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71017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赛原创请勿转载】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新课导入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猜人物?同学们,你们知道文字描绘的是谁吗?如果没有,我们看一看下面的故事。“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其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吾耳!同学们,你们听过这个故事吗?你知道上面故事中的“吾”是谁吗?对,他就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观沧海曹操学习目标观沧海学习目标1 .正确朗读诗歌。2 .品味诗中名句。3 .感悟诗

2、人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作者简介观沧海作者简介曹操(155年一220年3月15日),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少年机警,任侠放荡,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善诗文,知兵法,开建安文风。写作背景观沧海观沧海是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H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同年八月一次大战中,曹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次胜利巩

3、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写的。初读课文观沧海一读(听AI诵读,注意节奏和停顿)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二读注意节奏和停顿。(跟读课文,把握节奏和字音)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三读(读出情感)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

4、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四译一、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的?由“观”字展开。五赏二、作者“观”到了哪些景物?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虚景:日、月、星汉动静三、这些景物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哪些是动态的哪些是静态的?实景:水、秋风、洪波;山岛、树木、百草。哪句诗最能体现诗人的抱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六探究课堂小结观沧海写

5、作手法探究1 .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 .虚实相生,想象丰富。七小结观沧海这首诗情景交融,想象丰富,描绘出大海吐纳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主旨八主旨实景虚景情景交融水、秋风、洪波山岛、树木、百草日、月、星汉九板书建功立业统一天下拓展延伸观沧海十拓展步出夏门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作者北征乌桓凯旋时。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正文分四章。第一章就是本节课所学的观沧海它表达了诗人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第二章冬十月描写征讨乌桓胜利归来途中所见的风物;第三章土不同叙写黄河以北地区冬天的严

6、寒景况与民风特点;第四章龟虽寿则以慷慨激昂为基调,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本组诗的最后一篇龟虽寿。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ji伏杨Ii,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

7、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吗?这首诗写作时间比观沧海稍晚,大约在公元207年末或208年初,即在曹操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回首起自己的人生路程,无限感慨写下此篇。虽然年老,但胸中仍然有着豪情壮志,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诗歌分享会:同学们,请你在课下查阅资料,搜集曹操的诗歌作品,下次上课和大家分享。十一作业观沧海教学设计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课型新授课设计者程新课题观沧海课时一课时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

8、诗文80篇(段)。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是写景抒情名作,单元导语要求中提到,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把握好重音和停连,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领略景物之美,其次,要求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可概括为:通过朗读和品读,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作者情感。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主要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所以直观、形象的内容呈现方式更易于他们接受,抽象的情感理解和体验还需要老师们引导。其次,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还停留在文字理解和朗读上,分析和鉴赏能力尚低,这是需要重点注意的。核心素养目标I.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感受的诗歌

9、的节奏美。2.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诗句,培养和提升抽象思维能力。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语言,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4.文化传承与理解:热爱诗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教学重点品味诗中名句,感受诗歌的雄浑开阔的意境。教学难点感悟诗人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结合学科特点自行设置)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展示课件,出示文字提示,猜人物。观看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环节二引导学生齐读本课学习目标。大声齐读明确学习目标环节三展示课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观看课件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初步认识环节四展示课件,提醒

10、学生注意朗读的要求。听读、跟读、齐读课文掌握字词,把握诗词重音和停连环节五展示课件,出示问题小组讨论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环节六展示课件,出示拓展的问题观看课件,诵读诗歌拓展视野,学习迁移总结评价思路清晰,环节紧凑,以诵读为核心,在诵读中悟情。学生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创设学习情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分层作业基础作业:背诵诗歌。拓展作业:诗歌分享会:同学们,请你在课下查阅资料,搜集曹操的诗歌作品,下次上课和大家分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该教学设计主要以诵读为核心设计,讲授和自主学习兼顾,但是在学生自学、学生课前预习方面还有所欠缺。课堂中还可以多一些竞争答题的互动环节,增强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