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 直方图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教案_0.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38029 上传时间:2021-06-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 直方图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教案_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 直方图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教案_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 直方图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教案_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 直方图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教案_0.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0.2 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一)内容:直方图(二)内容解析这节课使学生了解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用直方图可以直观展示数据在某一区域的分布状态,用于对总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直方图的绘制是否合理、准确,直接对数据分析造成影响,要画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图,首先要获取这组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其次要选取恰当的组数与组距在统计中,用来描述数据特征的统计图,除了直方图,通常还有条形图、折线图等,将直方图与比较类似的条形图进行比较,有助于对直方图特点及适用范围的认识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节课的重点:正确地画出一组数据的频数直方图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一)教学目标认识直方图,能画直方图。(二)目标解析

2、达到目标的标志是:给定一组数据,学生会合理地确定组距与组数,会制作频数分布表,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三、教学问题诊断和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是分组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利用频数分布规律来解决问题的统计过程,为了得到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需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一组数据分成多少组合适呢?这不仅与数据的多少有关,也与数据本身的特点有关,组数的多少要适中,若组数太多,数据分布会过于分散,若组数太少,数据分布就过于集中,这些都不便于观察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组数的多少才合适,这就需要学生有一个尝试过程和归纳过程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决定组距和组数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

3、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你知道怎样选择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要取得这63名同学的身高的数据追问: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收集这些数据呢?问题2:已知63名同学的身高的数据,要挑出身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我们应该怎样整理数据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指出: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分布情况,即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因此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设计意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了解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和经验,利用频数分布确定入选方法,使学生了解用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意义和作用(二)探究新知问题3:究竟分几组比较合适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提醒: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原则上100个数据以内分512组较为合适,且组数为正整数。设计意图:在讨论中使学生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组数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4:组数的多少由什么决定?师生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回答:组数多少由组距决定,组距越大,组数就越少,组距越小,组数就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