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加与减(一)跳伞表演》公开课教案_1.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40543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加与减(一)跳伞表演》公开课教案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加与减(一)跳伞表演》公开课教案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加与减(一)跳伞表演》公开课教案_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加与减(一)跳伞表演》公开课教案_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加与减(一)跳伞表演》公开课教案_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加与减(一)跳伞表演》公开课教案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加与减(一)跳伞表演》公开课教案_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跳伞表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跳伞表演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0到12页的内容。本单元教科书共安排了6节课来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在这6节课中,前3节课的结合学生熟悉的背景让学生集中精力探索计算方法;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算法之后,再用2节课,以“比较两个量的多少”为背景学习减法。其中本节课重在理解“比较两个量的多少”用减法计算的道理,丰富学生对减法意义的认识,同时巩固前面学到的计算方法。这样做既落实了解决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的理念,又方便教师教学,更重要的是分散了难点,使学生容易消化吸收。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8的退位减法后, 进一步学习十几减7、6、5等数退位

2、的减法。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思维方法和计算方法,但学生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比10以内的减法要困难一些,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并能简单应用。2.在探索解决“谁比谁多(少)多少”的问题中,进一步感知解决策略的多样性。3.培养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教学难点:求谁比谁多(少)多少,用减法计算。养成教育训练点: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准备:课件 圆片教学方法

3、:启发式教学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了“谁比谁多几”的内容,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还记不记得是怎么解决的。2.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回答得真棒!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美丽的大森林举行的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3.投影出示10页的主题图,边观察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问题?(1)我发现了飞行员在表演跳伞,红伞有14个、蓝伞有7个、黄伞有6个。(2)我想到了红伞比黄伞多多少个?蓝伞比黄伞多多少个?红伞比蓝伞多多少个?(3)黄伞比红伞少多少个?黄伞比蓝伞少多少个?蓝伞比红伞少多少个?(4)红伞和黄伞共有多少个?红伞和蓝

4、伞共有多少个?黄伞和伞队共有多少个?(设计意图:在数学学习中,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比什么都重要。这一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问题,再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增强了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二、探究新知。1.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1)用圆片摆一摆,算一算。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2)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同,学生自主列出相关算式,解答“红伞比黄伞多几个”这个问题。(3)老师引导学生说出算理。(4)学生用摆图和列式的方法独立完成“蓝伞比红伞少几个”这个问题。(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全小

5、组合作学习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到实处,在这节课里,老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开展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的学生活动。这样,小组学习活动就能用得恰到好处,能体现如何进一步地面向全体同学。)2.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3.小结: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三、巩固练习。1.比一比,算一算(1)说一说图片所表达的内容,找到数学信息。(2)列式计算(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的第2题3.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的第3题引导学生理解“谁比谁多(少)”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练习,使不同学生吸收到适当知识,

6、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做到各尽其才。要使每个人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必须因材施教,如:对中下生,要求要降低一点,掌握好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才让他们做稍微复杂的练习;对优等生,要求就要提高,要求他们做稍有难度的题目与练习,挖掘他们的潜能,令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要有所发展。)4.玩游戏:找朋友(设计意图:这一开放性活动设计把学到的知识融入游戏中,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性学习方式,这种探索性的基本形式是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 5.说一说,根据所给的数说一句话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学习了比多、

7、比少是用减法计算),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五、拓展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11页试一试第2题,发现规律。板书: 跳伞表演(比多、比少)14个 6个 7个比多几个? 比少几个? 14-6=8(个) 14-7=7(个)答:红伞比黄伞多8个。 答:蓝伞比红伞少7个。(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既简单明了,又突出重点。)教学评价:这节课是在解决“比多比少”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的计算。这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开课时,通过观察空中跳伞表演,让学生大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

8、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2、 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 注重整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通过让学生整理,并讨论从中发现了什么。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四、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在设计一节课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注重情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开课时,以精彩的飞行表演入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结尾时,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使学生兴趣浓厚,乐于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