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初中物理教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874516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率》初中物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功率》初中物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功率》初中物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功率》初中物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功率》初中物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功率》初中物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率》初中物理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理教案 功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学习者的分析学生来自小城镇和农村(大部分),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接触许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学习过速度和电功率的概念,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3、教具与学具电化教具: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教学流程图设计内容 设计意图 活动层面教材

2、处理 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由情景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学习主题。 认知层面想想议议学物理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A 1000J 5SB 1000J 10

3、SC 4000J 1minD 6000J 1min3、联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运问题加深对功率知识的认识。4、想想议议:投影演示插图“孙女与爷爷上楼”,让学生分析比较谁的功率大。5、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准确的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6、介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并以适当的事例加以巩固。例:过去我们学习电功率,说说某电风扇的功率为60W,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7、巩固提高:提问:用1牛的力在2秒内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吗?教师启发:以前学习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也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较

4、路程。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由他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充,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同一大堆砖从地上搬到五楼,你会选用什么方法?学生讨论过程。教师点拔:在图中不知爷孙俩的体重和他们爬楼的时间,能否确定他们的功率的大小。教师引导:用一个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概念(电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认识功率的相关单位及计算公式。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适当

5、的讲评,加深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教师先引导学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这对学生巩固前后知识均有所帮助。温故而知新,对后面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用类比法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慢之分,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有进一步的认识。学生的答案可能两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逐步启发,加选先进的起重机,学生就会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深刻领悟物体做功确有快慢之分。 学生的讨论也会出现分歧,教师就在学生的分歧中导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渐进,恰到好处。设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较两物体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较)。通过实例讲授,让学生自然知道

6、功率的概念。加深学生对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个具体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关知识,包括公式的运用。知识的运用与迁移三、通过例题训练,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1、 想想议议:物理学或者生活中,还有那些场合需要表示一个物理量变化快慢的?2、例题:体重为900N的爷爷与体重为300N的小孙子举行登楼活动,楼高三层共10米。若:(1)爷、孙两人同时从一楼起步,半分钟后同时到达三楼;(2)爷爷年纪大、身体较重,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2倍;(3)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3倍。以

7、上三种情况下,谁做功多?谁做功少?谁用的时间多?谁用的时间少?谁做功快?谁做功慢?3、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例题,动手做一做。 教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说出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频率(振动),拓展知识。引导学生回到前面所举的例子,通过讨论及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边边思考,边动手进行计算解答。教师把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可进行全班讨论,加深理解。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解答,教师在课室巡视,给有学习困难的学适当的帮助。学生解答完后,教师再用解题示范,强调解题的方法和习惯。 对各种变化率,增长率的认识,让学生拓展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强学生对功率知识的应用能力练习功和功率

8、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认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小结四、小结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学生先自己总结归纳,教师引导个别代表回答并作适当的讲解。 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能借此机会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获得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 四、点评功率的教学一个难点,以往的教学过程按教科书的思路进行授课,课堂显得枯燥,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本教学设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以“想想议议”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功率的知识,最后让学生用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体现到学致用的乐趣。本人教学实践证明,这节课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