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33450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推动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养成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韧的 意志力。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到枯燥乏味,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进而形成了一种负担,学习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除了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不断更新完善教育 教学方法的同时,还想方设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抓好预习环节,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

2、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其中,“良好的学习习惯”便包括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既要坚持原则,适当要求,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要鼓励学生采取自己的学习方 法,主动地学习知识。例如在指导学生预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谈话:这篇课文的作者用朴素而优美的语言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文中描写的画面引人入胜,令人遐想,使我们读了以后仿佛走进了美丽的北国。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先认真地读读课文,想象一下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不同画面,把你们对某个画面的感受画

3、下来。检查预习情况时,我发现同学们预习得都很好,还有的同学把自己阅读的感觉画了出来。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同学,并结合讲读课文内容引导大家读、议、欣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1 / 3解。再如指导学生预习赤璧之战一课时,我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赤璧之战的经过,学生听了后就有了学习和求知的兴趣,不仅认真地预习课文,而且积极收集有关赤璧之战的材料,在课堂上学得生动活泼, 对课文内容也理解锝非常透彻。二、挖掘美育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享受是引起兴趣的条件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缺少美的欣赏,即使是最引人入胜的文艺性课文,也会使学生感到索然

4、无味。相反,如果我们注意挖掘课文中的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欣赏、感受,那么,即便是不以文采、形象吸引人的说明文,也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如太阳一课,是一篇科普知识类的说明文。这篇课文先介绍了太阳的三个特点远、大、热,再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作者采用了比较、比喻和数字说明等手段,把难以捉摸的对象变得形象具体,易于感受。另外,课文开头的神化传说,也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课文中的这些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改革教学方法,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教无定法,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条、呆板,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浪费了许多宝贵的

5、时间。所以课堂教学要体现艺术性,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依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带动一般,使学生主动参与,动脑、动口、动手,生动活泼地去学习语文知 识。如处理一些句式整齐、感情真切、比喻生动、句句有情的课文,我就以朗读作为激起兴趣的向导。再见了,亲人就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文章。学习本课时,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进入意境。另外,我还经常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妙词佳句、2 / 3优秀片断,欣赏体会作者的表现方法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如可爱的草塘一课,要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段落如何表现北大荒草塘“可爱”的作圈、点、批、划、注。这样手脑并用,能调动学

6、生多方面的积极性,使他们既增加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再如教授伟大的友谊一课,在讲读过程中始终抓住课题设计问题,以课题统摄全文,讲读内容精要,学生理 解深切。讲读中从题目直接导入中心,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四、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比试竞争,所以我在任课班级坚持实行“语文学习小组竞赛”活动,将学生划分成六个“语文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一人,依据学习成绩不定期地轮换。把学生的读书、写字、作业质量、单元考试成绩等都纳入学习小组的竞赛内容,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此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 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引导。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这两种兴趣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间接兴趣的力量,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教育,尽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长久性、稳定性,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落实好素质教育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