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验配程序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892922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听器验配程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助听器验配程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助听器验配程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助听器验配程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助听器验配程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助听器验配程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听器验配程序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助听器验配程序,前期准备 助听器预选 助听器验配和适应性训练 助听器效果评估,2,(1)前期准备 病史采集 耳科常规检查 听力测试 诊断与鉴别诊断 确定助听器选配耳 耳模制作,3,(2)助听器预选 根据听障者听力情况在验配助听器之前选择助听器的输出、频响曲线与听力测试结果适当的助听器,并预设最大声输出 ; 一般可根据情况预选23种助听器 ; 听力图和年龄因素不同,选择的验配公式也不同,4,(3)助听器的验配和适应性训练 验配并初步评估助听器 :指导患者如何佩戴助听器、控制音量、更换电池、配戴耳模、保养助听器等问题。 助听器适应阶段:无论成人听障者还是听障儿童配戴助听器后都需经过一段时间的适

2、应阶段,5,(4)助听器效果评估 听阈改善情况的数量评估 言语辨别能力的功能评估 助听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 ,6,跟踪随访,随访内容: 复查听力以监测听障者听力进展情况; 复查助听听阈; 再次指导听障者正确使用助听器; 根据需要调整助听器音质和音量,助听器检查或更新; 是否使用其它助听装置,如调频助听器、电话拾音线圈等的使用; 了解听障者能听到的声音及语言辨别力的改进情况; 和听障者家人讨论助听器及耳模使用情况,回答家人提出的问题等 随访形式: 询问、 问卷 随访时间: 配戴助听器第一年应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半年一次。,7,听觉学习指导,依据: 听障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学习能力水平、助听器配戴

3、效果、家庭配合程度等 制定相应的听觉语言学习计划和阶段目标。 基本内容: 以音乐声和言语声为主,听感知、听理解和听表达是听觉学习的主要形式。,8,助听器验配流程图,9,助听器新技术,牢固易于使用 轻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都有适合的产品 全数字技术:更清晰、更逼真 分频段调节:部分可达20个频段 先进的声学处理功能:自然声音、声音舒适、学习功能 支持无线遥控、蓝牙技术:用于看电视、打电话 纳米涂层防水 部分高端产品可以充电,10,先进的声学性能提升佩戴者生活质量,自然声音 尽可能自然地感受环境声音 正确地定位环境声音,声音舒适 在舒适的响度级感受大声的环境噪音 在嘈杂的环境理解言语对话,学习功能 声

4、音解析 数据解析 数据记录,11,先进的声学性能提升佩戴者生活质量,自然声音 响度和识别 多通道压缩 声频延展 定位 e2e无线2.0 自然耳,声音舒适 言语噪音管理 瞬噪追踪 电子屏风 极速反馈阻断器 指向性麦克风 麦克风噪音抑制,学习功能 声音解析 - 学习压缩、频率调整和音量喜好 数据解析 学习整体音量喜好 数据记录 - 记录使用时间、程序使用和环境分析,12,13,当助听器不能满足补偿听力的需要时,为了将口语交流成为可能,30%左右的听障患者需要手术植入电子耳蜗,14,(二)人工耳蜗,概念:它是一种用于成人及儿童重度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康复的神经假体,是目前唯一用于人体的商业化的神经假

5、体,其功能是取代病变的内耳毛细胞直接电刺激听神经而产生听觉。,15,组成及工作原理: 1、组成:由手术植入体内的接受器-刺激器、电极,体外的麦克风、言语处理器、传输线圈 2、工作原理,16,适应症选择,(1)双耳重度或极重度聋 (2)助听器或其他助听装置无法改善听力 (3)病变部位定位为耳蜗,17,适应症选择-语前聋,(1)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2)年龄:12个月? (3)配戴合适的助听器,经过听力语言康复3-6个月无效或效果甚微 (4)无手术禁忌症(活动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耳蜗发育不良、听神经或中枢性聋) (5)家庭和儿童期望值 (6)康复教育条件:机构/家庭,18,各年龄段 重度或

6、极重度 助听器无效或效果很差 无手术禁忌症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主观能动性 有家庭支持,适应症选择-语后聋,19,2、术前评估 病史采集 耳科学 听力学 影像学评估 语言能力评估 心理、智力及学习能力评估 儿科学或内科学评估 家庭条件或康复条件,适应症选择,20,人工耳蜗听觉重建效果 病人摆脱了全聋状态而获得听觉,能有一定的频率辨别和强度辨别能力,能区别男声和女声、声音的韵律和节奏,能够感受到大部分言语,从而为学习语言提供了可能。 绝大部分患者在术后听到的声音是畸变的,因此需要对听觉言语有一个训练过程。 人工耳蜗工作小组 主要由耳科医生、听力学家、言语病理学家、工程师、心理学家、语训教师及社会工

7、作者组成。 局限性: 人工耳蜗装置很难完全模仿耳蜗生理活动,只是部分地取代 言语识别力尚不足以改善到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21,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对称性听力损失患者如果单耳配戴助听器,一段时间后助听耳的言语识别能力改善,但这种改善并非在配戴助听器后立即发生。而非助听耳的言语识别能力却发生与听力损失无关的进行性下降。Silman(1984)将这种现象称为迟发性听觉剥夺,1996年,由15位听力学家将之改名为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auditory deprivation effect) 为避免该效应的产生,需要尽早并坚持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22,23,(三)其它辅助听觉的装置,24,深圳市残联扶助听力残疾人服务计划(还有部分名额),0-7岁残疾儿童义务康复(800名,每人1万) 0-7岁听障儿童人工耳蜗及植入手术补贴(10名,每名5万) 0-7岁听障儿童助听器验配(300名,每名配发一台中高档助听器) 到所在社区填写申请表,逐级上报,分批进行,25,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