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21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_24.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38140 上传时间:2021-06-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21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_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21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_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21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_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21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_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21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_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21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_24.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课前复习抽背课文,复习巩固生难字词。二、新课导入庄子和孔子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思想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智、博学、善辩。三、自主预习检查预习(1)重难字鲦鱼(tio) 濠梁(ho)(2)古今异义安(3)一词多义固(4)文言句式判断句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四、疏通文意1重点词语解释濠梁: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鲦鱼:一种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是:这。从容:悠闲自得。安:怎么;哪里。全:完全,肯定(是这样)。循其本:追溯话题本

2、原。循,追溯。其,代话题。本,最初。云者:助词,用于句末,表停顿,以引起下文。既:已经。2重点句子翻译(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4)请循其本。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五、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庄子与惠子辩论的问题是什么?双方的观点各是什么?答案示例: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庄子: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惠子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他的依据是什么?答案示例:理由一: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

3、乐。理由二:惠子不了解庄子,不知道庄子的想法。3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答案示例:庄子把“安知”,解释成“从哪里知道”,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其机智灵活跃然纸上。(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庄子为什么会认为鱼儿是快乐的呢?文章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答案示例: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他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这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反映,这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2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呢?答案示例: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三)品读课文

4、,句段赏析品味“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答案示例:此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庄子避开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取反问的方式,以“非我”者“不知我”推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据理力争。(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如何理解本文的主旨?答案示例: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其“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1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答案示例:(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

5、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从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2本文突出的写作特色是什么?答案示例:(1)采用对话形式。文章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一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将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2)笔法轻松,充满幽默、机智。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论辩,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本文却用闲适、轻松的笔调描述论辩过程,语言幽默。(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惠子相(

6、xi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n ch),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泉不饮。于是鸱(ch)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译文: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庄子)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六、课堂小结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其题虽小,其旨甚大。除了第一句用叙述语言交代故事背景,通篇采用对话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庄子肯定自己能知道鱼之乐,惠子则否定了庄子的说法。且不说这场辩论谁是谁非,光是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来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谈,就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一种怡情益智的享受。七、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八、板书设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