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898236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语文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向学生传授汉文化的 基础学科,语文承载了众多教育内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课,能够 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对独生子女的过于溺爱, 学业的压力,社会竞争的加剧,儿童固执、偏差、自私等不良倾向日益 突出地显现出来。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已引起众多学者、家长的重视。 学校应该把它当作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渗透在学校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中。一、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前苏联着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 世界。”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语文的情感态度,尤其是学生对语文学 习的情感态度对语文学习至关重要。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否出色地达成, 其实就看教师在一节课中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心理辅导。这种辅导是不经 意的无声教育,或是不露声色的心理暗示,亦或是外显的心理保健等 等,它完全可以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度落实得更高尚、更纯净、更 圆满。这样也才能更好地把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度完美 地展示出来,从而这也更加突出了新课程改革强调的科学性与人文性。1.积极利用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校 园生活丰富多彩,是学生展现自我,发挥才干的舞台,师生之间、

3、同学 之间常常会有许多接触,也难免会有磨擦、隔膜,由此产生的误会也就 不足为奇了。语文教师如能就事情发生的起因、本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节、排解,并借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能使语文教学成为 心理健康教育的前哨。2.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特质,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1)品味感悟,榜样激励。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英雄的文章。教师可在“读中感悟”环境,抓住描写他们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句, 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使学生油然而生钦佩之情,向英雄学习遇事不慌、 沉着冷静、勇敢坚定、机智敏锐等心理品质。(2) 结合事例,恰当评价。如小语教材中晏子使楚一文主要体 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教师可结合当

4、时晏子身处的环境、面对的人物, 加入“评一评”的环节,带领学生挖掘出晏子勇敢面对挑战、不屈不挠 的心理品质,从而受到教育。(3) 创设情境,扮演角色。为了更好地矫治和预防学生自夸的心理, 知道实用是一种美,在爱美的梅花鹿一课,可设计“看一看”“选一 选”“小组讨论”等情境扮演角色,谈感受,让学生自省自悟。最后学 生总结出:“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心灵。”(4) 设身处地,探究实践。教学守株待兔时,为了让学生明晓 “不能把偶然当成必然,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课末教师可设计 一个让学生“劝农夫重新拿起锄头”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想像、表演中 受到教育。(5) 精选方法,自感自悟。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5、才能达到预期的教 育目标。如教学课外阅读一群光头男孩儿时可采用体验的方法渗透爱 心教育;农夫和他的儿子可用实践的方法渗透合作意识等等。二、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 谐、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带领学生向既定目标前进。从保护学生的自尊 心出发,运用好激励性语言,在对教材的学习、理解、分析之中,帮助 学生揭示心育内容,感受心育滋润,接近心育目标。1.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 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学生成长过 程中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

6、织教学,以适应 学生日益扩大的信息面、学生的独立性和日益增强的成人感的需要。如 微笑地走进教室,微笑地上课。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有困难 时,老师适时地微笑可以减轻或者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课堂活动 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用自己的良 好形象和诚信感化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 课堂学习心理气氛。2.建立适当合理的学习目标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 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妨碍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 学习的期望,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他 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当教师采取的方法合适,对学生的学 习期望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 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赞扬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促进学生认知、情 感、意志与行为的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这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渗透式教育。只有在学与教中体现了心理关注,渗透了心理关 注的诸原则,才称得上是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因为它焕发了学生的生 命活力,让他们的个性心理得到了健康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充分发挥 自己的潜能,在取得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 身心健康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