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51360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是较早接触信息技术的领域之一,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的出现、课程的 设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但是信息技术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 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对教育的正 能量没有突显。某种程度上来说,信息技术似乎成了可有可无,有它不多、没 它不少,绝非必不可少的因素,更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有位教授提出: 以前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 ,是只从改变 “教与学 环境 ”或改变 “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 “教与学环境 ”和“教与 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

2、息技术应用于改进 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 ”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 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 :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 善“教与学环境 ”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 “教与学 环境 ” 和“ 教与学方式 ” 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 也就是要 “改变传统的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 课堂教学结构 ”。二、网络环境下 “三段式 ”教与学“ 三段式 ”教与学是把教与学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课后。 如果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划分,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 思,

3、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课堂学习、知识拓展与延伸,因此把它称作网 络环境下 “三段式 ”教与学(下面简称“三段式 ”)。现在有个现象:家长一听到学生上网,坚决反对。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我 们对网络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学生缺少教师正确的引领,二是学习 软件的设计界面不友好,兴趣点偏低等,导致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所作所为与 学习没有任何关联。因此,如果每位教师在这方面都能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上网, 上网解决教育教学问题,那么打破时空的局限,有效地利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 和知识的巩固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些学校的教师、学生都建有自己的博客或 QQ 空间,其实利用好了,就 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学习空间。现在

4、的问题在于不是大家不会用,而是没有把它1 / 4和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真正把它当做实施教育教学的有效载 体。也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尝试着,在博客里写一些教学反思,学习体会,试着 用自己博客进行教学,但仅仅是某一专题,没有形成常态化,不成系列。但是 这种做法很好,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很有帮助。博客或 QQ 空间这 一类网络工具所面对的是所有人群、具有开放性、随意性强、个性化,非实名 制等特点;而网络学习空间更具针对性(学生、教师、家长等),实名登录, 在同一平台下,格式基本相似,内容主要以教育教学为主,师生之间互访简单 快捷等。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实际教学过程

5、中,如何来体现 这一点,我们是否做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真正得到发挥?答案是 “NO”。 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共同的感受,就是不管是教材改革还是课程改革,到头来都 只是一种形式,教学结构、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环境、方式方法 的改变,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三段式”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 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一)“三段式”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 三段式 ” 对学生 而言,“ 课前” 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 “导学案

6、 ”,合理地利用课 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 “课上”就是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交流预习、自 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后” 就是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实现知识的拓展和 延伸,当然这些拓展和延伸的内容要有梯度、有层次,既照顾全体又照顾个体。借助网络环境实现在课外的有效时间内,既可以与教师沟通与交流,实现 个性化教学,又可以实现同学之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多数 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制约 了学生自主学习,导致学生围绕教师讲的内容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局 限,进而不会学习

7、。 “三段式 ” 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 生,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二)“三段式”有效发挥教师主导地位2 / 4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课程标准对教师在课堂教学 活动中地位的界定。对于教师来说, “ 三段式 ”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后 反思。(1)教学设计“ 三段式 ”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要求更加严格,设计的过程既要考虑到教师、 学生、技术、媒体,又要考虑知识内容等多种因素。多数教师缺少教学设计的 理念,教学设计的过程仅仅是一种形式,只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忽视了课前 准备的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基本都是围绕课堂教学内 容来实施,很少照

8、顾到学生的预习和知识巩固与延伸,所以导致学生不能很好 地利用课外时间学习。(2)课堂教学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认识与理解多数教师仍是停留在公开课、赛 讲课、教研等活动中。要想让所有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正确认识、理解和使用, 确实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具前瞻性,尤其是理念更 要适度超前。课堂教学仍然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战场,应该尽可能让信息技术 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三段式 ”所呈现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每个学生都 呈现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教师解难答疑。学生在这个过 程中是主动参与,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真正体现教师主导, 学

9、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这种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比常规的课堂教 学好得多,三维目标的达成会很轻松。(3)课后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学习体会、知识巩固与拓展延伸,以不 同的形式呈现在教师或学生的空间,师生可以互访,并可以实时交流沟通。(三)网络环境为“三段式 ”提供保障没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作支撑, “ 三段式”将无法完美实现。无论是课 前、课上,还是课后,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是实施 “ 三段式 ” 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保障网络的安全快捷至关重要。“ 三段式 ”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之一,它改变了传统的教 学结构,构建出了 “主导-主体相结合 ”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中有些内容是教师现 在已经在做的,而有些内容是经过教师理念的转变很快就能够实现的,所以具3 / 4有较强的操作性,只要积累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丰富经验, “ 三段式 ” 是很容 易就实现的。一种新技术的诞生听到的不可能都是赞美声,同样一种新的教学 模式的构建也需要一些的勇气和坚持不懈地努力,所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 学深度结合,还要靠我们的不断实践和摸索,真正探索出适合自己的 “ 结合 ” 新 模式。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