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836142 上传时间:2021-06-06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6.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致命事故预防审核,目前导致致命事故的四个主要因素,上下轿顶 进出底坑,坠落保护,电能:挂牌上锁 机械能,起重吊装作业脚手架作业 使用短接线,致命事故预防审核,FPA审核文件要求,1. 全球工地安全标准WWJSSS,基础,2. FPA审核标准,3. 审核标准,坠落保护 进出轿顶 进出底坑/自动扶梯机仓 零能量状态、挂牌上锁 液压梯工作 起重吊装作业 脚手架作业 使用短接线 临时轿箱,死亡事故预防审核,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坠落保护 Fall Protection,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原则: 所有在一点八米以上工作且有坠落危险的员工都应使用坠落保护设备。 在轿顶、临时

2、电梯和脚手架上工作时,当工作平台的边缘某一处与井道壁之间的距离在300毫米以上时就存在危险。 另外,如果在其它机器或运动设备上工作时也会存在坠落危险。,致命事故预防审核,三个最基本的坠落保护设施是:,防护栏 - 这是坠落保护的最基本方法,坠落限制系统 - 安全短绳,坠落阻止系统 - 全身式安全带、生命线,致命事故预防审核,防护栏必须满足下列条件:,顶部护栏的高度为 900 - 1120 mm,中间护栏的高度为 450 - 560 mm,安全防护栏同其它井道物体之间保持距离至少为 100 mm,护栏应有足够的强度 (可承受 90 kg 的外力),致命事故预防审核,A,防护栏应符合 WWJSSS

3、标准:,1. 上栏杆 1000 mm,2. 中间栏杆 450 mm,3. 足够的强度,致命事故预防审核,A1- 有坠落危险时未使用坠落保护,- 超过 300 mm 的空隙,致命事故预防审核,A 2护栏太低,且没有使用坠落保护,A 3护栏上无中间栏,且未使用坠落保护,A2,A3,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合格的厅外防护栏,致命事故预防审核,使用不合格的防护栏,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厅外未设置防护栏违反了FPA标准,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坠落限制系统(系腰式安全短索)用来防止员工到达坠落危险区域,它必须满足下列要求:,适当的装备 (经过认证/状况良好/正确穿戴),安全带挂钩(额定承载 200 kg / 无快口),

4、短索长度可调 (防止员工到达坠落危险区),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坠落限制系统的 正确使用 1. 短索可灵活调节 (防止员工到达坠落危险区) - A6 2. 坠落保护设备已经过认证 - A8 3. 短索挂钩点的承载已知 - A11,1,2,3,超过 300 mm 的间隙且没有护栏,致命事故预防审核,目前我们在使用的安全短绳,灵活可调,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坠落阻止系统(全身式安全带,缓冲短索和自锁器)用来阻止员工发生坠落,它必须满足下列要求:,设备必须经过认证,保持良好的状况和正确的使用,生命线悬挂点和/或缓冲短索的承载能力必须是已知的 (至少 1400 kg),缓冲短索不能超过1.8米长,并且不能被调

5、节超出这个长度,生命线和短索应防范快口,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合格的坠落保护装备 和正确穿戴,自锁装置 - A7,致命事故预防审核,生命线或安全带悬挂点的承载能力不足或不明,致命事故预防审核,两名员工使用同一条生命线,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全球工地安全标准规定 OTIS员工在工地不得使用半身式安全带,致命事故预防审核,生命线未打结,危险,致命事故预防审核,1,2,3,1、井道内超过2人以上工作必须经过批准 2、井道内未装生命线和工作平台,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在爬梯的2米以上高度工作时,未使用坠落保护 在爬梯的2米以上工作时,爬梯未固定,致命事故预防审核,结束坠落保护介绍,致命事故预防审核,电 梯 控 制

6、 CONTROL OF ELEVATOR,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在井道内工作的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对电梯的 完全控制,这要求员工在进入井道前就对轿厢建立控制,并进行测 试和验证其有效性。员工必须保持他对轿厢的控制直到 离开井道为止。,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进 出 轿 顶 Access and Egress of the Car Top,必须使用安全的程序以安全进出轿顶,致命事故预防审核,验证回路,验证层门回路、急停回路和检修回路时应正确操作,并必须符合下面的标准,每次只验证一个回路,在验证过程中,总是确保你设立一个命令让电梯移动。也就是如果回路接通的话,电梯将响应命令并运动。,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进入、退

7、出轿顶程序(典型),测试厅门安全回路,测试急停开关有效,测试检修开关有效,检验共用按钮和下行按钮,按下急停开关,开始轿顶工作,按下急停开关,恢复检修开关,关闭照明开关,恢复急停开关,结束,测试厅门回路,打轿呼,准备工作,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进轿顶程序 1. 填写工作保证书放置防护栏。 2. 确保电梯无人。 将电梯呼到要上轿顶的层楼,在轿箱内打二个下方指 令(下一层和最底 层),将电梯停到适当位置。(能较容易进入轿顶位置) 4. 打开厅门100MM处,放顶门器拧紧,按外呼按钮,等10 s钟测试厅门门锁有效。(可看厅门缝确定电梯是否移动) 5. 打开厅门,用安全的姿势放顶门器。,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操

8、作者站在厅门地坎处,确认急停开关容易被接触到 (距急停750MM处)。 7. 按“急停”开关,使轿厢处于“停止”状态,打开36V照明,拿开顶门器, 关 闭厅门,按外呼按钮,等10 s钟,测试“急停”开关有效。(可看厅门缝确定电梯是否动)。 8. 打开厅门,用安全的姿势放顶门器。 9. 将检修开关拨至“检修”(INS)位置,急停复位,使轿厢处于检修状态,拿开顶门器,关闭厅门,按外呼按钮,等10 s钟,测试“检修”开关有效(可看厅门缝确定电梯是否移动)。,进轿顶程序,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打开厅门,用安全的姿势放顶门器。按“急停”开 关使电梯处于“停止” 状态。拿掉顶门器进入轿顶。 11. 员工站在轿

9、顶安全、稳固、便于操作检修开关的地方,关闭厅门。 12. 拔出急停开关,首先下按钮、在按公共、后下行+公共 = 电梯下行。 在按上按钮、按公共、上行+公共 = 电梯上行,试好后关闭急停。员工 开始工作。,进轿顶程序,致命事故预防审核,一 . 同一楼层出轿顶 (1). 将电梯停到适当位置 (2). 将轿顶急停开关按下到停止状态。 (3). 打开厅门,走出轿顶,用安全的姿势放顶门器。 (4). 将轿顶检修复位,关闭36V照明,急停复位。 (5). 关闭厅门,移走防护栏,确认电梯正常,结束工作,交给用户使用。,致命事故预防审核,二 . 不在同一楼层出轿顶 (1). 将电梯停到适当位置。 (2). 将

10、轿顶急停开关按下到停止状态。 (3). 打开厅门 100MM处,对外喊句“电梯在 保养,请易靠近”。 (4). 放顶门器复位急停,验证门锁回路。 (5). 按下急停然后打开厅门,走出轿顶,用安 全的姿势放顶门器。 (6). 将轿顶检修 复位,关闭36V照明,急停复位。 (7). 关闭厅门,移走防护栏,确认电梯正常, 结束工作,交给用户使用。,致命事故预防审核,不恰当的验证轿顶检修开关- B3,违反WWJSSS,不恰当的验证门锁安全回路-B1,不恰当的验证轿顶急停开关- B2,超过两个人以上在井道工作- B4,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违反WWJSSS,在没有轿顶急停开关的轿顶上工作- B6,以正常速度

11、运行轿箱- B8,急停开关太远够不上(0.75米) - B7,在没有轿顶检修开关的轿顶上工作- B5,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急停开关必须能从层站上容易触及,开关至厅门距750mm,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轿顶急停开关护圈太高阻止了开关的激活 不符合WWJSSS标准,工地发现问题,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进出底坑 Access and Egress of the Pit,必须采取安全的工作程序来进出底坑,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底坑进出程序(不需移动轿厢),测试厅门安全回路,打轿呼,测试底坑上急停有效,测试底坑下急停有效,按上急停开关,放层门限位器开始底坑工作,开启厅门最大位置,关闭照明开关,恢复上急停开关,结束,准

12、备工作,复位下急停开关,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进底坑程序 填写工作保证书放置防护栏,防止他人误入 坠落。 2. 呼梯至一楼,确保电梯无人,在轿内打二个上指令,(上一层和最顶层) 3. 电梯运行至合适位置时打开厅门100mm处,放顶门器拧紧,按外呼,等10 s 钟,测试厅门有效。 4. 打开厅门,用安全的姿势放顶门器。 5. 按上“急停”开关,使轿厢处于“停止”状态,打开36V照明,拿开顶门器, 关 闭厅门,按外呼按钮,等10 s钟,测试“急停”开关有效。(可看厅门缝确定电梯是否动),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打开厅门,用安全的姿势放顶门器。 进入底坑,按下下急停开关,出底坑,复位上急停开关,关闭厅门 ,按

13、外呼 按钮,等10s钟,测试“急停”开关有效。(可看厅门缝确定电梯是否动) 8 .打开厅门,用安全的姿势放顶门器,按上急停,进入底坑。关闭厅门100mm 处用顶门器固定厅门,进行工作。,进底坑程序,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出底坑 1. 完全打开厅门用顶门器固定厅门,将下急停 复位,出底坑,在厅门外关灯,复位上急停。 2. 关闭厅门,移走防护栏,确认电梯正常,结束 工作,交给用户使 用。,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底坑进出程序(需移动轿厢),乙进入,甲进入,准备工作,甲退出,乙退出,结束,良好的交流和配合,良好的交流和配合,退出时要确保同时 按下两个急停,致命事故预防审核,不合适的验证门锁回路-B10,不合适

14、的验证急停开关- B11,不合适的门限制器- B12,超过两个人在底坑工作没有得到合适的授权- B13,没有底坑停止开关或相似的保护装置- B14,急停开关太远而不能够到(0.75米)- B15,违反WWSSS,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在底坑工作时,门限位器仍在(应关上门),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当员工退出底坑时,他打 开井道门并给他的合作者 指示把电梯开到最底层 (5B).,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偶然因素(续),底坑“停止/运行”开关 位于层门地坎下而不能 够激活使电梯停止运动。,底坑开关应距底坑地面垂直距离在400-1200mm,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控制高危险能量 CONTROL OF HAZARDOUS

15、 ENERGY,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所有的设备必须上锁,或有可选的方法使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如去除主电源保险丝。,上锁/挂牌,当对设备进行操作而不需要开动设备时,机械设备必须处于零能量状态,并将电源上锁挂牌。,在测试设备前,必须检验测试设备(万用表)使处于正常 工作状态,在电源挂锁上牌前必须检查所有的设备使处于零能源状态,致命事故预防审核,“零能量状态”是指消除或控制了危险能量,使之不再成为一种危险,致命事故预防审核,上锁/挂牌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能够正确进行上锁挂牌操作,每位员工必须有一套锁具,每一套锁具至少配备一个钥匙。注意:备用钥匙和锁具名单应统一存放于控制的地方安全员,如果有超过一个以上员

16、工工作时,每位员工都需上锁挂牌,每一个标签上必须注明员工的姓名、工作日期和时间,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未对带电的电路半板进行保护。,工地发现,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控制柜内安装高压保护装置,所有电气设备超过交流50V或直流120V的可接触地区应做高压防护措施。,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在带电环境中戴 金属手表。 包括:不准许佩带金属眼镜、框金属首饰、金属拉练等暴露在外的金属物品。,工地发现,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在使用便携电动工具和其它电器材时必须使用不大于10mA的漏电保护器,到电动工具间的电源线长度应不能超过30米,,10mA漏电保护器,10mA漏电保护器,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其它违反 WWJSSS :,员工

17、不能演示上锁挂牌程序,员工有所有锁的钥匙,在未断电情况下,员工在潮湿底坑工作,在带电设备周围使用非绝缘工具,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液压电梯:,移动液压电梯时必须防止以下情形的出现: 维修或安装 在液压系统下工作 在底坑超过15分钟的维修工作 (适用于所有的工作和时间),每位员工必须能正确演示电梯支撑的使用,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对重支撑装置须有额定的安全载荷标牌,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所有转动部位应得到有效防护,曳引轮、导向轮的防护,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其它违反 WWJSSS,更换钢丝绳 - 没有使用两种独立的措施来固定轿箱,或去 除一半以上的曳引绳和没有让安全钳动作,员工不知道轿厢和对重的重量且不知道从何

18、出得知,致命事故预防审核,高危险作业 HIGH HAZARD OPERATIONS,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在进行高危险作业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来把 受伤的风险降至最低点,其中包括: 装配 安装和使用起重和锁具、脚手架、临时电梯和安装平台 短接线,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起吊的规章和程序必须遵守当地国家的使用标准. 如果起吊的规章和程序不存在,应该在专业人事的帮助下制定此程序.,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图 1 起吊装置未经检验 - D1,PICTURE - 1,PICTURE - 2,图 - 2 起吊装置未经测试和挂牌,工地发现,吊装工具要求每年要进行一次检验,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快口防范,致命事故预防审核,不

19、正确安装索具夹头 - D6,工地发现,致命事故预防审核,使用完好的、有合格牌和使用期限的起吊索具,致命事故预防审核,破损的索具仍在使用,工地发现,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在悬挂的重物下工作 - D8,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脚手架,所有的脚手架必须按制造商的建议搭建。,所有的脚手架和脚手架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脚手架必须由有能力的人进行检查,以能合适的搭建和发现材料的缺陷,发现的问题必须在使用前整改,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头顶保护,脚手架必须安全的固定以防摇晃或移动,脚手架设计要求:,必须安装足够的护栏和踏脚板,必须提供一套安全的方法来进出脚手架.,整个脚手架应该安全固定,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外径48mm,壁厚

20、3.5mm,脚手架钢管材料质量要求,钢管的管面应无裂缝、弯曲变形、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 钢管表面应做防锈处理。,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扣件,钢管扣件一般采用锻造构件,是连接各钢管杆件的连接件。 扣件可分为直角扣件、对接扣件、旋转扣件。 扣件表面应做防锈处理。不得使用有裂纹,扣件螺栓螺纹滑牙等损坏的扣件。,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脚手架,工作平台的脚手板必须铺满,且脚手板要固定绑扎。除厅门口策以外的其它三面应设踢脚板。,踢脚板,致命事故预防审核,1。立杆必须采用不同长度,接头相互错开,以保证脚手架整体牢固。 2.每个工作平台以(厚)50(宽)250以上的木板。在适当位置加两道紧箍,以防止木板劈裂。竹串

21、片应采用材质坚硬,不易折断、无虫蛀及腐朽的材料。绑扎材料一般采用10#-12#铁丝,绑扎材料不得重复使用。 3.脚手板应延伸出横杆150300mm,脚手架,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脚手架接地,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接地线金属环扣(喉箍),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脚手架需挂验收合格牌,脚手架,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支架,用支架作为辅助支撑,当高度在50-100M的井道时,需要从底坑开始每隔15M采取加固措施。以下提供二种方法。,(方法:一),致命事故预防审核,钢管斜撑,支斜撑4道钢管,斜撑钢管与井道壁的交角为30,方法:二,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安全钳的动作、安装和功能不健全 - D20 无多重安全措施来预防安装平台和

22、临时电梯失效 - D23 员工不熟悉安装平台的搭建要求 - D24,其它违反 WWJSSS,其它违反 WWJSSS,致命事故预防审核,短接线,只有在没有其它的办法来完成工作时,才可以使用短接 线来短接或使工作回路失效。,适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维修、调试和修理问题。,致命事故预防审核,为每一位员工实施正式的培训,并保存记录,必须根据工作的要求来签发短接线并进行控制,必须为每根签发的短接线进行标记,包括使用者的姓名、日期和编号 短接线号由两个大写字母和三位数字组成,例如HZ001,在使用短接线前,每个有关的设备必须停止向公众服务,在短接回路前,必须确保电梯以慢车或检修状态运行,短接线,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注意: 在把电梯交付使用前,必须确保所有使用过的短接线 从现场拿走。,短接线,致命事故预防审核,机修工放他的钥匙在PP包里 - D28,短接线,规范的短接线操作步骤,致命事故预防审核,其它违反 WWJSSS:,机修工不能解释短接线的用途 - D29,致命事故预防审核,谢谢大家参加FPA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