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 第一朵杏花》研讨课教案_16.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28580 上传时间:2021-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 第一朵杏花》研讨课教案_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 第一朵杏花》研讨课教案_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 第一朵杏花》研讨课教案_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 第一朵杏花》研讨课教案_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 第一朵杏花》研讨课教案_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 第一朵杏花》研讨课教案_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 第一朵杏花》研讨课教案_16.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第一朵杏花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从“第二次看花”中,体会竺可桢对科学一丝不苟的态度,并学会练写人物对话片段。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希沃白板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课文回顾,导入新课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2.课文写了竺可

2、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二、品词赏句,感悟形象1.出示探究话题: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竺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要求:认真读读竺爷爷两次看杏花的部分,边读边圈画出重点词句,细细品味,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并在课文空白处写上简要的批注,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交流“第一次看花”部分,体会竺可桢观察的精确、细致。(1)同学们,竺可桢爷爷看杏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1-5自然段。(出示课文相关语段)(2)组织学生交流:谁来说说你找到的表现竺可桢爷爷看花时特点的词句?说说自己的体会。(3)教师相机点

3、拨:“数了数”、“四朵不同程度地”、“又”、“习惯地问”可以体会出竺可桢爷爷坚持长期观察,养成了认真观察的习惯。“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体会出他观察的精确、细致。(板书: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精确观察)(4)分角色表演:同桌之间一个扮演竺可桢爷爷,另一个扮演孩子,要注意读出竺爷爷看杏花的与众不同。(5)学习提示语:同学们,你们在读他们对话的时候注意提示语了吗?一起来看看:“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这里的提示语是“仰起脸来天真地问”。“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这里的提示语是“弯下腰

4、来,习惯地问”。“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这里的提示语是“有些奇怪”,提示我们孩子是用奇怪的语气说的。“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这里的提示语是“补充了一句”。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这里的提示语是“告诉他”。自由朗读以上的几个句子,读好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情,然后分角色朗读,旁白部分老师读。3交流“第二次看花”部分,体会竺可桢对科学一丝不苟的态度。(1)竺可桢爷爷和孩子相约,明年留心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孩子有了答案。他和竺爷爷展开了一段对话。(2)组织学生交流:这一段对话有什么特点?哪些话是孩子说的?哪些是竺可桢爷爷

5、说的?(3)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他们的对话,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 地说:“刚才。”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 地说。“是。”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然后同桌讨论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教师相机出示六个提示语,学生利用希沃课件选一选。指名汇报答案,师生评议。(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根据提示语分角色表演,读出语气。(4)同学们,当知道第一朵杏花开了,竺爷爷表现得怎么样?读一读课文第15自然段,画出竺爷爷的动作、神态,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教师相

6、机点拨:“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郑重地记下”可以感受竺爷爷当时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一说:这里的“郑重”是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记下”又体会到了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记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同学们,竺爷爷就是这样一个一丝不苟的人。(板书:一丝不苟)来,一起再把这一段话读一读,读出竺爷爷的兴奋和一丝不苟。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三、深入探究,升华情感1同学们,竺可桢爷爷就是这样的一丝不苟,他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这样的话。课件出示: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

7、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2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预设: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3请同学们再把课文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明明写的是竺爷爷的故事,可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呢?以“竺爷爷的故事”为题好吗?为什么?(用“第一朵杏花”做题目,点出了时间的精确,更鲜明地突出竺可桢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4师补充竺可桢的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他进公园,不是像一般人那样为了游览,而是为了对公园里山水、花草等进行观察。他想知道:哪天北海的冰开始融化,哪天桃花开放,哪天白色的柳絮飞舞,哪天布谷鸟初次鸣叫几十年

8、对大自然的观察,练就了竺可桢一双敏锐的眼睛。他能从千树万枝中发现长出的第一片绿叶,从喧闹的城市噪音中听出第一声蛙鸣,透过空中密如蛛网的电线看到第一只燕子,从春风中辨认出第一丝柳絮。他把看到的都记录在大自然日记里:“3月12日,北海冰融。”“3月29日,山桃始花。”“4月4日,杏树始花。”“4月15日,紫丁香始花。”“4月20日,燕始见。”“5月1日,柳絮飞。”“5月23日,布谷鸟初鸣。”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来,让我们带着对竺爷爷的敬意再一次齐读课题。四、练写片段,迁移运用仿照课文第二段,练写片段,题目是考试过后提示:1.读课文第二段,总结这一段中作者记录人物对话集中时的形式特点。2.每人说一段话便独立成一个自然段。3.可写提示语,也可不写。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课后,请同学们搜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读一读,去感受他们的严谨、一丝不苟。六、板书设计第一朵杏花 竺可桢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一丝不苟 精确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