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在疼痛科的应用.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875144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频在疼痛科的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射频在疼痛科的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射频在疼痛科的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射频在疼痛科的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射频在疼痛科的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射频在疼痛科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频在疼痛科的应用.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射频技术在疼痛科的临床应用,反射弧,感受器,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射频原理:,射频是将频率在100MHz以下的高速变度电磁波应用于人体,产生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 射频分连续射频和脉冲射频。前者也称射频热凝 (毁损)或标准射频。 连续射频:电流为连续产生; 脉冲射频:电流为脉冲产生。,Two RF Lesion Methods两种射频方法,1.连续射频Continuous RF Lesion (CRFL) 2.脉冲射频Pulsed RF Lesion (PRFL),射频热凝(连续射频)的原理:射频发生器在温差电偶电极间产生一束高频电流,通过一定阻抗的组织时使组织内离子在高频电流作用

2、下发生振动,与周围质点(媒介)相互磨擦,组织内产热,形成一定范围的蛋白凝固灶,影响痛觉信号的传导,从而阻止疼痛的发作。 射频-电场-电离子运动(摩擦)-温度 脉冲射频的原理:可能通过离子极化或影响电压门控通道而发挥作用。该射频温度不超过42,不会破坏感觉和运动功能。,射频产生的电场与电流模式图(电回路),射频测试方法:,一般认为最适当的神经毁损距离是3mm以内,所以刺激电压应在0.3-0.6 V内,电压小于0.3V诱发的感觉刺激时,电极可能位于神经中,电压增加到2V才感受到痛刺激则电极可能距神经1cm以上。低频率的电流会刺激运动神经诱发肌肉搐动,将运动刺激电压调节至感觉刺激阈值的2倍以上而不出

3、现肌肉搐动,或者2Hz频率2V电压仍无肌肉运动则可推测针尖附近3cm以内无运动神经经过或运动神经处于髓鞘的保护下,此时加热毁损感觉神经治疗疼痛不会伤及运动神经。 常用的测试运动是2HZ,2V,感觉是50HZ,0.3V。,射頻热凝,75C,40C,60C,套管针裸端,绝缘针杆,射频温度达到70度时毁损的范围可以达到3mm,射频热凝技术的优点:,温度可控 时间可控 阻抗显示:根据不同阻抗可以辨别出不同 的组织 神经辨别,射频热凝技术治疗的原则:,经保守治疗无效,且诊断性注射有效,能改善症状,缓解疼痛,但无法长期维持者。 有强烈治疗欲望,且理解射频治疗可能发生的风险者。 禁忌症:1、活动性肺结核2、

4、各种原因的出血3、心力衰竭4、急性感染性疾病5、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并发症:,出血 脑脊液外流 治疗部位的广泛性疼痛或防卫性肌痉挛(一般持续2周左右自行缓解) 感染 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已被临床证明有效应用的部位和治疗的疾病有:,(1)三叉神经各周围分支毁损或半月神经节毁损,或可行脉冲调节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面疼痛。(2)颈、胸、腰椎小关节神经毁损,脊神经后支毁损或脉冲调节射频,治疗顽固性枕、颈、肩、背、腰腿痛。(3)腰、胸、颈(星状神经节)交感神经节毁损,治疗头、臂、手、胸腹壁、会阴或下肢搏动性血管疼痛、紫绀性缺血疼痛、烧灼样交感疼痛。(4)颈椎,胸椎,腰椎,骶椎脊神经后根节

5、毁损或脉冲射频调节治疗头、枕、颈、手、胸、下肢顽固性疼痛或癌性疼痛。,(5)颞神经、枕神经、肋间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指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胫腓神经和坐骨神经等等外周神经射频毁损治疗各神经支配区的恶性疼痛;(6)蝶腭神经节射频毁损治疗偏头痛和搏动性头痛。(7)椎间盘射频热凝减压治疗盘源性腰痛、颈肩痛、颈性头痛、颈性头晕和交感紊乱症状,以及手臂痛和腰腿痛。(8)肿瘤射频热凝治疗肿瘤浸润性或压迫性疼痛。(9)肌筋膜挛缩射频热凝松解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或神经卡压性疼痛,包括枕、颈、臂、肩、背、胸、腹、腰、骶、腿和足部疼痛。,三叉神经射频,病因 1、周围病原学说 微血管压迫学说,但不能解释某些个体

6、出现症状而另一些有类似改变而并无症状。 2、中枢病因学说 (1)三叉神经痛为感觉性癫痫发作的一种特殊类型,疼痛发作时记录到中脑局灶癫痫样放电,服用抗癫痫药物可止痛; (2)三叉神经痛是中枢缺血的病理结果,是丘脑综合征的一种表现。,临床表现, 疼痛部位 疼痛性质 疼痛程度 疼痛持续时间 疼痛诱发因素 扳机点,治疗:,射频治疗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介入治疗方法。有效率91%99%,但5年复发率可达50%,再次行射频治疗2年后随访有效率仍可达91.7%。常见并发症为面部麻木、角膜炎、复视、咀嚼肌无力等,发生率为1%4%。 射频治疗前准备: 除常规检查外,应行颅底位平片以了解卵圆孔情况;头颅CT或MRI等特殊检查,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定位:两线交点为穿刺点,一条为穿过口裂的水平线,另一条为经过同侧眶外缘的垂直线。穿刺方向由两面的交界延长线决定,一面为穿刺点与同侧瞳孔连线所构成,另一面为穿刺点与同侧颧骨关节结节连线所构成。,正位透视的球管角度:球管向尾端旋转30度-40度,向患侧旋转20度-25度。在此角度看见卵圆孔紧贴下颌骨升支的内侧,上颌窦的外侧,下颌切迹与上齿根连线的上方。,侧位透视:需要对齐双侧耳孔才可以正确的显示斜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