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22篇 伯牙善鼓琴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889944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22篇 伯牙善鼓琴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22篇 伯牙善鼓琴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22篇 伯牙善鼓琴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22篇 伯牙善鼓琴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2篇伯牙善鼓琴,一、文学常识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道家学派代表列御寇所著,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代表故事有杞人忧天愚公移山两小儿辩日等。,二、重点字词句 1通假字 卒逢暴雨 _通_,意思为:_,卒,猝,突然,琴曲,弹奏,心意,志趣,高耸的样子,水势浩大的样子,想,了解,体会,山的北面,取,拿,创作,放下,哪里,逃避,代词,代指伯牙的心意,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指琴,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介词,在,介词,从,6句子翻译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心中所想的,钟子期一定能够领会得到。,(3)心悲

2、,乃援琴而鼓之。 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 (4)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到的一样。,三、理解与探究 1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2文中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语言描写。通过对话,表现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说明二人是心意相通的知音。描述简洁,中心突出。,3(1)“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2)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3、2017沈阳)阅读选文,完成14题。(导学号:52564016) 【甲】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乙】 凡音,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

4、,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选自礼记,有删改),【注释】音:歌曲。乐:这里是音乐和舞蹈(有时还包括诗歌)相结合的总称。声:这里指声音。审:仔细考察。食飨(xin)之礼:指食礼和飨礼,用于宗庙祭祀或招待宾客。致:极。,D,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 因此不懂得声音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歌曲。 (2)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礼和乐都领会了,称(认为)其有德。,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乐 者 音 之 所 由 生 也 其 本 在 人 心 之 感 于 物 也 4【甲】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兴趣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兴趣是爱好音乐。 【乙】文告诉我们制定礼乐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请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 文告诉我们制定礼乐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