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35451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完整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完整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完整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完整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龙子湖第三小学张晓学习目标:1. 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2. 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重点: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学习难点: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课,大家都拿到了新书,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翻阅新书,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同 学们一起交流和熟语本学期我们将学到哪些新知识。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一)了解一册书有八个单元,及每单元内容的主题。师:这学期的数学课,将由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2、这本书陪伴我们共同度过。这本书有八个单元内容。我们大概要用三个月的时间学习完这 些内容,下面就是让我们走进书中看看吧!(二)了解每单元的内容(学生们先看,通过翻阅找出每一单元的重 点,老师总结适当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如下)1、 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 一位数)。2、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 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

3、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4、第四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 1 分米、1 毫米、1 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 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5、第五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

4、问题, 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第六单元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7、第八单元调查与记录,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 简单的预测。(三)了解课程目标(因为学生对整个了解不够,需要老师多加说明 和解释)师:现在请同学们合上书。从三月到六月我们将完成一册书的学习,到期末六月份我们会有哪些收获呢?(老师向学生介绍下面内容

5、)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2、第五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 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6、际问题。3、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 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第四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 1 分米、1 毫米、1 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

7、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 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3、第六单元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第三部分: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调查与记录,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 单的预测。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数学好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

8、应用,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三、课程实施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 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学,提出以下建议。(一)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二)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三) 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四)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 四、交流评价方法,促进学习信心1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关注过程,终结性评价关注结果,二者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前者,并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 合。2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注意发挥诊断、反馈和 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3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加强并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 学生的健康发展。4评价要突整体性及综合性。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 性。五、课堂小结 师总结:同学们现在已经初步了解了本册书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只要平时付出努力,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这学期的数学学习中, 相信大家学期末一定会有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