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_29.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34524 上传时间:2021-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_2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_2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_2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_2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_2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_2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_29.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化学与环境(一)课型新授第一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中国环境保护标志;(2)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3)了解空气污染严重的程度及其对人类、动植物产生的不良影响,知道严重危害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及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4)用实验探究并认识酸雨成因及危害,知道减少和防治大气污染(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为例)的措施及化学科学在防治大气污染中的贡献。 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通过学生实验,进行

2、初步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3)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和危害,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参加到环保的行列中来,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工作。(4)通过本节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认识大气污染、酸雨的形成,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难点酸雨形成学生实验的活动与探究课前准备教师:酸雨的形成实验所需仪器和用品.学生:就下列调查主题,进行课前探究活动(1)收集有关大气污染的材料;(2)调查本地的环境污染源有哪些?污染程度是否严重

3、教 学 环 节教 师 调 控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1、主要空气污染物2、污染物的来源3、大气污染的危害3、酸雨的形成及危害谈感想教师小结引言: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的生活越来越好。然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遭到了严重污染,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保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大屏幕展示:中国环境标志创设问题情境:你知道它的创意吗?大屏幕演示:大气污染的相关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1)你知道有哪些污染物会导致大气污染吗?2)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呢?3)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大气污染?4)你知道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一氧

4、化碳的排放呢? 竞赛题:1)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些?2)温室效应是怎么产生的?3)什么导致臭氧层被破坏?4)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录象: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创设问题情境:我国目前大气污染中表现最为严重的是二氧化硫,并形成硫酸行酸雨,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的危害性很大,你们知道酸雨有哪些危害吗?教师引导:为了更清楚地认识酸雨的形成,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酸雨的形成。请同学们按照教材第239页“活动与探究”完成实验。指导学生根据探究的实验事实,总结反应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你有什么收获?(站在教师的高度将考点、重点展示出来)(1)知道中国环境保护标志

5、;(2)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3)了解空气污染严重的程度及其对人类、动植物产生的不良影响,知道严重危害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及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4)用实验探究并认识酸雨成因及危害,知道减少和防治大气污染(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为例)的措施及化学科学在防治大气污染中的贡献。 思考发挥学生想象力,师导生讨论中国环境标志的意图和含义.结合所学知识、生活实际和自己搜集的资料,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小组竞赛观看录象、思考讨论酸雨的危害。学生分组实验1) 观察硫分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现象。2)学会闻气味的方法。3)结合学过的酸碱指示剂的知识检验二氧化硫通如水后溶液的酸性,并测

6、其PH。练习: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结合反应原理描述酸雨的形成过程。学生讨论: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点的整理工作。开门见山引出新课,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饱含热情地参与教学过程。创设了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中国环境标志,发挥想象力,了解其意图和含义,同时引出环保主要从防治空气、水的污染和垃圾处理三个方面来学习讨论。首先讨论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教师抛出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谈论,让同学们根据前面所学化石燃料的燃烧等知识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相关知识来讨论上述问题,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互相学习,然后汇报结果,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并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激发了

7、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交流中有收获。结合所学知识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加深学生对酸雨的认识,增强学生消除大气污染的紧迫感。练习1、近年来,有些城市人民政府通告指出:某月某日禁止摩托车在市区内行驶一天。从中可测定摩托车对空气污染的情况。机动车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A、CO2 O2 N2 B、SO2 NO2 COC、HCl CO2 N2 D、 D、CO2 SO2 CH42、工业发展消耗了大量的化石燃料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呈上升趋势的原因之一,它加剧了( )效应而使气温升高,为了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可采取的措施是(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色的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8、 )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的气体( )。4、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 氮气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C、 一氧化碳和二样化碳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5、南方某市是全国8座“酸雨城市”之一,近年来市区的酸雨比例高达70%,酸雨的PH已接近日常食醋。请回答下列问题。1) 某学生用PH试纸测得某次酸雨较为严重时的PH,你认为他所测得的PH可能是( )A、4 B、4.37 C、2 D、122)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酸雨的主要危害是什么?4) 研究发现我国南方的酸雨比北方普遍。这是什么原因?随堂检测题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在空气中尘埃等的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2)二氧化硫溶于水3)三氧化硫溶于水2、下列情况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1)煤的燃烧;2)工业废气任意排放;3)燃放鞭炮;4)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A只有1)2) B、只有2)4)C、只有1)2)3) D、1)2)3)4)3、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能源,相当于每年燃烧3107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无法控制( )A温室效应B、氮的氧化物的排放C、白色污染D、硫的氧化物的排放教后记: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环保意识。 2.加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