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教案_6.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47145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教案_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教案_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教案_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教案_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教案_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教案_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教案_6.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设计作者信息电话及邮箱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及章节人教2011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10.1节实验与探究 单位教学设计教学主题 10.1 实验与探究瓶子里有多少粒豆子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一节中的实验与探究 2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学生在完成了“10.1统计调查”的学习之后进行的学生对统计内容以及抽样调查有一定的学习和认识.本节课实验其实就是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变成一个趣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同时也极大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热情.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在生产和科研中常用到的“捉放捉”的方法,这个方法就利用了用样

2、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同时也了解试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品尝探究成功的喜悦,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本节活动课的开展和学习,也为同学们后续统计概率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有着一定的学习经验及活动经验,形成了较好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并能在教师引导下低起点、小步距进行探究在前面学习抽样调查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抽样调查所反映的统计思想并不能很好地与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不能深刻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这一思想。结合我班学情,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能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但团结协作,合作探究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

3、高三、 设计思想(基本理念、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等)1、创设课堂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公开课上,一节课的好坏全在开始的那几分钟上,既要很快切入主题,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注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里让学生观察自己桌面上瓶子里豆子,并思考如何估计豆子的数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具体的事物来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动手实践,大胆探索。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统一.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有关问题.2、新教学理念指出,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当好“导演”,引导学生参与进学习,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而对于学

4、生实验与探究的内容,就更应该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节课进行的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理解统计思想并解决问题.通过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欲,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的高效教学模式。3、训练反馈以游戏的方式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欲望,既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能力,又能及时找出不足,调整学习目标,促进自身发展. 通过解决蕴含所学知识的实际问题将新知识内化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把知识纳入系统,促进学生理解、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促进教学

5、观点的形成与发展,更好地进行构建知识,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升华最后在作业布置环节,布置弹性作业体现同起点不同终点的思想,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此外,布置小组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也能进行探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通过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方案收集数据2、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了解试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使学生学会以数学的角度提出和理解问题,应用统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体验一种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到的“捉放捉”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6、:1、 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和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体验互动交流精神.2、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观念,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3、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了解试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难点:实验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抽取合适的样本.六、实验工具1、 记号笔24支(每组3支);2、透明的小玻璃瓶8个(每瓶装的豆子数量差不多)3、

7、实验记录单,4、一次性杯子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如小学时,我们学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今天想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大家观察桌面上的一瓶豆子,想想你可以用多少种方法估计瓶子中豆子的数量?1、 体会身边的数学知识2、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方案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合作交流,解读探究(2分钟)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问题1

8、: 瓶子中有多少豆子?可能存在的参考方案:1、 全面调查: 直接数瓶子中的豆子2、 抽样调查:(1)用称重的方法:先称出一定数量豆子的质量,然后再称出总的质量,这样也能估计豆子总数。(2)用平均分堆的方法:先把豆子大概等分成若干堆,数出一堆的数量,进而估计总量。 (3)可能存在部分同学会回答到本节课的实验方法“捉放捉”小组交流后,学生竞答,面对具体的事物,引导学生参与进学习,知道解决问题有好多种方法,同时也了解到试验也是获取数据的有效方法小组合作,动手实验(12分钟)三、 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完成一个实验估计瓶子中豆子的数量。实验步骤:(1)从瓶子中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豆子的

9、粒数m。(2)给这些豆子做上记号。 (3)把这些豆子放回瓶子中,充分摇匀。(4)从瓶中再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豆子的粒数p和其中带有记号的豆子的粒数n。 师:1、思考:观察自己桌面上瓶子的豆子,取多少数量豆子合适;2、第三步中要充分摇匀,思考充分摇匀的目的是什么?3、各组组长负责统筹安排组员的实验任务,各组员分工合作,一起完成,由组长负责登记实验记录单。 1、学生熟悉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2、各组组长进行实验任务的分配,组员团结协作完成,组长负责记录实验记录单。1、让学生分析讨论,感受样本选取的代表性和随机性.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

10、力.3、让学生自己感受整个实验的过程,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探索分析展示成果(11分钟)四、 探索分析,解决问题(一)师:每个小组都记录了m,n,p的值,很好地完成任务。记瓶子中总的豆子数为q,现在请各小组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然后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回答:(1)在第4步中什么可以看成样本,则什么可以看成总体? (2)第3步中为什么要充分摇匀? (3)样本中有几种豆子,标记的豆子占样本总数的比值为多少? (4)在总体中有几种豆子?标记的豆子占总体总数的比值为多少? (二)用m ,n,p的式子表示q.结论:mq=np 得 q=mpn 强调:充分摇匀的目的是让每一粒豆子被抽到的可能性相等,让样

11、本更好地代表总体。(三)实验结果展示(1)利用得到的数据m, p, n ,估计原来瓶子中豆子的粒数q.(2)数出瓶子中豆子的总数,验证你的估计.(四)分析实验结果(1)样本不宜过多或过少,过多了费力,过少了会使抽样误差变大.(2)不同的样本可能得到的结果不一样.(3)实验结果是一个估算值,与实际有一定的误差,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步骤(3)(5)多做几次,最后就q的平均值,但也是个估算值。1、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回答.2、引导学生回答,并归纳总结,教师板书,讲解.3、小组各派一个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实验结果.4、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并提出疑问.1、设置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有针对

12、性的进行讨论,提高讨论的效率,提倡团队的精神。2、让学生自我展示实验结果,并能够大胆提出疑问,提高探究意识.拓展延伸,总结方法(2分钟)五、 拓展延伸,总结方法思考:鱼塘里有多少条鱼?你用什么方法可以估计?适时进行实验总结,引出“捉放捉”实验方法,这个方法其实就是利用了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实际中常用它来估计一个总体的数学,在生产和科研中常用到。 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并回答.学生当“小老师”登台讲解、老师点拨的情况下熟悉、巩固余角补角的性质拓展提升,再次感受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学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0分钟)六、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师:接下来我们来玩“

13、砸金蛋”的游戏,请同学们做好准备抢题。共有4个金蛋,设置了如下的题目:(1)为了估计鱼塘中鱼的数量,第一次捞出100条,并将每条鱼作出记号后放回鱼塘,当它们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又捞出200条,其中带有标记的鱼有20条,则估计鱼塘有鱼多少条?(2)某原始森林地区为了估计该森林的布谷鸟的只数,先捕捉40只布谷鸟分别给它们做上记号,然后放回森林,等过一段时间,这布谷鸟完全混合于鸟群中后,第2次捕捉了30只,其中有6只有标记,从而估计该森林约有布谷鸟多少只?(3)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师追问:同学们还有进行补充的吗?也谈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1、学生抢题,进行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在

14、老师点拨下进一步感受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2、学生反思,把知识纳入系统. 用“砸金蛋”游戏的方式呈现课堂训练以及课堂小结,让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的高效模式的转变.巩固提升布置作业(1分钟)七、 巩固提升,布置作业必做题1、复习今天所学知识2、完成校本本节A,B级作业3、每个小组设计一道“估计某物总体”的题目选做题完成校本本节C级作业1、学生先复习,再次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完成相对应的题目,也可以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2、课后再次小组合作完成作业,互相指导,把高效延续到课后. 1、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安排.弹性作业体

15、现同起点不同终点的思想,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提高能力.2、布置小组作业,也鼓励学生在课后也能进行探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八、 板书设计 10.1 实验与探究 瓶子里有多少粒豆子一、 实验结论 例题 : 实验结果展示 二、 总结方法三、 实验思想八、教学反思根据课堂学生反应,以及同组老师的评价,针对这节课,我做如下的总结和反思:一、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6、”,因此,本节实验课,我在每组内安排一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作为核心,这样便于每个小组的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使整个活动过程顺利的进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热情高,气氛好,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加深对数学思想的理解本节课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进一步感受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的同时,了解实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通过实验,学生将体验一种在生产和科研中常用到的“捉-放-捉”的方法。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充分摇匀”的必要性,目的是使瓶子每粒豆子被抽到的可能性尽量相等,使样本能够

17、更好地代表总体,各小组通过实验所得到的最后结果可能有所不同,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样本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三、对数学实验课开展的认识数学实验教学通常是把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有关的教学实践活动设计为数学实验,通过的适当的实验设计既能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又能借助实验的模拟功能帮助学生突破一些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像其他科目的实验一样,数学实验教学也会遇到种种问题,比如学生操作上的错误,实验开展与数学课堂时间紧迫之间的矛盾等.所以教师需要提前动手做一遍实验,并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既可以享受到探索发现的乐趣,又可以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学方法和模式很多,但不论是哪一种方式,教师不要替学生下结论,要让学生经历探究感知的思维过程,能让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