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漪老师的学习体会.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827711 上传时间:2021-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漪老师的学习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于漪老师的学习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于漪老师的学习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于漪老师的学习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于漪老师的学习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于漪老师的学习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漪老师的学习体会.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辈子学做教师 -学习于漪心得体会:包玉芳在学习了于漪老师的先进事迹之后,我有了很多感触,这位81岁高龄的于漪老师成了星”,一颗教书育人的明星。“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老师,是从教学第一线走出来的教育大家,满身都是质朴的气息,谦虚和真实是她的美德,于漪老师平生上过2000余节公开课,但她自认为没有一堂十全十美的课,深表惭愧,她总说自己做得还很不够,年近八旬,却依然在为教育教学而奔波忙碌着。五十年教师生涯,桃李满天下:半个世纪孜孜不倦,心血洒讲坛。这是名师于漪的真实写照。于老师最可贵最值得敬佩的精神是她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

2、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看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的先进事迹,我体会到,于漪老师师德高尚、知行统一,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全社

3、会尊重的人。我们要把于漪老师作为人生的一面镜子,时刻激励自己,加强自身修养,树立高尚品德,不断增强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全身心讲好每一堂课,满腔热忱地帮助学生,努力做好教师。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应先从哪些地方做起?在于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 1要能够清醒的自我认识,首先要虚怀若谷。一个人只有虚心才能容纳百川,人一辈子要不断认识自己。做人也好,做老师也好,我们的手中要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来量别人的长处,另一把尺子来量自己的短处。说到底,我们可以向书本学习,可以向同行学习,可以向专家学习,还可以向学生学习。正向于老师说的那样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大家的智慧才是无穷的,我们要善于“博采众家之

4、长”。2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不足。“追求人格的完美,于漪的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用另一把尺子不断地来量自己的不足。像于漪老师在每次课前都认真备课,钻研教学,研究学生,把上课的每句话背出来,然后再口语化。即使这样,在每次上完课后,她总是觉得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充满了不足和缺陷,于是于老师写教后记,记下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和自己教的不足。于老师认为作为教师就要严谨治学,这也成为她不断前进的内驱动力。她说“我教了一辈子,一辈子在反思”。于漪老师的“三次备课”是很出名的,她上一堂课要经过三次备课过程,第一次备课不看任何参考书、教案、资料

5、,全凭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写出一份教案。第二次备课,则搜集各种参考资料,看名家课堂教学设计,名家教学的教材分析,同时思考三个问题:哪些问题参考书上想到了,我也想到了;哪些问题参考书上想到了,我没有想到;哪些问题参考书上没想到,我想到了。第三次备课是在上同一个平行班之后,总结经验,反思失败,在备一次课。从她的“三次备课”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她一贯的勤奋和认真,更感受到了她坚持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和超凡毅力。3遇到“差生”,以耐心教育为主,把学生引上正路。在于老师的教育下,很多学生得到了转化。看看自己的学生,他们不也需要这样的老师吗?于老师虽然身体很不好,但是她克服重重困难,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每

6、一位孩子,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感人之深,令人佩服。她了解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懂得和学生交流。于漪老师博大的胸怀和爱国热诚,真是值得我们一辈子敬佩和学习。其实,要学习于老师的地方太多了,我想以后的日子还很长,要慢慢的学、慢慢的体会才有收获。“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于漪老师的名言。早已名满天下的于漪老师都以这样的话来鞭策自己,更何况我们普通教师。她以这样的信念要求自己,其实更是对我们普通教师的鞭策和勉励。除了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对孩子不仅要重言教,更重要的还是身教!身教重于言传。由此想到我们的教育力量,应该更侧重于从教师活的人格中挖掘,这是一种无声的特殊的教育

7、力量!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学生产生影响的,要多学习,起到一个好的榜样作用。“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可以作为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座右铭。我们教师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学生一直在不断的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应该随着变化,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除了向书本学习外,还需要在实际经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学生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多向学生学习,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多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能理解学生是如何理解知识的,这样可以使我们更接近学生,也可以便于学生理解课本的知识。通过对于漪老师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教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于漪老师指出:我们办教育就是要教育我们的学生成为素

8、质良好、有中国心的人。做人要有基本准则,“德”要放在第一位。通过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知识这一载体,将理想和信念种在学生心中,让学生拥有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有民族精神的根和爱国主义的魂。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都会注意到这么一种现象,哪个班的学生像哪个班的班主任,无论从言谈举止还是行为方式,甚至是穿着打扮。所以,一名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勤奋扎实、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目标和要求的教师,肯定会带出一批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优秀学生。再次,在教学上,作为教师要从教材、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保持自己和传统教学方法优点,博采众家之长,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

9、,又要有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经过自己不断的整合、实践、调整,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要做到这些,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热爱学生。于老师说:“只有对学生真心一片,才能与学生心心相印。”做教师的我们要放低姿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明白他们的渴望和需要,尊重每个人的与众不同,挖掘他们的潜能,更好的因材施教。无执才能无失。最后,我想借于老师的一段话来勉励自己。“我无怨无悔,因为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我就一辈子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一辈子的生命,是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