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08676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1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13.020.10CCSZ04DB4403深圳市地方标准DB4403/T6292025代替SZDB/Z702018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Guidanceofgreenhousegasemissionsverificationfororganization2025-05-29发布2025-06-01实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原则15 核查流程26 核查策划47 核查程序58 核查结果10附录A(规范性)组织温室气体核查相关文件模板13附录B(资料性)温室气体核查参考示例26参考文献3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

2、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SZDB/Z702018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与SZDB/Z70201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核查组组建的要求(见6.2);b)更改了核查准备的具体要求(见6.3,2018年版的5.2.2);c)更改了实质性偏差门槛值的排放量下限要求(见6.4.1),增加了偏差计算的方法(见6.4.2);d)更改了文件审核对象要求(见7.1.1,2018年版的5.3.2);e)增加了文件审核的技术要求(见7.1.2);f)更改了“核查计划”(见7.2.1,2018年版的5.3.4);g)更改了多场所抽样方法的

3、数量要求(见7.2.2.2a),2018年版的5.3.3.2b),更改了能源问接温室气体排放抽样比例要求(见7.2.2.2b),2018年版的5.3.3.2b);h)将现场核查”(见2018年版的5.3.5)、“检验方法”(见2018年版的5.5.2.3)、“交叉检查”(见2018年版的5.5.3)更改后纳入“核查方法”(见7.3.1.1);i)增加了组织在现场核查过程中的职责(见7.3.2.2);j)增加了现场核查的内容及技术要求(见7.3.3);k)增加了末次会议的技术要求(见7.3.4);1)更改了温室气体信息管理评价要求(见7.4.1,2018年版的5.4);m)删除了温室气体信息分类

4、见2018年版的5.5.2.1)、异常情况的评价(见2018年版的5.5.2.4);n)将“核查报告的限定条件”相关内容(见2018年版的5.8.3)、”否定的核查报告”(见2018年版的5.8.5)更改后纳入“有限定条件或否定的评价”(见7.4.2.2);o)更改了核查报告要求(见8.1,2018年版5.8.1);P)更改了技术评审人员的能力要求(见8.2.2,2018年版的5.8.2);q)更改了核查记录保存年限要求(见8.6.2,2018年版的5.10)和文档类型要求(见8.6.3,2018年版的5.10);r)更改了文件审核表(见A.1,2018年版的表A.1)、现场核查计划表(见A

5、2,2018年版的表A.3、表A.4)、核查报告(见A.4,2018年版的表A.5、表A.4);s)增加了现场核查记录表(见A.3);t)增加了现场核查方法运用示例(见B.1)、现场核查文件清单示例(见B.2);u)删除了交叉检查参考示例(见2018年版的附录B)。本文件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华测认证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分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力军、刘畅、张艺玮、黄祥燕、唐云鹭、蒋婷、李莲、林余、吴薇群、许立杰、崔书

6、海、聂小兵、王媚、王泽颖、刘慧敏、乔旭、陈秉楠、王璟睿、戴知友、刘彦君、张令昕、王畔、陈泳铮、叶馨媛、刘俊朗、陈诗尧、肖婷婷、赵琬莹、章程。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2年首次发布为SZDB/Z702012,2018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基于市场机制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变、破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重要举措。深圳市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于2012年率先发布实施SZDB/Z70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规范及指南,并于2018年修订发布SZDB/Z702018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为深圳市顺利启动和开展

7、碳排放权交易提供标准支撑。SZDB/Z702018已发布实施多年,在这期间碳排放核查相关研究和实践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与运行,国家对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要求趋严,不断更新完善碳排放核杳标准。另一方面,随着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的逐渐深入,碳核查领域的新需求不断产生。鉴于此,有必要修订完善SZDB/Z70-2018,提升核查方法的统一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更好地适应国内相关标准要求的新变化以及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变化,确保为碳排放权交易及减排行动提供公信力保障。核算、报告与核查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石,为了指导重点排放单位科学、准确地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

8、同步修订SZDB/Z69-2018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指南。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的原则、流程,提供了核查策划、核查程序、核查结果等方面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核查机构对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外部核查,复核机构进行复核、组织进行内部核查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4403/T628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3术语和定义DB4403/T6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9、义适用于本文件。3. 1核查verify对组织的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和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地、独立地、客观地核实与查证,并形成文件的过程。来源:ISO14064-3:2019,3.6.2,有修改4. 2核查准则verificationcriteria核查(3.1)过程中作为依据的方针、程序或要求。来源:ISO14064-3:2019,3.6.10,有修改5. 3实质性偏差materialdiScrepancy用于界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或温室气体核查报告中可能影响目标用户决策的一个或若干个累积的实际错误、遗漏和错误解释的定性或定量的要求。来源:ISO14064-3:2019,3.6.9,有修改3.4核查报

10、告verificationreport关于核查(3.1)过程和结果的温室气体核查文件。4原则4.1独立性独立于所核查的活动之外,不带偏见,无利益冲突,在核查活动中保持客观,以确保其发现和结论都是建立在客观证据的基础上。4. 2守信用在整个核查活动中做到诚信、正直、保密和谨慎。6. 3公正性真实准确地反映核查的活动、发现、结论和报告。如实报告核查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未解决的分歧意见。4.4专业性具备与所承担的任务相应的职业谨慎和判断力,具备从事核查所需的技能。5核查流程组织温室气体核查流程见图K文件审核7.1制定现场核查计划7.2举行首次会议7.3.2核查计划内容7.2.1实施现场核查7.

11、3抽样计划7.2.2现场核我内举行末次会议7.3.4编制核查报告8.1图1组织温室气体核查流程图6核查策划6.1核查协议6.1.1核查机构宜与委托方签订核查协议。核查协议可包括核查目的、核查范围、核查准则、核查年份、双方责任和义务、保密条款、核查费用、违约责任、协议的解除等相关内容。6.1.2核查机构宜与核查员签订保密协议。6.2组建核查组6.2.1核查机构在签订核查协议之后,宜选择具有专业能力的核查员组成核查组,核查组至少由两名核查员组成。组建核查组时,宜考虑以下因素:a)确保核查组独立于组织的活动并避免利益冲突;b)组织所在行业领域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c)核查范围以及预计的核查时间;

12、d)核查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e)其他。6.2.2核查组长宜具有三年或以上的核查或复核经验。核查组长制定核查计划并明确核查组成员的任务分工。6.3核查准备核查组长宜与组织温室气体管理人员建立联系、进行沟通,沟通事项包括:a)确定沟通渠道;b)确认实施核查的时间与核查安排;c)初步确认核查范围,包括核算边界、排放源等;d)提出组织可事先准备的、可作为证据支持的数据和信息要求;e)就核查会议参与人员的需求达成一致意见;f)提供有关核查组的信息;g)为组织提供提问的机会;h)确定实质性偏差门槛值。6. 4实质性偏差6.4.1等级划分核查活动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按温室气体排放量分为6个等级:a)排放

13、量3千吨二氧化碳当量,实质性偏差门槛值为150吨二氧化碳当量;b) 3千吨二氧化碳当量W排放量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为5%;c) 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W排放量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为4%;d) 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W排放量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为3%;e) 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1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为2%;f)排放量21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为现。6.4.2偏差计算在给定条件下,如果报告中的一个偏差或多个偏差的累积,达到或超过了与排放量对应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视为不符合。根据核查工作及复核工作将偏差划分为

14、2种类别,宜按照下列公式计算:a)核查偏差,判定组织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的偏差情况,按式(1)计算;I100%(1),公式中:三v核查偏差,单位为%;Ea组织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02e);Ev一一组织温室气体核查报告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02e)ob)复核偏差,判定组织温室气体核查报告的偏差情况,按式(2)计算。鸣310。(2)式中:r复核偏差,单位为%;Ev组织温室气体核查报告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02e);Er组织温室气体复核报告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02e)o7核查程序7. 1文件审核7. 1.1审核文件7. 1.1.

15、1核查组宜对组织提交的温室气体核算报告、温室气体清单、活动数据证据进行审核,可与基准年核查报告、上一年度核查报告进行比对。7. 1.1.2核查组可对组织提交的温室气体信息管理程序文件、工艺流程图、电力计量网络图、厂区平面图或建筑平面图、组织架构图以及其他相关文件进行审核。注:其他相关文件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排放设施设备清单、燃料清单、组织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表。7. 1.1.3核查组宜记录并保存文件审核表,文件审核表宜符合图A.1的规定。7. 1.2审核要求核查组通过文件评审,宜至少明确以下内容:a)组织的基本信息;b)识别核算边界、排放源,及其变更情况;c)排放量计算使用的活动数据及排放因子;d

16、)识别现场核查重点,初步确立需要走访的场所、需要访问的人员、需要观察的设施/设备或操作以及需要查阅的证据文件等。7.2制定现场核查计划7. 2.1核查计划7.2. 1.1现场核查分为第一阶段现场核查和第二阶段现场核查,按7.3和7.4实施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现场核查及评价工作。如果组织的核算边界简单、排放源少或活动数据核查工作量较小,可只开展第二阶段现场核查,核查组至少开展1次第二阶段现场核查。每次现场核查宜制定现场核查计划。必要时,可现场修订核查计划。现场核查计划宜符合图A.2的规定。7.2.1.2现场核查计划宜包括以下内容:a)核查范围,具体涵盖组织名称、核查地址、核算边界描述、覆盖时间段;

17、b)核查准则;c)实质性偏差门槛值;d)核查日期与核查组成员;e)核查活动及日程安排,具体涵盖时间安排、核查活动内容或过程、走访场所或访问部门、核查组人员分工;f)抽样计划,具体涵盖抽样场所或排放源的名称、抽查内容及比例。7.2.2抽样计划7.2.2.1制定抽样计划核查组在制定抽样计划时,宜考虑:a)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b)潜在错误、遗漏或错误解释的风险;c)所需的定量或定性数据的数量和类型;d)先前的核查结论(若适用)。7.2.2.2确定抽样比例7.2.2.2.1在确定抽样比例时,考虑以下情况:a)如果组织包含多个场所,宜首先识别和分析各场所的差异:1)当各场所的生产经营活动、排放源类型差

18、异较大时,每个场所宜进行现场审核;2)仅当各场所的生产经营活动、排放设施/设备以及排放源类型均较相似时,才对同类相似场所进行抽样,最多不超过15个。抽样的场所数Y=、反(X为同类相似场所总数,数值取整时进1)o对于同类相似场所总数超过25个的组织,向深圳市碳交易主管部门报备后,可调整抽样的场所数量,最少不低于5个。当存在4个及以上相似场所时,当年抽取的样本与上一年度抽取的样本重复率不超过50%;注1:复核机构参照本文件开展复核工作时,向深圳市碳交易主管部门报备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抽样的同类相似场所数量。b)为每个排放源制定抽样计划:1)燃料燃烧排放:原则上对所有相关活动数据和信息进行100%核

19、查,如果活动数据的核查单据量很大,抽样比例至少为60%,且为典型排放的月份;2)过程排放:原则上对所有相关活动数据和信息进行100%核查,如果活动数据的核查单据量很大,抽样比例至少为60%,且为典型排放的月份;3)逸散排放:抽样比例至少为30%,且为典型排放的设备;4)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原则上对所有相关活动数据和信息进行100%核查。如果活动数据的核查单据量很大,向深圳市碳交易主管部门报备后可调整抽样比例,抽样比例至少为60%,且覆盖典型排放的场所和月份。注2:单据量很大:活动数据的证据(通常指结算发票、通知单、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等)零散、数量多,且每张单据上记录的活动数据计算出来的温室气

20、体排放量相对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很小。注3:典型排放的场所:同类相似场所中,在消耗均线之上的场所为典型排放的场所。注4:典型排放的月份:在消耗均线之上的月份为典型排放的月份。7.2.2.2.2在核查中,当发现温室气体信息和数据可能导致实质性偏差风险时,宜对所选择的抽样方法和信息样本作出相应的更改。7.3实施现场核查7.3.1核查方法与证据7.3.1.1核查方法7.3.1.1.1核查过程中,宜采用多种方法验证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可采用的核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a)数据追溯:通过追溯原始数据的书面材料来发现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中的错误;示例1: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加油卡对

21、账单对外购燃油数量进行核实,由此断定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都是有依据的。b)交叉检查:通过交叉检查多类型证据来发现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有无遗漏、错误;示例2:对外购电力发票和电力抄表数据进行交叉检查,以便核实外购电力活动数据的准确性。c)走访观察:通过现场走访查看场所、排放设施和监测设备的运行来发现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有无遗漏、错误;示例3:走访查看确认市政电表,以便核实外购电力活动数据的完整性。d)交谈访问:通过开放式提问方式询问现场工作人员以获取核算边界、排放源、核算过程等信息;示例4:询问行政人员关于场所租赁的情况,以便核实所有场所都纳入了核算边界。e)验算分析:通过重复计算或与历史数据对

22、比验算等方式检查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或通过抽取样本、重复测试以确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等。7. 3.1.1.2现场核查方法运用示例见B.1。7.3. 1.2证据类型7. 3.1.2.1核查组在核查过程中宜收集证据,通常证据包括下列3种类型:a)物理证据:通过对设备或过程的直接观察取得的、可见的或可触及的信息;示例:设备包括计量燃料或电力等其他公用资源耗用的仪表、排放监测设备、校准设备等。b)文件证据:以纸质或电子媒介记载的信息,包括运行和控制程序、工作日志、检查单、票据和分析结果等。以查看文件证据原件为基本原则,在有据可循的情况下可接受电子扫描件、复印件以及照片等形式;c)证人证据:通过与从事技术、

23、操作、行政或管理等方面的人员面谈收集的信息。证人证据为理解物理证据和文件证据提供了背景信息,但其可靠性取决于面谈对象的知识水平和客观性。7.3. 1.2.2现场核查文件清单示例见B.2o7.3.2举行首次会议7.3.2.1现场核查工作宜以首次会议开始。在首次会议上,核查组向组织代表介绍本次现场核查的工作范围、核查准则、实质性偏差门槛值、核查组成员、核查活动安排、组织配合职责等;开展多次现场核查的,在后续核查的首次会议时,宜总结前一次现场核查的发现事项。7.3.2.2组织代表宜配合核查组工作,并且不影响或干扰核查的实施。组织代表在现场核查中有以下职责:a)安排对现场特定区域的走访;b)协调各部门

24、人员配合现场核查;c)确保核查组成员了解和遵守有关场所的安全规则和安全程序;d)代表组织对核查进行确认;e)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做出澄清或提供帮助。7.3.3现场核查内容7.3.3.1组织基本信息核查组宜核查确认组织以下基本信息:a)组织名称、注册地址、地理位置、场所情况等;b)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主要产品或服务等;c)与上一年度、基准年(若适用)相比的变更情况等。7.3.3.2核算边界核查组宜核查确认下列信息的符合性:a)核算边界的确定原则是否符合DB4403/T628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b)纳入核算边界的场所是否完整;c)与上一年度、基准年(若适用)相比,核算边界的变更情况。7.3.3,3

25、排放源核查组宜核查确认下列信息的符合性:a)排放源是否符合DB4403/T628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b)排放源及排放设施的识别是否完整;c)排放源的排除是否合理;d)与上一年度、基准年(若适用)相比,排放源的变更情况。7.3.3.4核算过程7.3.3.4.1核算方法核查组宜核查确认下列信息的符合性:a)核算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DB4403/T628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b)与上一年度、基准年(若适用)相比,核算方法的变更情况。7.3.3,4.2活动数据核查组宜重点核查下列信息:a)确认每个排放源的活动数据来源的合理性,具体包括:1)数据溯源到原始记录;2)通过与其他来源数据进行交叉检查,分析交

26、叉检查的差异、差异比例及造成差异的原因;3)获得充分完整的辅助验证证据,如相关协议、结算凭证等。b)确认每个排放源的活动数据数值的准确性,具体包括:D数据统计的完整性;2)数据统计在时间序列上的正确性和一致性;3)数据输入的正确性;4)数据汇总方法、计算过程的正确性;5)数据单位换算的正确性;6)验证数据是否存在偏差,如通过识别异常值、波动分析、历史数据趋势分析等方式。c)确认数据缺失(若有)的处理方法的合理性。7.3.3.4.3排放因子核查组宜重点核查下列信息:a)确认每个排放源的排放因子来源的合理性:其中采用测量/质量平衡法获得的、相同工艺/设备的经验系数获得的、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排放因子时

27、确认监测设备及监测记录、检测报告、测算或计算过程等证据,并与其他来源的排放因子进行交叉检查;b)确认每个排放源的排放因子数值的准确性:1)采用缺省值的,确认数值是否符合DB4403/T628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2)采用测量/质量平衡法获得的、相同工艺/设备的经验系数获得的、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排放因子,则确认数值的单位、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计算方法、数据缺失处理(若适用)、计算结果等正确性。注:其他来源排放因子包括温室气体核算指南国家标准或方法学文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等文件的缺省值。7.3.3.4.4排放量核查组宜重点核查下列信息:a)排放量计算公式的准确性;b)排放量汇总数值的准确性

28、c)排放量计算的可再现性;d)与历史数据的波动分析。7.3.4举行末次会议7.3.4.1核查组宜依据核查准则总结核查发现,在末次会议上向组织陈述核查发现及核查评价、改进建议(若有)。核查组和组织宜就有关核查发现和核查评价的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并予以解决,如果未能解决,宜记录所有意见。7.3.4.2宜对现场核查的过程形成文件,现场核查记录表宜符合图A.3的要求。7.4核查评价7.4.1温室气体信息管理评价核查组宜对组织的温室气体信息管理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a)组织温室气体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清晰明确;b)组织温室气体核算相关人员是否组织或参加相关培训;C)组织温室气体数据和信息等文件和记录的

29、保管是否按照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的要求进行收集、归档、保存及管理;d)组织是否按照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程序进行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e)组织是否按照数据质量管理程序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数据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7.4.2核查准则符合性评价7.4.2.1评价内容核查组宜根据核查准则评价组织是否:a)已经采用核查准则要求的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的方法;b)所提交报告的内容是完整的、一致的、准确的和透明的;c)对DB4403/T628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原则和要求有充分地理解并有能力满足;d)已对核算边界的显著变更(上次核查期以后发生的可能引起组织排放的实质性改变)做出论证并形成文件。7.4.2.2有限定条件或否定的评

30、价当组织的温室气体信息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作出有限定条件或否定的核查评价,并在核查报告中明确表述:a)温室气体信息在部分或所有方面不符合核查准则;b)未能公布关键信息或提供充足、客观的证据,或提供方式不恰当;c)其他情况,如:1)与核查的时间安排有关(如在计划外的维修期间无法观察运行活动和监测设备的运行);2)组织或核查组无法控制的情况(如温室气体信息毁于自然灾害);3)组织造成的限制情况(如未保存足够的温室气体记录)。7.4.3温室气体核算结果评价7.4.3.1核查组宜评估组织的温室气体数据和信息收集的证据是否充分,是否能够支持温室气体核算结果。核查组在评估收集的证据时宜考虑排除门槛,并对温室

31、气体核算结果的实质性偏差做出结论。7.4,3.2如果组织对温室气体核算结果做出修改,核查组宜对修改后的温室气体核算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所提供的证据能够支持这些修改。8核查结果8.1编制核查报告8.1.1核查机构宜将核查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核查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a)核查报告编号、核查年度、核查机构名称、报告日期、组织名称及地址;b)核查基本概况:1)组织基本信息;2)核查准则,实质性偏差门槛值;3)核算边界;4)排放量核查结果。c)核查过程:D核查组;2)文件审核;3)现场访问。d)核查评价:1)边界及排放源完整性核查评价;2)核算方法及数据符合性核查评价;3)排放量计算过程及结果;4)核查

32、发现;5)排放量波动原因分析。e)核查结论;f)核查组长、技术评审、批准人;g)核算边界描述及示意图、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等附件。8.1.2核查报告的编制宜符合图A.4的要求。8.1.3核查组在公布核查报告最终版本前,宜与组织就核查报告相关信息达成一致。8.2技术评审8.2 .1核查机构宜组织技术评审人员对核查组提交的过程文件及核查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及规范性进行技术评审。过程文件包括且不限于文件审核表、现场核查计划表、现场核查记录表、排放源数据清单、活动数据证据及交叉检查凭证。8.3 .2技术评审人员宜具有三年或以上的核查或复核经验,且不能由核查组成员担任。8.3 报告批准核查报告通过技术评审

33、后,核查机构宜对核查报告进行综合评价,批准发布符合要求的核查报告。8.4 核查报告的修订8.4 .1当发生下列情况时,核查组宜对核查报告进行修订:a)发现了影响实质性偏差的错误、遗漏或解释;b)发生了影响温室气体核算结果的事件;c)发生了影响核查报告确定的范围的事件;d)即使配合温室气体核算报告阅读,核查报告也可能引起误解。8.5 .2当因限定条件导致核查报告作出修订时,核查组宜在核查报告中指明限定条件,对报告进行相应的修改。这些修改包括:a)在报告中包含下列内容:D所有的限定条件;2)对每个限定条件充分说明理由;3)如对所涉及问题的影响引起的限定条件能够做出合理判断,宜说明对温室气体核算结果

34、影响的形式及程度;4)如对所涉及问题的影响引起的限定条件无法作出判断,宜说明理由。b)核查结论宜包括:1)适合限定条件类型的措辞;2)与限定条件的关联。8.5事后发现实质性偏差的处理核查组如果在发布核查报告后发现了一些错误或遗漏,有下列两种处理方式:a)如事后发现的错误或遗漏的累积偏差在实质性偏差门槛值范围内,则核查机构可与组织一起纠正发现的错误或遗漏;b)如事后发现的错误或遗漏的累积偏差达到或超过了实质性偏差门槛值,则核查机构宜重新核查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并重新发布核查报告。8.6核查记录与保存8 .6.1核查机构宜对所有与组织利益相关的记录和文件做好安全保护和保密工作。9 .6.2核查记

35、录和文件可以是电子的或纸质的,宜至少保存五年。8.6.3核查机构宜至少保存下列记录和文件:a)核查活动的相关记录表单,如文件审核表、现场核查计划表、现场核查记录表等;b)组织温室气体清单和核算报告;c)组织温室气体核查报告;d)组织温室气体核查信息确认书(若适用);e)组织温室气体活动数据证据和活动数据计算过程文件;f)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其他说明资料(若适用);g)对核查的后续跟踪(若适用);h)信息交流记录,如和委托方、专家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书面沟通副本及重要口头沟通记录等;i)其他备份文件。附录A(规范性)组织温室气体核查相关文件模板A.1文件审核图A.1给出了文件审核模板。文件中桢表I

36、fl恨气撅,本次核介工件,序号文件名尊*ffsft1管业执Ift或岐位法人甘*OS2mH*MRI*OV3msMm*Off4生产工2版程两*OS5电力计网临1ft06蛆税室气体消中ftOB7组蜗审r体隙捱告*08持饮源活劫BllKiiHK11ft9*ffIO*气体信息管理管异用序文件3ftO11鼻色电力使用相美材料(如母色电力23防议、Ct色电力浦H城色电力证/等1ff12K恼。*室气体相关的活动、与蜜Wfll台(如;罐达峰中W行动方案.节it审修、If计等)111Lr-MLJ1LJO文审发现1序q文件名,发IK*MRHItt核点招长,HWbA.2现场核查计划表图A.2给出了现场核查计划表模板。

37、现场搐杳计划衰IIKMH称,Hiii地址,檀算边界描述I界界描海府的.通明场所博温温室气体楼算报告蔻苦时间段,2核言11的:3核代鹿剜:)以小地方标准DBMo3T62J2t)25蛆力UU率气体排放粮日和报告指甫 深圳市地方标准DB44O3T6292O2S纲空气体排放帙心瓶第 祖欣二空气体I放梗。梗塞技术要点 其他4实质件儡曜门槌值:5楂6H期:年_月_H至年_月_R6核查组成员,但长,但员:7MifHl程安擀&及抽样计划&处附衣1和附衣2图A.2现场核查计划模板IMl犊直日程安排衰场桥名陈郁门日期财内容过程活动ftl*虢查均均应体住偿育II。衣“衣中.M2样计划衰笔所及()捧故名隙笔所地址抽查

38、内*和比例Ih抽材方法K体可,考7.Z2融博方法.姐恨代Iib日期,日期,图A.2现场核查计划模板(第2页/共2页)A.3现场核查记录图A.3给出了现场核查记录模板。移仓情况I主要内”tt*M其他关注事*1加税代表I时阿BM网F图A.3现场核查记录模板(第2页/共2页)A.4核查报告图A.4给出了核查报告模板。报告Iiiph年俗组攸揄号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核代年发:XXXX年I月Iln-XXXX年12月31口组织名称:川投地址:核告机构(公章):报告日期: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1 .概况1.1 基本信息组恨名低:报PiHJfc时间段:*空气体管碑依货人,职务I电话/手机,电fiBWh实际

39、主要经营活动或上要产出,Sl市场纳管行业类量,I:报线计局的行业名称及小类行业代码,1.2 目的准则k套H的t核查准剜1 浑圳市地方。.准DB4*)3T6282025川坎汉卒(体H放楂和报告指例 深圳市地力标准DB444)3T62-2025机织温电气体抵收棱九指南 出恨二空气体推放除惊枝代技术使点(XXXX1) Ktt实随情偏些门植值:0150吨二国化碑当最(揖放HJTN二氧化碑当IIt)5%(3千吨:低化破当ItW樗放盘1万吨二H化成当量)口4%(I力吨二式化既当最W扑放后5力吨一M化碳当曜)3.(5力吨二,化”当Ih揖放量VIO”吨一,化Wi与最)02%(10jH化域当ItfIt放盘100

40、吨化碳与*PI,(揖放恸2100万无一氧化碳i13边界变化,甘边界a迷:2:仅仃个场所,洋耀列明地及公史及建故物n体情况:仃个场所,应住卜&中律纳列明各场所附地址及HLREyhKA答注中说旧宿;,食巾、场所出租的木柯力,,称及租用地上势情况.应说明,上一年刊、基准F(匕适用相比,核H边界的女化情况.)介多个场所的,培耳卜费序号场所WIr地址S,边界具体描述121.4温室气体排放核查结果M空气体排放R汇总:IeRHQ利Wttl(co1)MUt型气体Wet航海间熊有气体律It晶计共他阻电气体技放1总(*)t4F拆分的捧放类用棒放量(ICoIe)列明口修堂团)(外具体更P)L核餐过程2.1核查阶段

41、口文件审核年_月_曰年_月_日口第_阶段现场核废年_月_日至年_月_日口内部技术评审年_月_日宝年_月_日2J核查组根幅楂费机构内海的工作N序和相关整直质的、业帔力.修传川由下表所示人必用或I表I核香蛆的构成HMe(点阶段坦恍AH文件审核棱在tn时出投提交的MIK隘料进行文件济审.相关文审发现f,2文件审核发现序号文科名黑X4I情况IO.檀/扭M)于文件审檀发现洱别现场楂介需盘关注的拷放源.现场Hi作实*的抽样情况如下:表3现地抽样搀述场所怆杵应分别出4各类场画才不同珞崎、方英帽世场所)的总盘、现场侪H的均所融号名稼鑫现她仿XH期八。上一年增修样重*率如冷用等情祝.Mtta(WttiftM)及

42、拍比例ISHettiitt应说明涡MiklK*超东412欠乂*比*的网体信息.如但应修年的H据名体犀件复印件.抽行比例等.URHttattt*akr碗内;G”嗜血;6tt仅电&似的电曾电做跳”铝,:IiKitH11”用供电H出具的电曾釐票0卬ff12.looW8加*的相禽用电:SWmifft9Hi的祸含髭疑计表电子tI检.M”,全乂*维*为3月、69片、勺.12月共7个其T!得就口松的盾合舲表记录Jl印外120.册芦长制曲科傅为U公M的也A府耻於出具好KX公同种电或单1?价./闻3川;e里或证此W加汕灯由月给JrT公M的电费*9fR印件”附,100nt帆,独识IM的修故2.4现场访何在现场访问

43、过中.KftmmiwJQAWiStri.件时仃关班场进行走访.记录如卜,表4现场访慎与走访记录an事也联电话康功所及伪内客3.核杳评伊3.1 边界及排放A完祭性核商1 .1.1核算边界组税当室气体核算揪?j中檀W边界描述此杏线,口含不一致的情况设明I3 .1.2捧放源。川烟温室气体核算报告中绯放源识别是否ft口是口否不致的情况说明t与匕年度、星修年(芳培用)相比.M放源变化情况:口无口有(惮细描述)Il放源指除情况说明,32核算方法符合性核香住盒1对织枳娓交的M空气体清电相幢算报告中使用的型熨气体粮。法进打住在.以确认过空气体清限和梗算收告中选抨的核算方法符合核簧清财的求V核宜方法描迩如Ft5植算方法的描述棒我搐告使用,0雪方漆及公式M税的檐算方法是否令司emntt7Mest应说明Ia区.卜一,I一_“逸依朴放3.3数据符合性核赍3 .3.1活动数据的符合性6.1m(例如公务车用汽油)活动做出符合性亶控”气体推破活动务公裳引汽使用C1(象潭KMttAIGaIli次.记录次做拗*夫处建*ift斯VlIH人的具体*RK.ID月份、MiaMITJttWtt-公大及H体Htth应设交乂的杳的姓”.黄YL之X检A的数燃偏SH善音儡空应停演说明灾丈惊宣的故.IB丈的值及比例1类SUM,语动HIK第选纬瘴囚).L-1r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境科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