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堂PPT).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841562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堂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堂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堂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堂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堂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堂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堂PPT).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2,微生物包括哪五类:,病毒 细菌 放线菌 真菌 原生动物,特点:结构都相当简单,个体多数十分微小.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有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病毒界,一、基础知识: (一)微生物,3,菌落:,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就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 菌落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4,菌落,细菌的菌落特征因种而异,5,思考: 1 什么是培养基? 2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培养基有哪些种类? 3培养基一般含哪些营养物质? 4 什么是选择培养基,

2、请举例 5什么是鉴别培养基?请举例,6,一、基础知识:,(二)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置出的供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1)按物理状态分: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其中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保存及分离、鉴定菌落、活菌计数等,半固体培养基可观察微生物的运动,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发酵工业。 (2)按功能分: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3)按成分分: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1.培养基的类型和用途,7,选择培养基,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 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 的

3、生长的培养基,两种方法:,8,鉴别培养基(培养基加入某种化学药品或指示剂而与目的菌株的代谢产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鉴别培养基:,如在检验饮用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指示剂后,伊红-美蓝就会与大肠杆菌代谢中产生的有机酸反应,生成深紫色络合物,并带有金属光泽。,9,2、原理:刚果红染色法(CR),刚果红 纤维素,红色复合物,纤维素酶,纤维素分解菌,红色消失,出现透明圈,透明圈,10,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和氮源、 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例如:生长因子(即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

4、嘧啶)以及氧气、二氧化碳、渗透压等的要求。,培养基的成分,11,二、消毒和灭菌,1 消毒和灭菌的区别,2常见的消毒方法并举例 3常见的灭菌方法并举例,12,1、煮沸消毒法:100煮沸5-6min 2、巴氏消毒法:70-75 下煮30min或 80 下煮15min 3、化学药剂消毒法:用75%酒精、新洁尔灭等进行皮肤消毒;氯气消毒水源 4、紫外线消毒 ,(1)消毒的方法:,3.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13,1、灼烧灭菌 2、干热灭菌:160-170 下加热1-2h。 3、高压蒸气灭菌:100kPa、121 下维持15-30min.,(2)灭菌的方法:,14,三、实验操作,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

5、基(用于培养细菌),15,1计算 2 称量 3溶化 4调pH: 5分装: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而引起污染。分装三角烧瓶的量以不超过三角烧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6 灭菌 7倒平板,操作步骤,16,倒平板技术,17,2、纯化大肠杆菌,接种方法有: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画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钟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画线后,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微生物的接种技术,18,19,20,21,微生物的恒温培养,微生物的恒温培养,22,【典例解析】,例1关微生物营养物

6、质的叙述中,正确的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碳源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答案:D,23,例3右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请据此回答: (1)右表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 。 (2)若不慎将过量NaCl加入培养基中。 如不想浪费此培养基,可再加入 .,自养型微生物,含碳有机物,24,(3)若除去成分,加入(CH2O),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 。 (4)表中营养成分共有 类。 (5)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 (6)右表中各成分重量确定的原则是 。 (7)若右表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应该增加的成分 。,固氮微生

7、物,3,调整pH,依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确定,琼脂(或凝固剂),25,二 尿素细菌的分离,选择性培养基: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 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 的生长的培养基。,26,培养基配方三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0g 尿素 1.0g 琼脂 15.0g,培养基配方二 KH2PO4 3g MgSO47H2O 3g NaNO3 2g 葡萄糖 10.0g 尿素 3.0g 琼脂 15.0g,培养基配方一 KH2PO4 3g Na2HPO4 1.4g NaNO3 2g MgSO47H2O 3g 葡萄糖 10.0g 琼脂 15.

8、0g,27,二 统计菌落数目,思考:1 用什么方法? 2 一般选择菌落数在什么范围内?,28,三 设置对照,目的: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请设计:1判断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污染 2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有筛选作用,29,纤维素酶:,纤维素酶:,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纤维素,C1酶、CX酶,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葡萄糖,组成上:复合酶,功能上:水解酶,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30,实验设计,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鉴别,选圈菌落,31,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 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 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D,32,在光亮处用同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单细胞 绿藻和单细胞的酵母菌, 其结果下图所示(甲为绿藻,乙为酵母菌)。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培养液中 A缺少无机盐 B氧气含量太高 C缺少有机养分 D不含二氧化碳,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