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星湖诗词赏析.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06681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肇庆星湖诗词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肇庆星湖诗词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肇庆星湖诗词赏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肇庆星湖诗词赏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肇庆星湖诗词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庆星湖诗词赏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肇庆星湖诗词赏析组员:陈锦标 梁思颖辅导老师:唐月贵 研究时间:2003年5月2004年5月一、问题的提出(一) 通过研究我国的古典诗词,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 初步掌握研究古典诗词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我国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三) 把握诗人赋予大自然的人文特色,增进对古端州的了解。二、研究动机:肇庆,俗称端州,历史悠久,吟咏她的诗词,能使我们增进史地知识,了解她的发展变化,又可作古典文学作品欣赏。研究周期:一年研究方式:实地考查、上网、阅读古诗词的文献、撰写论文等等三、研究背景肇庆,自古是我国历史上的名城。江流浩荡,青山环抱,绿野平畴,更有异石奇岩,湖光塔影,吸

2、引了历代众多的名人。于是,七星岩石洞内外,岩壁上下,流下了琳琅满目的石刻诗文以及书法真迹。七星岩,不仅在大自然奇观上堪称“天然宫殿”;而且在文化艺术上,也是一个珍贵的宝藏。大自然的奇观带来了神奇美丽的故事传说。自古以来,就传说七星岩是人间仙境,洞天福地,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据说玉皇大帝曾在七星岩巅宴请百仙;汉中离、李铁拐、吕洞宾三位大仙曾在玉屏岩顶奕棋喝酒,路上至今还留着他们脚印;七星山上,晨曦初照,半壁可以见海日;清风明月夜,空中往往可以闻天鸡。人们还常常隐约听到山上的仙乐,仙人们的欢笑。有人甚至说整个七星岩都是从天上陨落下来的,美丽的七仙女常常飞临凡间 总之,七星岩,就像传说中的篷莱仙境,那

3、神秘莫测,那么令人向往。几乎每一个岩洞的奇观,每一个大自然之谜,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很自然会反映到文人们的石刻碑文上来,并且带上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四、七星岩简介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七星岩是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近600公顷湖面上,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湖面壮阔,总面积达460万平方米,其间七座岩峰布列。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 向有“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景”、 “天然

4、山水盘景”之美誉。五、研究阶段(一)、准备阶段以我们小组的讨论为方向,我们决定研究星岩的石刻诗词,以此为一研究角度,从诗中窥看我们肇庆的文人之风,以及星岩诗词的无穷的意义。(二)、研究阶段诗总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尽”之意已成诗人的文本,而诗人所要表达的无穷之意需要我们研究。因此,研究诗词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探寻的过程,是对诗词不断学习的过程。(三)、收集资料,撰写论文这是研究性学习中锻炼的方法和表现我们能力的一个阶段,是研究性学习中最很重要的一部分。在高一时期,我们主要的任务是收集资料。通过小组之间交流与和指导老师的探讨,分析资料,深入体会诗词的深层意义。接下来便是撰写论文,深入地研读资

5、料,将自身处于诗人的之中,以平日生活的体验为基础,进行想像,撰写出本课题的论文。五、诗词赏析(一)诗人郭沫若曾于1916年作出一首五律,后刻于天柱岩南登山路口石壁上。诗如下:冬宿天柱岩七星落地上,天柱立中流。山多红豆树,窗对白凫洲。月下开菱镜,云间结彩楼。勾留过一宿,灯火是端州。郭沫若在诗歌的形式上,突破旧格律的束缚,创造了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的自由诗开辟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他因事而宿天柱岩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本诗构思巧妙,意境明朗,色彩艳丽,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勾勒出一个既是童话,又非童话的现实世界,也体现出作者清新浚逸的诗风。首句,以北斗七星幻化成岩石的美

6、丽传说先给人一神秘空灵之感。神化传说谓七星岩乃北斗七星奉玉皇大帝谕旨,下凡成石。古籍高要县志中载:七星岩其列峙如北斗七星。神话的空灵之感刚抛出,作者似乎又在山上渲染一番“天柱立中流”,再点天柱岩就像中流砥柱一样,屹立在群山之中,显出其巍峨的英姿。而冬之星湖如银盘,如明镜,虽然是夜,但作者诗意中还呈现出一种空灵,秀美,宁静,和谐的境界。颔联交代作者坐观星湖的所见所感,先写七星岩相思树之多,“山多红豆树”使人联想到王维的相思:“豆南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树是古人常用来象征爱情或相思之物,在此处作者又加上后半句,星光下的白凫洲若隐若现、似见非见的奇丽景象。这里有山有水,更

7、添惹人相思的南国红豆,然后嘎然而止,不再写出看见什么,想些什么,有意给人以遐想,把咀嚼之味留给了读者。这正是大手笔之作。前两联给我们描绘出一个神秘美丽、变幻莫测的童话世界,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美的情思。颈联“月下开菱镜,云间结彩楼。”这是何等景象也?作者于此时,俯视,皓月菱镜,浮沉跃金;仰视,云间彩楼,五光十色。尾联中“勾留过一宿”更是白居易春题湖上“未能抛得杭州云,一半句留是此湖。”(此处“句”通“勾”)的意境上的迁移,作者因事而冬宿天柱岩,一半也是星湖美景吸引啊!上一句不仅道出星湖之美和迷人之处,而且下一句“灯火是端州”,除了俯视与仰视美景外,远处更是名城端州、万家灯火,那

8、万花筒般的景,相映成趣,妙不可言,如非童话世界是没有如此美景的。然而它确确实实是现实世界的端州,以次结束,结得妙,一语千金。此诗艺术构思之妙,超凡脱俗,出人意料,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正是诗人清新浚逸诗风的完美体现。六、诗词赏析(二)苏东坡名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被认为在所有咏西湖的诗中最恰当的评语。桂林近郊的阳朔,风景优美,仪态万千,向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美称。而叶剑英元帅则别具匠心地把二者之优融合在七星岩身上,妙笔写下了一首深为现在的肇庆人熟悉的名诗:第一句以“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来把星湖比作西湖,把七星岩比作阳朔山。世人皆知西湖位于杭州,它

9、一泓碧水,波光粼粼;三面青山,翠翠葱葱;小岛临波,兰汀凫渚;长堤垂柳,袅娜多姿,名胜古迹极美。游七星岩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这是叶剑英元帅于1961年4月游览七星岩,18日赋七绝一首,然后刻于石室岩西壁碧霞洞右侧石壁上的。全诗以浪漫手法与雄奇笔调,创造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又以座座青山、涣涣绿水、曲曲长堤、丝丝垂柳,构成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卷。使读者读毕感到神清气爽、舒心畅快,仿佛置身于星岩的和风丽日、鸟鸣花香之中,心生向往之情,令人读罢口有余香,浮想连连。而阳朔山则位于桂林东南,漓江经此而过,注入西江,周围有十几座山峰,像一片片莲瓣,环拱成

10、一朵美丽的莲花,阳朔就坐落在着朵“碧莲”的中心。以此突出星湖有山有水,其山秀丽可比阳朔,其水柔美可比西湖的美丽景色。以名山、名水作比,使读者有想象的空间,联想的对象,使人“一游星湖”的愿望更加强烈。第三句“堤边添上丝丝柳”,更有元代汤显祖在牡丹亭寻梅中“一丝丝垂杨柳,一丢丢榆荚钱”句中的意境。令人联想到在那曲曲折折的湖堤边上,翠绿鹅黄的杨柳树缦立湖边,随风起舞,带来阵阵大自然的芳香。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吧!这真是一幅如画般的景象啊!而“画幅长留天地间”则正好在结尾处点出此意,使读者产生共鸣,抒发出作者眼看美景而满心喜悦的兴奋心情。啊,这如画如梦般优美的景色竟就在人间,而且就近在咫尺,这令人们何等欢欣啊。佳句一出,肇庆七星岩兼有“桂林之山,杭州之水”的声誉更高,知名度更大,慕名而来者更众了,文化旅游名城日益兴隆。七、研究心得与体会研究性学习是我们高中生活中的一段悠美的插曲,闪出想象的火花,它帮助我们打开了智慧的大门,敲响了感性认识的大钟,铺开了通往学习殿堂的大道。研究性学习让我们从中体会到合作与动手的愉快,思想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以上便是我们研究课题星湖诗词赏析的成果展示。研究性学习让我们从中锻炼了自己,锻炼了我们的胆量;学会了组员之间的互助,培养了集体精神;同时又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智。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使我们受益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