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47428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吨的认识”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数学年 级三年级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教 师韩雪枫单 位宁夏吴忠市利通一小课题名称“吨的认识”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吨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

2、渡的阶段。怎样将“1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拉近1吨与学生的距离,是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感受”中发展。 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是能够灵活应用吨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力目标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质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放动画片曹冲称象。 2、你知道称象的体重,用什么单位

3、?师:像大象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 3 、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4、 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5、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故事激趣: 1、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 2、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 3、“吨”和

4、“千克”有什么关系?板书:1吨1000千克。 4、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板书400+300+500+100=1300千克 (二)、感受1吨 1、做游戏:估计体重。 要求: (1)互相抱一抱你的好朋友。 (2)估计一下他的体重。 (3)把你的体重告诉抱你的好朋友。 2、假如把全班同学的体重都看作是25千克,要多少个同学合在一起才会有1吨? 板书:40个同学合在一起体重是1吨。 3、说出生活中质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三)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7: 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一)尝试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 用吨作单位

5、的物品有哪些? (2)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2、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二)实践应用 1、在( )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重25( ) 一个乒乓球重3( ) 一袋化肥重50( ) 一只大象重6( ) 一辆货车载重4( ) 一支粉笔重5( ) 2、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面包,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学校。我又买了一支15克的铅笔,拿着2吨的笤帚去扫环境区。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 (三)拓展提高 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要使

6、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重量2500千克4吨6吨9吨2500千克教师点评论。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板书设计吨的认识1吨1000千克3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作业或预习作业设计1、扩展题: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KG(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A、如果是孩子,每次可以乘坐几个?B、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写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2、了解一下

7、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自我评价本节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尝试活动,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发现,在尝试中成功。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注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生成创设条件。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中教师创设了动物过桥的情境,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引入,抓住学生“童心”激发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情绪高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加到学习的过程中。 2、各种感官参与,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的学习平台。教学中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为载体,通过看一看、想一

8、想、说一说、算一算、背一背等方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帮助学生感悟1吨、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特别在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小组中驱除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吨的例子,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尝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平台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 “吨”的概念比较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比较远,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获得充分的体验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建立数学概念,要尽量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建立表象。虽然学生已学习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对质量单位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许见到过“吨”,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

9、,不能只凭观察得到,再说像“吨”这么大的质量单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更谈不上有什么体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1吨”到底有多重,老师先让每位学生轮流抱一抱同伴,说说感觉,按三年级学生每人25千克计算,全班40位同学约重1吨;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重约1吨重?最后让学生,(1)、在( )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2)、小明的日记.(3)、拓展提高练习通过具体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一、提供“生活”材料,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 本节课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事物中选取事例。例如:导入时让学生说

10、说身边一些物体的质量,在教学“吨”这个概念时,让学生背一背同桌的体重、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算一算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是用吨做单位的,这些素材都是学生常见的,有感情的,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截取的,所以学生感兴趣,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另外,在学生体验感悟了“吨”的实际概念后,既让学生了解了吨、千克、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进行了区分,又让学生明白了原来课外的一些知识里也有今天的学习内容,吨的知识处处有。同时又自然地过渡到吨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将学习变成了主动的学习。 二、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

11、仅是要让学生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地说,能力不是一教就会的,而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因此,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因此,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估、背、算等一系列有机结合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不仅深刻地认识了重量单位吨,还发展了他们的观察、想象、交流、实践等能力。如在课中让学生同桌做背靠背互相背一背的游戏,再问问对方有多重?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选重量是25千克的同学上来,告诉学生按一个小朋友25千克计算,2个这样的同学重多少?4

12、个这样的同学呢?如果让你背会觉得怎么样?再次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说说多少个这样体重的同学会重1吨?得出40个这样的小朋友的体重大约是1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鲜明的表象。 三、提供“延伸”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学生回顾了学习历程后, 设计实践活动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去调查自己家每月份的用水量,看看用水量大不大,分析其中的原因,想想有什么节水的办法?试着写一篇日记。这样,不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也是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的,自然地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评议一单位:利通一小 姓名: 宗玉娥 日期:2013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