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26594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感教学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感教学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感教学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感教学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感教学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感教学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感教学策略”.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有效的课堂语感教学策略浅探新沂市春华小学 陆敬军“语感教学策略”是为有效实现语感培养目标而对语感教学的要素和程序等进行审视与调节的计策与策略。它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手段、方法、措施、途径的总和。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其策略包括:语像感的教学策略、语情感的教学策略、语意感的教学策略等;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其策略包括:语感的触发策略、语感的领悟策略、语感的积淀策略等;从语感品质的角度看,其策略包括:语感丰富性的教学策略、语感深刻性的教学策略、语感独特性的教学策略等。我们认为,从语感培养的一般过程看,语感类别是其逻辑起点,语感生成是其逻辑展开,语感品质是其逻辑终点。从

2、“语感类别、语感生成、语感品质”三个角度立体地对课堂语感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一、从语感类别探讨课堂语感教学策略1.培养语像感的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像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是语言和有活性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学生的语像感,要重视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培养学生的语像感,还要加强描述性写话的训练,使学生的内心视像转化成更精确、更精细的语言。2.培养语意感的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意感,首先要引导学生缘语悟意。引导学生缘语悟,可以是解词析句,但更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积累,在

3、诵读中对文章进行揣摩和体会;培养学生的语意感,还要引导学生据意赏语。据意赏语,就是要在对别人的言语有所理解和感悟的前提下,对言语者的语言进行反观品赏,看看言语者是如何把意思表达出来的,从而领会、学习表达技巧。品赏的重点是语言的准确性、深刻性、生动性、简约性,以及语言的含蓄、婉转等特点。3.培养语情感的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情感,首先要引导学生缘语生情。让学生以语言为凭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生发情感,在心理上建立语言和情感之间的联系。为促进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是把学生作为学

4、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情感,还要依情品语。在学生从课文中获得语情感之后,引导学生跳出课文,以第三者的身份,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从而完成从情感到语言的消化吸收,习得表情达意的技能。4.培养语法感的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法感,关键在于把学生置于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结构的语言,领略各种不同的言语表达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法感,还要引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习得的表达方式,去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天地,在表达中强化某种语言原型的稳定性。5.培养语音感的课堂教学策略。培养语音感,首先要加强诵读训练。提高学生对语音的综合感受能

5、力。要让学生以情带读、读中悟情,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韵味。培养语音感,还要重视听读比较的训练,提高学生对语音的敏锐听辨能力。培养语音感,要注重培养学生研读自己的言语的习惯。学生习作完成后,要引导学生出声诵读,细细推敲和品评。二、从语感生成探讨课堂语感教学策略根据有关研究,人的语感生成大体上经历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常用的课堂语感教学策略有:1.反复诵读。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这是因为:首先,诵读对培养语感的作用已经为我国几千年的语文教学所证实。以“心治”、“意会”为特征的汉语言文字,决定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语感积淀为主,以诵读为主要教学形式,注重诵读中涵泳、

6、意会、体悟。其次,诵读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在语感培养中优越地位。诵读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觉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最后,诵读教学的利于操作,也是它成为语感教学最佳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反复诵读,第一,要引导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印象。第二,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参与诵读,使学生读出形象、读出情味、读出神韵、读出个性。第三,要讲究诵读的层次和步骤。基本层次是读音正确、句读清楚;进一步的层次是抑扬顿挫、起伏有致;较高层次是声情并茂、出神入化。第四,要提倡多种诵读方法。可以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配乐读、

7、竞赛读、扮演角色读、模拟情境读、观看画面读等;第五,要边读边品,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推敲揣摩,在读中熏陶感情。2.比较品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话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常用的比较品评的方法有:删比法(将原句中的某些词语、标点等删掉,再与原句加以比较,从中品评出语言文字的巧妙之处)、增比法(增加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加以比较,从中品评出语言文字的蕴藉之处)、换比法(将甲词换成乙词,然后进行比较,从中品评出语言文字的传神之处)、调比法(就是把

8、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一下位置,变换一下顺序,进行比较,从中品评出语言文字的精细之处)、类比法(即对课文中的词义词语、同类句式以及相互关联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中品评出语言文字的妥帖之处)、读比法(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把书面语言变成有声语言,凭借强调、语速、停顿、重音的处理,引导学生对语体风格、音韵节奏进行比较,从中品评语言文字的灵动之处)等。3.潜心涵泳。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涵泳是“沉浸”的意思。就是把书当作水,读者投入其中,如鱼得水,如水浇注自己的心花、心田,得到滋润和养料。涵泳就是熟读精思,潜心体味,所得无穷。涵泳是一种研读的方法,地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

9、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索,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引导学生潜心涵泳,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去琢磨,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的脑子去活动。有时虽然不怎么能说得出来,但是感觉到了、体会到了,这就是潜心涵泳。4.切己体察。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又说:“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的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达到作者的心灵。以语言文字为引子,点爆

10、自己头脑里储存的生活表象和言语表象,唤醒鲜明的内心视象,或者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或者补文章的空白内容,或者与作者感同身受,或者使自己身临其境。直到自己的语感与作者作品水乳交融、互为一体,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就深得文章三味了。5.展开想象。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与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想象的类型主要有:再现性想象。根据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描绘,化符号为画面,化间接为直接。让学生想象文章的人物形象、自然景象、活动场面等,是文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清晰呈现。创造性想象。要求

11、学生根据语言描绘所引发的表象和自己原有的生活积累,创造出一种源于课文语言又别于课文语言的意象。扩展性想象。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某一段或某一点,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从而使抽象的化为具体的、静止的化为运动的、模糊的化为清晰的、无声的化为有声的,使学生对语言蕴涵的感悟更鲜明、更深刻。延伸性想象。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展开创造性想象,合理推测故事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深切的语感。对比性想象。拿别的作品形象和原文形象加以比照,是想象的画面更丰富,心灵的空间更广阔。三、从语感品质探讨课堂语感教学策略我们认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他的语感品质。语感品质的高低优劣又主要体现在丰富性

12、、深刻性、敏锐性和独特性上。1.培养语感丰富性的课堂教学策略。语感的丰富性,是指当言语作用于人的时候,人能对言语所包含的具体语像以及丰富的语意和语情等内涵有尽可能多的领悟和把握。与此相反的品质是语感的贫乏性,即言语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感知者却不能获得丰富的感受。言语者言十,听言者只能感其一。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对言语的感受从贫乏走丰富,让学生从一片绿叶看到无限的春光,由一朵浪花想见广袤的大海。培养语感丰富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努力激活学生原有的阅读积淀;巧妙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想象;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诱导等。2.培养语感深刻性的课堂教学策略。语感的深刻性,是指人能

13、透过言语的表层意思领悟其蕴涵着的深层意义。与此相反的品质是语感的肤浅性。语感肤浅的人,只能理解言语的表层意思,对蕴涵在感性内容中的理性意义浑然不觉。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入里,要让学生具有捕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能力。培养语感深刻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引导学生凭借语言去探究作者的目的;精选课文中最有价值的语感训练点;调动学生想象延伸故事情节;在情境对话中领悟文章的寓意等。3.培养语感敏锐性的课堂教学策略。语感的敏锐性,是指人能从言语讯号中迅速领悟信息,或能将自身信息迅速转化为讯号的能力。这是一种言语的直觉能力。与此相反的品质是语感的迟缓性,其主要表现是:对言语要反复感知、思考,才

14、能渐渐获得语感。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语感从迟缓性向敏锐性发展。培养语感敏锐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先猜后学,培养敏锐的预期能力;在速读提挈中培养敏锐的直觉能力;在易位剖析中培养敏锐的比较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变化,培养对生活的敏感等。4.培养语感独特性的课堂教学策略。语感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他人言语的独特性能准确领悟;二是对他人言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自己的言语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独特性。缺乏语感独特性的人,在言语感悟和表达中往往缺乏自己的个性,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培养语感的独特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语感独特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合理推测,感受语像的独

15、特性;品评表达方式,感受言语的独特性;让学生的个性自然展露、让学生的情思自由抒发;加强学生言语独特性的培养等。经以上三个层面的逐个分析探讨,我们对如何实施语感培养有了明确的认识,但在实践中究竟课堂的那一部分或课文的那一部分运用什么教学策略不好把握,况且我们也不能为训练语感而训练语感,再说把形神兼备的美文肢解得七零八落去专项训练语感也是与语感训练的初衷(直接、迅速地去感受语言)是相背离的。经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长期的实践研讨,我们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探讨课堂语感教学策略都离不开读,在阅读教学中读是培养语感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整合之美,我们研讨了“以读为主线,在品读中培养语感”的教学

16、策略。简单地说,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读好为最主要的课堂教学目标,以“你读懂了什么?能通过读表达你的感悟吗?”等引导品读的问题贯穿教学主线,组织各种形式的品读交流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经实践检验,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为避免流于形式的泛泛而读,在教学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读书与技巧指导相结合“强调多读多写,重视语言感受,固然是一条宝贵的经验,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语感教学法,从教学研究科学化的角度来看,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朱作仁语)因此,在语感训练中,既要能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又要能遵循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来加以指导。在朗读训练中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变化等技巧的培养。如儿化韵在

17、韵尾附加一点儿卷舌音,以增加表示轻微、蔑视、喜爱、温婉的语感,迭音形容词,借音节的重迭以表示加强以及喜爱、宁静、深沉、悠长、绵延等语感。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就是一种科学方法。所谓“综合感受”,就是诵读时,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地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综合功能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的优势。感悟语感最好的方式就是诵读。诵读可以使人对一般语法形态及其结构规律形成心理完形,借助这种心理完形去灵敏感知好和不好、对和不对以及特殊语法现象、病态语法现象等,去迅速识别词句及其特点之间的细微差别。诵读就是赏析

18、语言文字的音韵美。在诵读中,教师的成功范读很重要。如特级教师于漪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2.读书与形象再现相结合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矗形象再现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词是有概括力的,只有把词的概念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出来,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这个词有具体的感受,

19、产生语言形象感。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进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也就是说,想象力是阅读的重要能力。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中,应把形象再现与诵读涵泳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一边让学生吟诵诗句,一边观看彩图或录像,想象出:一片油菜花金灿灿的,阳光下更耀

20、眼,满目金黄,令人眼花;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枝上,花瓣儿微微扇动,香味扑鼻,令人心醉。通过形象再现,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审美境界。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形象再现作用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字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电视、幻灯、朗读等教学手段,创造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3.读书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深切

21、的语感唯有从生活中来,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就越见深切。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立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如实物或图片展示、播放录像等。4.读书与情感共鸣相结合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

22、。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同时,是一个不断开发与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正像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振一样,要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必须找出二者之间相通之处来。因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费尔巴赫语)教材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诗文,课后都安排有表情地朗读的练习,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语感训练的材料。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学

23、生的表情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为,表情朗读,须能深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双向移情活动,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人物,与其同爱恨,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5.读书与理法分析相结合语感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经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是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语)语感的训练过程是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渐进过程。在此过程中离不开运用心智对语言文字作理法分析。“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歌德语)有良好的语感不仅指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包括能把握文章的形式,如句式

24、、结构、风格、气势、音韵、节奏等。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传授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和运用规律,使学生有了理法基础,能对语言技巧和文章理法作出分析,以准确地把握分寸感。理法分析一般可以采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即阅读时,首先应当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继而“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以把握全篇文章的语脉文思,并进而对局部的标点、词语、句子,乃至段落产生正确的感知。这种方法,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它既符合语言规律,又符合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一_选择题_(本大题共_8_题,每题_2_分,共_16_分。) 1熟石膏调拌

25、时的水粉比例为BA(2030)ml. 100g B(4050)ml. 100gC(1019)ml. 100g D(3139)ml. 100gE(5160)ml. 100g2与复合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磨耗无关的是CA复合磨耗 B树脂与填料之间的磨耗 C食物磨耗D对颌磨耗 E牙刷牙膏磨耗3ADA中文全称为()答案:A A 美国牙科协会 B 国际牙科联盟 C 国际标准化组织 D 牙科技术委员会4下面关于口腔材料的分类中错误的是( )答案:AA 按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高分之材料、金属材料和修复材料。B 按材料的应用部位可分为非植入人体材料和植入人体材料。C 按材料的用途可分为印模材料

26、、模型材料、义齿材料、充天材料、等。D 按材料与口腔组织接触方式分类可分为间接与口腔组织接触的材料和直接与口腔组织接触的材料。5过氧化苯甲酰是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聚合反应的(A)A 引发剂 B 促进剂 C 催化剂 D 还原剂6. 可见光固化选用高强度光固化器,其树脂层厚度不超过 (B)A1520mm B2025mm C2530mm D3035mm 7 石英作为陶瓷材料的原料,作用为(A)A 增加强度 B 增加色度 C 有利于塑形 D 增加韧性8长石质陶瓷中的助熔剂的主要作用为(B)A 提高熔点 B 降低熔点 C 稳定熔点 D 提高强度二_填空题_(本大题共_8_题,每题_2_分,共_16_分。)

27、1高分子材料性能和用途,将聚合物分成橡胶、纤维和塑料三大类2. 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从单个聚合物分子的几何结构来看,可大致分为线型、支链和交联高分子三种类型3表征物体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是体胀系数。4金属烤瓷材料与金属的结合形式中,化学结合起着最大的作用。5复合树脂按填料颗粒分为-,-,-,-。(传统型或大颗粒型,小颗粒型,超微型,混合型)6复合树脂按固化方式分为-,-,-。(化学固化型,光固化型,光-化学固化型)7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由三种相组成,晶相、玻璃相、气相。8陶瓷材料的结合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混合键。四问答题_(本大题共_4_题,每题_9_分,共_36_分。)1金属

28、的防腐蚀问题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1)使合金的组织结构均匀(2)避免不同金属的接触(3)经冷加工后的应力需要通过热处理减小或消除(4)修复体的表面保持光洁无缺陷(5)金属内加入某些抗腐蚀元素等。2. 复合树脂的基本组成及作用?答:1、树脂基质. 赋予可塑性、固化特性和强度。2、无机填料. 增加强度和耐磨性。3、引发体系. 引发单体聚合固化。4、阻聚剂. 保证有效试用期。5、着色剂. 赋予天然牙色泽。3. 理想的印模材料应具备的性能。1良好的生物安全性2良好的流动性、弹性、可塑性3适当的凝固时间4准确性和形稳性5与模型材料不发生化学变化6强度好7操作简便,价格低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容易推

29、广应用。4. 金属烤瓷材料与金属的结合形式有哪些?1071、机械结合系指金属表面进行粗化后咖喷砂、腐蚀)形成凹凸不平的表层夕扩大了接触面积,使金属烤瓷粉在熔融烧成后起到机械嵌合作用,但其作用是比较小的 2、物理结合主要系指两者之间的范德华力,即分子间的吸引力。这种结合作用也很小,只有在两者表面呈高清洁和高光滑的状态时,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压力结合系指当烤瓷的热胀系数略小于烤瓷合金时,因烤瓷耐受压缩力大于牵张力,这样,当烧结温度降到室温时产生压缩效应而增强了烤瓷材料与金属之间的结合。 4、化学结合系指金属烤瓷合金表面氧化层与金属烤瓷材料中的氧化物和非晶质玻璃界面发生的化学反应,通过金属键、离

30、子键、共价键等化学键所形成的结合、金属烤瓷合金表面氧化对形成良好的结合是很重要的。一_选择题_(本大题共_8_题,每题_2_分,共_16_分。)1金属烤瓷材料属于以下哪一类(C) A普通烤瓷材料 B高熔烤瓷材料 C低熔烤瓷材料 D中熔烤瓷材料2作为活动修复的模型材料的石膏类型为(B)A普通人造石 B熟石膏 C高强度人造石 D 高强度高膨胀人造石 3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最常用的引发体系是AA樟脑醌敏感波长400500nm B过氧化苯甲酰敏感波长300400nmC三丁基硼敏感波长400500nm D过氧化苯甲酰敏感波长400500nmE樟脑醌敏感波长300400nm4.下列与模型材料性能要求无关的是EA抗压强度大 B与印膜材料不发生化学变化C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塑性 D精确度高 E有适当的凝固时间,以35分钟为宜5. 无消毒和抑菌作用的根管充填材料为 (B)A酚醛树脂 B牙胶 C碘仿糊剂 D氢氧化钙糊剂6具有最佳牙釉质酸蚀处理效果的磷酸水溶液浓度是(B)A35% B37% C39% D41%7 是表征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答案:A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