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 (10).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968418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 (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 (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 (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 (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 (10).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设计理念:本课设计力图让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实践中,解读古文的意思,感受古文的意蕴,品味古文的特质。并且使语文课堂更加原生态,真正做到立足工具,弘扬人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学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韵味,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教具准备:课件

2、搜集孔子的资料教学过程:一、 品读名句,导入新课。1、引导:“三人行,必的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3、老师出示课件孔子的头像,并简介孔子。孔子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博学的人)然而,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大家跟老师读课题。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同桌交流。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课件出示全文,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打上“/”

3、。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练读,反复读,并读给同桌听。既要读好停顿,又要注意把句子读通顺。)3、选择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读给大家听,老师随机指导朗读。4、听老师范读。(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轻重、语速、语气。)5、全班放声齐读课文。三、精读课文,理解文义。1、结合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几个人,讲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生回答,师板书:一儿、孔子、一儿、日初出、日中。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教师先列举一句作示范,让生

4、明白怎样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3、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线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4、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再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答案。(1)释带点的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a.问其故。b.及其日中如探汤。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孰为汝多知?(2)课文讲的是两个小孩在争辩()问题。a.太阳离人的远近问题。b.太阳在不同时候的大小问题。c.太阳的不同时候的冷热问题。(3)对这一问题,两个小儿的看法截然想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画出来。(4)小儿的理由各是什么?分别用( )和( )画出课文中相关语句。5、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注意重点语句的朗读指导。6、分组齐读3、4小节。7、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孔子给他们怎样判决的?(不能决也)(生回答,师板书。)四、研读课文,感悟寓意。1、两小儿争辩的问题究竟怎样解答?能难倒古代的圣人孔子,而难不倒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孩子们,你们愿意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帮他们解答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