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基因诊断.ppt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87202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聋基因诊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耳聋基因诊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耳聋基因诊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耳聋基因诊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耳聋基因诊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耳聋基因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聋基因诊断.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不同,又称之为听力障碍、听力减退、听力下降等。,耳聋,听力正常父亲,+,听力正常母亲,听力,?,普通人中,大约有56%的人也会携带隐性状态的耳聋基因突变 。如果夫妻双方都携带相同的耳聋基因,就算听力正常,也有高达25%的几率生育出聋儿 。,例如:父听力正常 SLC26A4 2168位点杂合突变 母听力正常 SLC26A4 IVS-7 位点杂合突变 孩子先天性耳聋 SLC26A4 2168和IVS-7 位点杂合突变,按遗传模式分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和Y染色体

2、伴性遗传,线粒体母系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一个大家系中可以有很多耳聋病人,耳聋就像一个幽灵一样在这个家系中游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比例最高,由于这种患儿需要父母各携带一个致病等位基因,因此通常表现为散发病例,X和Y染色体伴性遗传,线粒体母系遗传,一般比较少见,X连锁遗传多是由母亲传给儿子,女儿一般不发病,或者病情较轻,Y连锁遗传是男性相传,更为少见,母亲将基因传给儿子或女儿,有些线粒体基因突变患儿可以出现氨基糖甙类药物耳毒性,这种患儿即使使用正常剂量的药物,有时一针即可致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FNA,迄今已定位27型(DFNA1DFNA3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GJB2,12rRNA,G

3、JB3,常见致聋基因,SLC26A4,GJB2,GJB2 基因突变是非综合征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语前聋的主要原因,种族差异明显,在欧美地区,35delG为主;在东亚,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 235delC 是常见的GJB2 突变,据报道,中国非综合征型耳聋人群中, 235delC占16.3%。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在黑龙江地区,约占30%左右。,治疗方法:人工耳蜗植入,GJB2,GJB2 常见的突变位点,1、35delG:在欧美多见,亚洲少。 2、79G-A突变:目前认为是基因多态性 3、109A-G突变:目前认为是基因多态性 4、176del 17bp 5、235delC:在中国最常见 6、29

4、9-300delAT 7、341A-G突变,也称PDS基因 ,这种基因突变可以造成两种临床表现,一是Pendred综合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和耳聋;另外一些患儿仅表现为耳聋,CT检查可以发现前庭导水管扩大,这些孩子在出生后有些听力是正常的,通常在一次轻微的外伤后(特别是头部外伤)出现听力下降,经过一段时间后听力可以部分恢复,但是经过多次发作,听力逐渐下降,最终需要植入人工耳蜗来帮助这些患儿恢复听力。,SLC26A4,对于这些孩子进行SLC26A4基因诊断,可以早期发现,提醒家长注意尽量避免孩子受到外伤,延缓听力下降的时间,可以为孩子争取宝贵的语言发育时间。,12rRNA,线粒体基因突变与氨基糖类

5、药物的耳毒性有关,常用氨基糖类药物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小诺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等等,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这些药物的过量或长期应用可以导致耳鸣、听力下降,但也有一些患者仅应用一次这些药物就出现耳鸣,甚至严重的听力下降,这些患者往往就与线粒体基因突变有关,也有些患者并不表现为氨基糖甙类药物的耳毒性,即使不用药,也会像其它基因突变一样出现耳聋。,GJB3,GJB3纯合突变容易导致孩子后天感音神经性耳聋,芯片法,荧光探针法,ARMS-PCR法,测序法,测序技术,金标准!,PCR-RFLP分型技术,TaqMan探针分型技术,Multiplex SNaPshot分型技术,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型技术,HRM技术,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