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70317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金川初中2017.6.25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2) 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知道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 液的分泌都有关。(3) 培养学生学会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2)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会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研究事物的方法,同时获取新知识。(2)在探究实验过程中

2、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对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二、教学过程1. 亲身体验,提出问题。每个学生取一块馒头细细品尝,然后提出问题:馒头为什么会变甜?2. 思考分析,提出假设。学生思考分析馒头在口腔中的经历,提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 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馒头变甜是其中的淀粉发生了变化。3. 小组讨论,制定计划。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4. 小组交流,完善计划。小组交流,各抒己见,教师适时指点,使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并明确认识到:(1) 实验要设计对照组。根据提出的假设,这个实验中有三个变量: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所以对照组(1 试 管)同时提供这三个条件,而三个实

3、验组则分别只提供其中两个条件,缺另外一个条件。(弥补了教材中只有两个 实验组的不足。)(2)获得较多的纯净唾液是实验成功的关键。(3)实验要模拟人的口腔环境,即提供 37 左 右的水浴并保持一段。(4)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以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变化。5. 小组合作,主动探究。有 3 个小组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除了设置 1、2、3、4 试管,还分别增 加了:(1)5 试管。与 1 试管相似,但放入的是一半清水一半唾液,旨在探究唾液的浓度是否会影响淀粉的分解。 (2)6 试管与 1 试管一样,但放入了 100 的水浴中加热,旨在探究在高温下唾液是否会产生作用。6.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4、根据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最终得出结论: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 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7. 师生反思,总结规模。教师对各小组作出实验评价,肯定学生在探究实验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素养, 将学生探究实验过程中不规范的例子与学生进行交流;有的组在试管上没有贴标签作标记,有的组试管内的注入的 液体量多少不等。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探究实验的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要有对 照组);(4)预测实验效果;(5)观察实验结果;(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也对此次探究实验谈谈体会, 有的小组得出:做探究实验时,要注意科学的严谨性。除了所要探究的因素,其他条件要在相

5、同的环境下进行。有 的小组提出:为了让唾液、牙齿、舌头在口腔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平时吃饭时要注意细嚼慢咽!有的小组发现 唾液稀释后,对淀粉的分解作用降低,从而平时吃饭时,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喝水,这样不利于消化。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一、教材分析:以生活实际为背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可以较好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血液既熟悉又陌生。虽有流血、验血的经历,但对血液含有哪些成分,以及各成分有什么作用,还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掌握。 三、教学目标:1、 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

6、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四、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五、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血浆(blood plasma)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成分:90%的水、 血浆蛋白 7%2、血细胞(blood cell )红细胞(RBC):无核、两面凹的圆饼状。含血红蛋白(Hb),呈红色。功能:运输氧白细胞(WBC):有核、数量少。功能:吞噬细菌和病毒血小板(PLT):无核、最小、形状不规则。功能:凝血、止血激情、质疑分析资料相互交流观察、分析、表述、交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进一步巩固解答 创设情景:为什么失血过多会死

7、亡?出示资料质疑: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演示实验:加入抗凝剂后的鸡血出现分层现象问题:分几层?有什么成分?其功能如何?组织学生实验: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巡视指导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布置作业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一、 教材分析:以观察小鱼尾鳍实验为背景,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学会区分三种血管。二、 学情分析:学生对血管的知识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感性认识出发,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1、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 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四、 教学策略:创设

8、情景-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五、 材料用具: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棉花。六、 教学过程:第一步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尾部,再放在培养血中,使尾鳍平 贴在培养皿上。第二步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尾鳍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情况。大家在观察 时,要识别准毛细血管,首先要注意是否红细胞单行通过血管。如果是,则这条血管就是毛细血 管,然后注意各血管内的血流速度,识别小动脉和小静脉。现在开始实验观察。(学生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问:同学们在观察中是如何区别三种血管的?(回答:我首先找到了在流动血液中的红细胞,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就是毛细

9、血管,再看血流速度和 方向:血流速度快,流向毛细血管的是小动脉。反之,则是小静脉。)小结:回答得好,说明他抓住了三种血管的主要特点。请同学们按要求整理好实验用具。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膝跳反射一、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应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扣人 与环境的关系,概述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有关知识。二、 学情分析: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现象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神经调节是怎样进行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 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验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三、 教学目标:1、 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

10、 描述 反射弧的结构 4、 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的单反射和复杂的反射5、 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四、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讨论-相互交流-得出结论五、 教学过程:1、 反射弧(reflex arc)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 测定反应速度激情、质疑产生强烈求知欲望相互合作实验探究表述交流 归纳概念 进一步明确激情、质疑,自学探究表述交流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做出假设 制定实验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相互交流进一步巩固解答 创设情景:开始学骑自行车为什么总是东倒西歪?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实验:膝跳反射强调:实验成功的关键1 叩击部位:膝盖下方韧带2 叩击时机:受试者放松且未注意指导、帮助举例:含羞草对外界的反应是反射吗?衣藻或草绿虫的应激性是反射吗?强化认识创设情景:为什么有的反射可不受大脑的控制?帮助、指导案例强化:针扎手,是先缩手,还是先感到疼?组织学生探究:测定反应速度指导、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