动,经0.1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此时第4个质点刚好开始振动。再经过0.6s,弹性绳上某些质点的位置和振动方向如图所示图中只画出了其中一段绳上某四个质点的情况,其中正确的图是C. A. B. D. 24,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个小钉,当摆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将被挡住。现使摆球做小幅度图所示为摆球从右边最高点N 摆至左边最高点N 的闪光照片(悬点球 经 过摆动,如和 小 钉等。则小1未被摄入),P 为摆动中

6、的最低点,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钉距悬点的距离为L434L2A.B.C.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L第 卷 ( 非 选 择 题 )29. (20分)实验题(1) 如图所示,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一条纸带,图中 A 、B 、C 、D 、E为相邻的记数点,已知两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T 0.1s,则小车做_运动,加速度大小是_m/s ,记录点A ,D 时小车的速2度为V =_m/s,V =_m/s。AB(2) 如图所示,是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随律的实验装置。最初气压计两管内的水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现升高烧瓶内气体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应将气压计的右管向_移动 (填“

7、上”或“下”)。温 度 变 化 规的温度,为了 若用h表示气压计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 t表示烧瓶内气体温度的变化,则两者的关系图线应是下图中的_ 。30(24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祖先在几十万年前就知道利用燃烧枯枝来烧煮食物和取暖,后来人们逐渐学会了使用矿物(煤、天燃气、石油等)能源,最后又学会了使用核能、地热等新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能源。(1) 煤、石油、天燃气各自的主要成分依次有C、C H:和CH 为代表,若燃烧相同质量的煤,石油,n2n+24天燃气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产生温室效应) 最小的是_。(2) 某户人家原使用液化石油气 (主要成分为 )

8、作为燃料烧煮食物,现要改用天然气,但还想利用原来C H410的灶具,则灶具应作何改进_。(3) 氢气被公认为21世纪理想的能源,1mol H 燃烧时放热为285.8 kJ,而每千克汽油 (以辛烷C H 为代表)2818燃烧时约放热4600 kJ。试简述氢气作为能源的三个主要优点是_ _。(4)人们正设想制造一种用H 为燃料的汽车,若某辆汽车正常行驶时耗氢量为1.0kg/h,并且在1.0110 Pa的压22强下燃烧,若燃烧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50,这辆汽车受到的阻力为1000N,问这辆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多大?31. (28分)“和平号”空间站已于2001年3月23日成功地坠落在南太平洋海

9、域,坠落过程可简化为从一个近圆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开始,经过与大气摩擦,空间站的绝大部分经过升温熔化,最后汽化而销毁,剩下的残片坠入大海,此过程中,空间站原来的机械能中,除一部分用于销毁和一部分被残片带走外,还有一部分能量E通过其它方式散失 (不考虑坠落过程中化学反应的能量。)(1) 试导出用以下各物理量的等号表示散失能量E的公式(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叙述和解题依据)。(2) 算出E的数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坠落开始时空间站的质量M1.27105 kg;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h146 km;地球半径R6.4106 m;坠落空间范围内重力加速度可看作g10rn/s2;入海残片的质量m1.21

10、04 kg;入海残片温度升高T3000 K;入海残片的入海速度为v340 m/s;空间材料每1千克升温1K平均所需能量C1.0103 J;每销毁 l 千克材料平均所需能量 1.0107 J。参考答案选择题:题 号161718192021222324 答 案BCCDABCCB非选择题:29(20分)(1)匀加速直线运动 1.40、0.53、0.95。(每填3分,共12分)(2)上、B (第一空3分,第二空5分,共8分)30(24分)(1)天然气 (3分)(2)调节喷嘴的进气量,减小空气的进气量及增大燃料的进气量 (每点2分,共4分)(3)无污染;可再生,来源丰富;放热多。(每空2分,共6分)(4

11、)1.0 kg 氢气完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1.0103Q=mol285.8 kJ mol=1.429105kJ-1(2分)2Qh诙气体的机械功率: p =(2分)t由于汽车所受阻力恒为1000N,汽车做变加速运动,当Ff 时,汽车速度达到最大 (2分)m又 PFV(2分)Qh 1.42910 50%pp8= =所以有vm/s 19.85m/s(3分)maxFff tm10003600m31(28分)解:(1) 根据题给条件,从近圆轨道到地面的空间中重力加速度g10 m/s2,若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坠落过程开始时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的重力势能为EpMgh以V 表示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的速度,由牛顿定

12、律和圆周运动知识可得lV21r=MM g其中 r 为轨道半径,rR+h由、式可得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的动能为E Mg (R+h)K13由、式得,在近圆轨道上,空间站的机械能EMg ( R+ h)22在坠落过程中,用于销毁材料部分所需的能量为 Q (Mm)汽用于残片升温所需的能量Q CmT残1残片的动能为 E mV2残2以E表示其他方式散失的能量,则由能量守恒得EQ E Q E汽残残131由此得 EMg ( R+ h)(Mm) mV2CmT222(2) 以题给数据代人得 E3.210 J11评分标准:本题28分,其中写出必要的文字叙述和解题依据正确得出:、式给4分,、各给1分, 11 式给6分。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