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精讲练习.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41793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精讲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精讲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精讲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精讲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精讲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精讲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精讲练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备考攻略)物质的分类、归纳、推理、控制变量法、对比法、实验的设计与评价是中考的常考点,各种题型均有涉及, 其中分类、归纳、推理、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在选择题中考查,控制变量法、对比法一般用填空题或探究题或简单 计算题进行考查,近几年来的中考中都用以上涉及的内容,考查对化学概念、定律等的灵活应用,考查分值在 26 分。预计 2018 年仍将采用选择题或实验探究题,对此专题的内容进行考查,考查分值在 25 分。(2015 年第 4 题,2016 年第 8 题).从近几年中考考查情况看,考查分类、归纳和推理、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对比法、控制变量法等内容都有涉 及,它包括的知识面

2、宽、知识点多,涉及到整个教材的各个知识层面。在中考前的训练中,应明确化学概念,并 能熟练地掌握各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对各层面的化学知识以点、线、面发散推进,全面掌握,考前练好基本功,以应对中考对此专题所涉及的内容的考查.。分类和归纳,典例剖析)【例 1】 (2017,遵义汇川一模)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在稀硫酸中有 H和 SO2 4,所以稀硫酸能导电SO24CCO 和 CO 都是碳的氧化物,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2D草木灰和碳酸氢铵是常用的肥料,所以将二者混合施用,可增加肥效【解析】A.单质是由同种

3、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可组成混合物,如:O 和 O ,错误;B.稀硫酸中含有 H和2 3,稀硫酸可以导电,正确;C.CO 和 CO 都是碳的氧化物,但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区别,错误;D.草木灰和碳酸2氢铵混合能发生反应,生成氨气,损失肥效,而不是增加肥效,错误。【答案】B1(2017,陕西)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D )A 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 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C CO 、 SO 均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2 2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2(2017,天水)类推

4、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C )A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B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 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对比法和控制变量法【例 2】 (2017,遵义汇川一模)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中振荡 3 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 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

5、 方程式为:_;对比 A 瓶与_(选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 CO 能与 NaOH2发生反应。(2)实验二观察到 C 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结论是_(用语言表示)。【活动与探究二】用控制变量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三, ) 实验四,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_对硝酸钾溶液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_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解析】(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的缘故;对比 A 瓶与 C 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 CO 能与 NaOH 发生反应,因为它们变瘪的程度不同;(2)实验二观察到 C 装2置中发生的现象是:湿润的蓝色石

6、蕊试纸变红,而干燥的不变;结论是:CO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2蕊试纸变红;(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答案】(1)CO Ca(OH) =CaCO H O; C;(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干燥的不变;CO 与水反应生2 2 3 2 2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3)温度;溶剂种类3(2017,赤峰)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B ),A.探究 Fe、Cu、Ag,的金属活动性)B.探究影响物质溶 , ) 解速率的因素,C.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4“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

7、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做了 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上述实验,未利用对比实验方法的是_E_。(2) 通过实验 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_。(3) 对于实验 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的铁钉明显锈蚀,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铁生锈 的主要条件是铁与_氧气和水_直接接触。(4) 实验 C 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和氢氧化钠溶液(瓶)进行实验,根 据塑料瓶_变瘪_的程度不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CO 2NaOH=Na CO H

8、O_,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2 2 3 2(5)实验 D 的烧杯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中液体是浓盐酸,且烧杯中液体是滴 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时,一段时间后,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_由红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_。由 该现象不仅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而且说明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HClNaOH=NaClH O_。2,备考攻关)1.(2017,青岛)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B 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

9、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2(2017,兰州)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全部正确的是( C )A.操作顺序制取 O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 2导管配制溶液需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等C.解释说明1 稀有气体作保护气,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2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因为其具有还原性B.生活化学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氢氧化钠可用来改良酸性土镶D.化学鉴别看颜色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带火星的小木条鉴别 O 和 CO2 23.(2017,黄石)推理是一种重

10、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D )A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B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D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4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XYA化合反应氧化反应B物理变化化学变化C溶质溶液D分子离子5 (2017,泰安 ) 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C )编号 A B C 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 解性探究物

11、质燃烧的 条件探究铁生锈的条 件探究 CO 与 NaOH2溶液能否发生反 应6.利用结构图对一些化学概念进行梳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用如图表示了一些概念间的关系,试回答:若图中 A、B、C 代表酸、碱、盐三类物质,则大圈可代表_化合物_。 7对物质进行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1)如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 CO 的知识网络图。2物质的化学式是 _C H OH_;物质的组成元素有 _三 _种;物质中的阳离子符号是 _Na _;写出 CO2 5转化为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CO H O=H CO _;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4_价。2 2 2 32(2)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1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2 SO 2NaOH=Na SO H O2 2 3 2以上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_SO _ ,初中学过的 _CO _ 也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是 _非金属2 2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请完成精练本第53页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