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第三节PPT演示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860010 上传时间:2021-06-08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7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第三节PPT演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第三节PPT演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第三节PPT演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第三节PPT演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第三节PPT演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第三节PPT演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第三节PPT演示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情景导入 2011年12月20日,随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第九级抽水泵站枣庄市韩庄泵站5台机组联合试运行并正 式通过验收,山东省 南水北调工程已具备 调水入境条件。,新课学前导航,明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将建成通 水,届时长江水有望通过引黄济青通道进 入棘洪滩,长江黄河明年或在青岛牵手。 【思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为哪些 地区供水?此工程对供水区的生态环境有 何影响?,目标定位 1.联系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性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供需状况,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通过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的优缺点对比,学会评价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线路。,3.联

2、系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工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资源调入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_、俄罗斯、 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巴西,2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性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1)自然因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导致水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南多北少。 (2)社会经济因素:北方地区人口和耕地占全国比重较大,工农业发达,但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南方地区的1/3,所以水资源供需矛盾极为突出。,3长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地理 条件 (1)水量大: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占全 国的1/3,属于_区。 (2)流量稳定:

3、长江_稳定, _分配也较北方各河相对均衡。,丰水,年径流量,季节,(3)地理条件优越: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与缺水严重的 _相邻,有利于兴建从长江引 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华北平原,图表解读 1教材表331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对比,据表分析: (1)从表中数据对比能够发现我国水资源的总体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2)从表中可以看出,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是哪几个?原因是什么?,(3)如何解决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存在的供需矛盾? 提示:(1)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总 体上是南方多,北方少。,(2)海河、滦河和淮河人均水量最少, 缺水问题最突出。这里地多、人多、工 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因而是水

4、资源最 紧张的地区。 (3)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以有余补不 足。,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1西线工程 (1)路线:位于最高一级的_ 上,从长江上游引水到_上游。 (2)优点:地势高于西北和华北地区, 可以_供水。,青藏高原,黄河,自流,(3)不足:长江上游_,只能为 黄河上中游的_地区和_部分地 区补水。 2中线工程 (1)路线:从长江中游_水库和 _库区引水到华北地区。 (2)优点:可_供水到华北平原大 部分地区。,水量有限,西北,华北,丹江口,三峡,自流,(3)不足:挖掘河道工程量大,占用农田多 等。 3东线工程 (1)路线:位于_阶梯东部,沿京杭运 河到华北地区。 (2)优点:有京杭运河

5、可利用,工程量小。 (3)不足:黄河以南因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第三,思考感悟 1除南水北调工程外,我国重要的大型调水工程还有哪些? 【提示】有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 黄济青、引黄入晋、引黄济津。,2我国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方案? 【提示】东线方案可利用京杭运河 输水,经过平原地区,工程量小,投 资少,输水量大。,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 可进一步改善_区的投资环境,为 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同时可 以缓解_争水、_争水、_ 争水的矛盾。,调入,城乡,地区,工农,(2)经济效益:大大促进供水区的 _发展。 (3)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

6、生活、 工业用水,改善城乡居民卫生条件,缓 解_大幅度下降趋势和_ 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使 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经济,地下水位,漏斗,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海水_, 河口盐度_,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 _,使航道淤塞。 (3)调水会对江淮地区的_ 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上溯,升高,淤积加重,水生生物,(4)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的地势低洼, 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 水后土壤容易发生_。 (5)东线沿线地区经济发达,大量 _排放会降低水质。,盐碱化,污水,思考感悟 3针对南水北调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应对措施?

7、【提示】对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应该预先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具体措施可对照具体问题逐一说明。,图表解读 2教材图333西气东输工程线 路,据图分析: (1)我国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总的分布格局有何规律? (2)西气东输工程线路主要经过哪些地 形区?,(3)西气东输工程线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中段北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我国天然气资源在陆上主 要集中于四川盆地、陕甘宁、柴达木盆 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总的格局是西 多东少,北多南少。,(2)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 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 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经 过的河流有黄河

8、、淮河、长江。,(3)西气东输工程线路选线的主导因 素是城市:城市是天然气的重要消费 市场。西气东输路线中段北折经鄂尔 多斯高原的原因:鄂尔多斯高原的长 庆油田,在天然气勘探方面取得了重 要突破,可作为西气东输的补充气源, 利于西气东输稳定的供气。,1从时空角度探讨我国水资源分布不 均的成因,【疑难辨析】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缺水严重吗? 华北地区较西北地区缺水更为严重,尽管华北平原地区降水量多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但由于该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发达,需水量大,成为全国缺水严重的地区。,2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与南水北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

9、表回答(1)(2)题。,(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 是()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2)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在2003年开工的巨大工程是()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黄河小浪底工程,【解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为南多北少,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为北多南少。为了缓解北方缺水的问题,我国实施了许多跨流域调水的工程,其中最著名的为南水北调工程。 【答案】(1)B(2)C,【拓展延伸】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除南水北调外还有引黄入晋、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滦入唐。世界上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澳大利亚的东水西

10、调工程,俄罗斯的北水南调工程,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等。,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的工程建设目标是:东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自南向北)_河、_河、_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状况。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_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差的是_线工程。,(3)北京人喝的长江水来自_线路调水工程,该线路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市是_(简称)。 (4)南水北调遵循的三大原则: _;_;_。 (

11、5)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东线调水方案自 南向北依次经过长江、淮河、黄河、海 河,输水到天津,其中黄河以南地势北 高南低,需要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地势 南高北低,水可以自流;东线调水路线 经过的淮河、黄河和海河流域由于人口 众多,工农业发达,降水较少,用水特 别紧张。,第(2)题,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 江工业园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 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污水排放会降 低水质。第(3)题,中线工程将长江水 输送到北京,中线工程沿途经过湖北、 河南、河北、北京。第(4)题,南水北 调遵循的三大原则是先节水后调水、先 治污后通水

12、、先环保后用水。,第(5)题,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淡化海水等。,【答案】(1)淮黄海C (2)东 (3)中鄂、豫、冀、京 (4)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5)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等。,方法突破图表法记忆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新华社2011年11月3日电,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主体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超过80%。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 程路线图”,回答(1) (2)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 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污染严重,水质差穿越

13、黄河,要建穿黄隧道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 B C D,(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北方地区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解析】第(1)题,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穿越的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 变化较大,因此冬季调水量较小;中线 工程需要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同时 穿越黄河还要建隧道。第(2)题,大量 调水,汉江水量减小,会减轻汉江下游 的防洪压力;,盐碱化是由地下水位大幅上升引起的;中线工程对海河影响不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会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

14、会的发展。 【答案】(1)B(2)D,一、教材P66活动 1三条线路的优缺点比较表,2.南水北调调入区和调出区居民调查表,二、教材P67活动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分布不均。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而我国主要能源消费区集中在华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分布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资源布局和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 (1)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能源地域分布不均状况。,(2)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对接,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3)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4)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